教案写的好,能够使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一个有创意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王科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小班数学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小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3以内的数量,尝试对3以内数量的物体进行归类。
2、在观察图片和提问的引导下,探索用点卡表示实物的数量。
3、喜爱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花的图片6张,其中数量为1、2、3的花朵两张;——1、2、3、的点卡片各一张,分类和底板。
2、学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套实物和点卡操作图片,分类盒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感知图片数量,认识点子标记。
1、师:小朋友看这儿有什么?每张图片上有几朵花?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
2、师:请小朋友说说哪些花是一样多的?请小朋友把一样多的花把它们放在分类盒的一个格子里。
3、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他们都是几朵花?
4、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请小朋友数一数每张卡片上有几个点 ?
5、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请小朋友上来拿一张点卡去找和它一样多的花做朋友。
二、幼儿操作活动。
1、花儿朵朵:
师:(出示点数卡片和花朵图片)小朋友看!老师这里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花朵图片,还有一些点子卡片。现在请小朋友先数图片上花朵的数量,然后将一样多的花朵放在一起。最后请小朋友选择点子卡片来表示有几朵花。
2、给点子找朋友
师:(出示操作材料)小朋友看!这画面上有什么?先点一下每样物品有几个,再用连线的`方法将和点子一样多的物品连起来。
二、交流活动:找一样多
师:现在看着画面说说和一个点子一样多的有哪些物品?和2个点子一样多的有哪些物品?和3个点子一样多的有哪些?
师:小朋友们都能找到他们的朋友真聪明!
幼小班数学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年龄特点中提到:3岁幼儿已形成与生活经验有关的概念,在操作中逐渐认识了一些事物的属性。同时很大程度上认识依赖于行动,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能引起强烈情绪的事物才易帮幼儿记住。于是根据小班特点在这个活动中将学习与游戏相结合,激发小班幼儿学习的自主性。
活动目标:
1、在照料花园游戏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能数物对应。
2、有兴趣参与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3、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重点: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能数物对应。
难点:能听懂游戏要求参与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在以往的数活动中幼儿已经能掌握一一对应的数能力,能感知5内的圆点数量,并在前期主题《春姐姐》活动中对植物、小动物产生了关爱的情感。
环境准备:布置花园场景:花园13块,每块花园有2—5朵花(有红花、黄花两色;有小花、大花不同种),小虫若干个、花瓶若干个;ppt课件;幼儿托盘人手一个、圆点数卡2—5、图片洒水壶若干;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关注花园场景,与幼儿欣赏ppt引起游戏兴趣。
展示ppt1关键提问:
●这是谁?小兔的.花园很大,一人选一块小花园,看看仔细她的花园哦。
●花园里的花漂亮吗?花园里的花都一样嘛?哪里不一样?
第二环节:照顾花园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1、浇花,关键提问:
●小兔出门了,请你们帮忙给小花浇水好吗?浇花需要什么?——展示ppt2
3、插花,关键提问:
●小兔谢谢你们照顾花园,送给你们美丽的花装进花瓶里带回家。记住:一人拿一个花瓶装花。
●花瓶里可以装几朵花?这些花有什么不同?
——展示ppt9
●验证:花瓶里的花装对了吗?
天黑了,可以带着美丽的花回家了,和小兔说再见回家吧。
活动延伸:
让小朋友回家观察吃饭时每人一双筷子,一个碗,一把凳子等等。
活动评析:
活动能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出发,使幼儿在情景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了幼儿观察、数数和比较的能力。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幼小班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上下、里外、前后”所表示的具体的空间方位。
2、通过玩游戏的形式,练习使用“上下、里外、前后”等词汇来准确描述空间位置,巩固方位概念。
3、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偶一只,《我的数学》第15、21页。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上下、里外、前后”所表示的具体的空间方位。
难点:用“上下、里外、前后”等词汇来准确描述空间位置。
活动过程:
一、知道用“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所表示的具体方位。
教师拿一个盒子,藏起小熊,例如:
藏在盒子的下面,藏在盒子的后面,藏在盒子的里面等等。
二、玩“猎人找小熊”的游戏。
1、今天我们要来玩“猎人找小熊”的游戏,这个游戏怎么玩呢?
请一个自愿的幼儿当(第一次也可以是老师先来当)猎人,闭上眼睛,并从1数到20(老师帮忙数)。
请一位幼儿找个地方将小熊藏起来,不能超出教室的范围。
扮演猎人的幼儿数完20后,张开眼睛开始找小熊。其他人不能说话,但可以用拍手的方式暗示猎人。当猎人离目标近时,大家就使劲拍手;离目标远了,就轻轻拍手。
2、找到小熊后,猎人就说刚才小熊藏在哪里。老师引导幼儿使用“上下、里外、前后”等词来描述空间位置。
三、请幼儿练习《我的数学》第17页。
幼小班数学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知道不同的家庭中成员的数量会有差异。
二、活动准备:幼儿全家福一张,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谁的全家福
1.依次出示家庭成员为3个、4个、5个的.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猜猜是谁的全家福。
2.呈现幼儿的头像,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分别说出每张全家福中家庭成员的总数。
(二)我家有几口
1.幼儿分组到主题墙上拿取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指着照片上的家庭成员数一数共有多少人。
2.在黑板上出示数量分别为3、4、5的圆点卡片,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家庭成员的数量,将全家福放到相应数量的圆点卡片下面。
(三)谁家的人口多
1.全家福上都有谁?
