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写好教案可以提高我们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掌控,使教学更加有序和高效,下面是王科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京调音乐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京调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动作和歌声来表示歌曲的力度,速度的变化。
2.引导幼儿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一把钉锤。
活动过程:
一、出示钉锤。
1.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东西吗?对了,这是钉锤,钉锤有很多的用途,你们能说一说吗?”
2.老师模仿使用钉锤的动作。
二、学唱歌曲。
1.师: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学一首关于这把钉锤的歌曲,这把钉锤是一个叫乔尼的外国人的,小朋友们听听乔尼是怎么用这把钉锤干活的?
2、 欣赏歌曲两遍。
3.请小朋友们说说歌曲中的乔尼是怎么用钉锤干活的。
4.师:歌曲中的乔尼是用一把钉锤干活的,那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帮他多用几把钉锤干活呢?
5.请幼儿想想该怎么替换歌词,教师可以提示和帮助。
6.引导幼儿演唱歌曲的音量可从弱逐渐加强,或是演唱速度可由慢逐段加快。
三、幼儿尝试歌表演。
1.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帮乔尼用几个钉锤干活,现在我们再帮他创编一些动作,好吗?
2.启发幼儿大胆为歌曲创编动作。
3.引导幼儿讨论如何用动作表现逐渐增多的钉锤。
4.教师引导幼儿并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5.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决定表演的次数。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教爸爸妈妈做歌表演。
京调音乐教案篇2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
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 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 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1、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a、 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 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2复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3、复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4、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京调音乐教案篇3
中班歌曲:春雨沙沙
中班歌曲:春雨沙沙
活动目标:
1、在音乐中尝试两人合作编配简单的节奏型,感受音乐节奏活动的有趣和快乐。
2、反复感受音乐,用小乐器伴奏表达对春雨的喜爱。
活动重难点:两人合作编配简单的节奏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歌曲录音《春雨》、各种节奏型卡片。
认知准备:会简单的节奏型
活动过程:
一、复习《赶着羊儿过小河》
二、春雨飘飘
提:天气变暖了,什么季节来了?(随讲)是谁告诉我们春天来到了?
小结:天气变暖了,小燕子回来了,小动物从冬眠中醒来了······春天真的来了。
过渡:你们听什么声音?
1、欣赏音乐
提:在这段音乐中是什么在告诉我们春天的消息呀?
——对呀,春雨落下来了,好像在告诉种子,快长大吧,好像在告诉小燕子,快回来吧~~~让我们用好看的动作来做做小种子一起和春雨姐姐好吗?
·师幼律动
小结:小种子喝到甜甜的雨水,伸伸懒腰从泥土里钻了出来~~~这段音乐小种子会说话的,到底它在说什么事情听一听。
2、欣赏歌曲
提:这段音乐中春雨使怎么唱歌的?(随讲)那么小种子讲什么事情?
重点练习:种子说话
三、小乐器伴奏
1、设计节奏
提:春雨唱歌时声音是不同,他可能怎么唱歌?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节奏表示春雨的声音)
·两人合作设计节奏
2、看指挥指导:
1、教师出示节奏卡,幼儿看着节奏型卡片,
12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34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四、隐延伸活动
可以在区角中进行设计
京调音乐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用柔美、有控制力的声音演唱《我听见你的声音》,表达歌曲情意。
2、能够自信的与同学组织演唱,安静聆听其他学生的演唱。
3、能够发觉歌曲的重难点,并跟随老师积极学习。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用柔美,有控制力的声音演唱《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2、能够自行发现难点切分节奏,并演唱准确。并理解其歌曲表达的意境。教学过程:
1、导入:复习《同一首歌》。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二课《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3、聆听歌曲翻唱。
4、学生轻声跟唱,感受优美的旋律。
5、交流感受。
师:同学们,歌曲的旋律怎么样?作者又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
师:是的,歌曲旋律优美富有时代气息。作者主要也是想表达,青少年健康,积极、振奋又不乏内敛和含蓄的思想感情。歌曲,让人产生兴奋感、自豪感、责任感,认识到将要实现的自我价值,并因此而努力向上。
师:现在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想感情来一起学唱这首歌曲。
师:先听老师完整的演唱一遍,大家跟着轻轻的哼唱
,可以先不忙加词。师:同学们,现在能不能把第一段的歌词加进去呢?