2.幼儿观看重新排列的全家福,比一比谁家的人多,谁家的人少,哪些是一样多的。
幼小班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通过让幼儿描述图形形象,动手拼摆纸卡等游戏活动来拓展幼儿思维创造性,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自备教具:油画棒
配备教具:形纸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听音乐找朋友
要求:每人拿一个l形纸卡,听音乐找朋友,两个好朋友将l形纸卡对在一起拼成一个长方形,就拉拉手做朋友
游戏反复进行给l形纸卡图上漂亮的颜色
教师出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请小朋友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色
第二次听音乐找朋友,
要求:要将颜色一样的l形纸卡拼在一起拼成长方型
二、请幼儿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请幼儿翻开书第31页,观察画面画的是哪里?怎么看出来的?
将l型制卡放在空白图形里摆一摆,试试能不能摆出来。
用笔将空白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再引导幼儿指导做第32页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小百科: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péng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朋友之间可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双方心理契合更为深刻时,可称之为知己。
幼小班数学教案篇6
教案目标:
1、认识圆形,能区分圆形与其它形状;
2、能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3、能初步了解圆形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案准备:
1、五张画有圆形的纸;一张画三角形的纸,一张画正方形的纸。
2、小羊、小鸡、小熊、小猫、小狗、小兔头饰各一个。
3、轮胎、呼拉圈、镜子、足球、碟片各一。
教案过程:
1、认识圆形:出示画有圆形的纸,幼儿观察。
教师:这是什么啊?幼儿答。
教师:对了,有的小朋友说是圆圈圈。今天我们就是讲这个圆。它叫圆形,跟老师念:圆形。它长得圆乎乎的,没有角,没有边,像圆圆的饼干,也像圆圆的太阳,也像圆圆的皮球。
2、区分圆形与正方形、三角形:同时出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让幼儿观察并区分是否是圆形。
3、画圆形:幼儿伸出右手在空中画圆:跟着老师先确定一个起点 m.shubaoc.com ,向左转圆圆地转向右边再回到起点,就像圆圆的太阳升起在天空,也像圆圆的足球放在地上。
4、导入故事讲述:我们认识了圆、区分了圆、也画了圆,小朋友们知道圆在生活中的用途吗?请听故事:《小羊卖圆》。请五位幼儿协助老师讲述故事。
5、听了故事,小朋友们也看到了生活中的圆的应用,那你们还能不能找出其它的圆形物体呢?幼儿举手回答。教师记录。
6、结束部分:游戏《拉个圆圈走一走》。
教师:小朋友们认识了圆形,那我们现在用小手来做个大圆圈好不好?开始游戏。
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同家长一起找家中的圆形物品,加深对圆形的认识。
以上内容就是一秘为您提供的8篇《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幼小班数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操作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口手一致地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
2、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根据小鱼的特征按数、大小、颜色取物,并进行相应的分类.。
3、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在池塘里捞鱼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小鱼(撒落于事先布置好的.场景——池塘里);
2、三套任务卡片:第一套——上只有数字;第二套——上有数字和对应的颜色;第三套——上有数字和对应的颜色及大或小的小鱼
3、塑料小筐若干(任务卡片放在盒子里)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师:宝宝们喜欢去郊游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那里不仅环境很美,还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幼儿跟随老师听音乐入场)
师:小朋友快看,这里有一个什么呀?(池塘)池塘里有好多什么?(鱼)这些鱼是不是长得一样呢?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来区分鱼的不同)
二、游戏操作,体验乐趣
1、按圆点的数量捞鱼
师:小朋友想不想和鱼宝宝做朋友?(想)出示点卡,教师引导幼儿手口一致进行点数并讲解游戏操作要求。
幼儿进行按圆点数量捞鱼的游戏操作,并请一、两位幼儿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其他幼儿通过口手一致点数集体验证。
2、按数、色捞鱼
师:池塘里还有许多的鱼宝宝呢在等着小朋友和它们做游戏呢!
请幼儿从小椅下拿出第二套操作卡,引导他们先仔细观察卡片上的数字和颜色标记,然后根据卡片上的要求进行按数、色捞鱼的游戏操作
3、按数、色、大小捞鱼
师:刚才小朋友和你们小筐里的小鱼说悄悄话的时候,老师听到了池塘里传来了一阵哭声,原来还有一些鱼宝宝没有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呢,它们都伤心地在流眼泪了,我们把还没有和我们做过游戏的鱼宝宝邀请上来,好不好?
请幼儿从小椅下拿出地三套游戏操作卡,教师出示其中一张,请幼儿说出卡片上的数字,巩固颜色和大小标记的认识。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第三套卡片上的数字、颜色和大小标记,然后根据卡片上的要求进行按数、色、大小捞鱼的游戏操作。
请1-2位幼儿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其他幼儿通过口手一致点数集体验证。
三、高高兴兴回家
师:小朋友和鱼宝宝做游戏开心吗?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下次我们再来看望鱼宝宝,和它们做游戏,好不好?(和小鱼说再见,听音乐做开汽车的动作离场,结束活动)。
幼小班数学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