生:能。
师:好的,很好,让我们试一次。
师:通过第一段的演唱,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到,跟老师或是录音带里的演唱不一样呢?生:是的。
师:好,那我们赶紧找一找,哪一句演唱的不准确呢?
生:在看见世界,还有第二个我的时候……
师:对了,我们把这几句单独拿出来唱一唱,教师板书。
节奏型:xxxx︱x---x。
师:用钢琴带着学生反复唱几次,知道唱准为止。
师:再用同样的方式把第二段和第三段加词演唱准确。
师:刚才我们上面已经提到过的,那么我们现在就带着积极向上的感情把歌曲走心的演唱一次吧。
6、歌曲互动。
师:同学们学的很快,很棒,现在我们全班一起来完整的演唱一次。通过刚才的演唱,我们采用的'是哪种演唱形式呢?
生:齐唱。
师:对了,那么我们现在开动一下脑筋,看看同学们还有什么好的有创意的方式方法来演唱这首歌曲吧。
师:同学们,老师把你们分成三组,但是,在三组的里面,我们再自行组织,组队来汇报演出好吧。
生:好。
7、课堂小结。
歌曲既传统又现代,表现出青少年健康、积极、振奋又不乏内敛和含蓄的思想感情,让人产生兴奋感、自豪感。责任感,认识到将要实现的自我价值,并因此而努力向上。
京调音乐教案篇5
教材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之间产生的摩擦而导致的安全事故随时可能放生,那么面对这些突发的事件如何来解决,如何来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这是我们幼儿园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平时我们只能采用随机教学的方法进行,但效果并不明显。那么如何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年级组讨论决定,必须让孩子学会一定的自我保护的本领,因此我们选择了中班音乐活动《三只猴子》,旨在想通过本教学活动,能给幼儿留下教深的印象,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更能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班音乐活动《三只猴子》这首歌曲,最主要的特点是在游戏和故事的情境中让幼儿感知节奏,并在快乐的体验中轻松地学唱歌曲。在学会唱歌的同时,也懂得了在床上蹦跳的危害,理解危险的动作会带来自我伤害的后果,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旋律,学唱歌曲。
2. 知道在床上蹦跳的危害,理解危险的动作会带来自我伤害的后果。
活动准备:
1.当“包”用的红圆片及时贴若干,投影仪。
2.教学挂图,幼儿用书《三只猴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教师投影仪放大的教学参考图1,引导幼儿观察,并简单讲述图片内容。
教师边指图边提问:看,图上有什么?它们在哪儿?在干什么?
2.讨论小猴这样做会发生什么事?
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提炼歌词。
3.幼儿听教师以较慢的速度有表情有节奏地念歌词歌曲。(前三段)
二、学唱歌曲。
1.采用整首教唱发学习歌曲前三段。(2-3遍)
2.幼儿回忆歌词内容,重点歌曲中难唱的部分。
学唱每段的第二句歌词。
教师:三只猴子在床上跳,跳着跳着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边做与歌词一致的动作,边带领幼儿重点练唱歌曲“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
学唱“快快下来别再跳”着急响亮的声音。
3.用手指当小猴子唱歌曲1-3段,最后一段老师清唱。
4.表演《三只猴子》唱到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时,就在一只猴子的头上贴红圆片,最后一段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唱。
三、创编歌曲。
1.安全教育。
三只猴子头上都摔了一个包,它们现在在哪里呢?
猴子们为什么会躺在医院里?
教师总结:我们要安全第一。
2.神秘地出示五个手指,边表演边歌唱。(五只猴子)
3.游戏表演:许多猴子。
活动延伸:
提供歌曲录音,供幼儿在音乐角中自娱自乐。
京调音乐教案5篇相关文章:
★ 春音乐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