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三角形教案8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详细的教案可以促使我们深入思考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明确性,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思考,王科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小班三角形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小班三角形教案8篇

幼儿小班三角形教案篇1

认识三角形—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认识三角形(数学)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和数学活动常规。

2、初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感知并说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各一,图形若干。

活动分析:观察、对比是孩子们探究的过程,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活动中运用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通过多种游戏形式,采用启发法、提示法,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从而突破难点部分。活动的结束之际,组织幼儿进一步从生活环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物体,作为活动的延伸环节,自然结束。活动过程:

一、导入。

采用观察法,通过课件中图形宝宝的口吻引出三角形。

二、展开。

1、采用游戏法引导幼儿在众图形中寻找三角形。

2、引导幼儿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3、动手操作。

幼儿从图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别数出边、角的数量,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特征。

观察并说出三角形像什么。

4、游戏“猜猜我是谁”。

组织幼儿根据图形渐渐露出部分猜测出图形,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5、游戏“捉迷藏”

幼儿从简单的画面中找出三角形。

6、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活动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延伸。

请幼儿到生活环境中进一步寻找三角形的踪迹。

幼儿小班三角形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知道三角形和生活的名称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教幼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小尺寸不同的三角形6个。

2.图形组成的实物图片4张。

3.孩子人手3个三角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3的数数

引领幼儿手口一致点数3的物体。

通过点的横排、竖排,及三点随意排的点数让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引出通过三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形,幼儿每人一个三角形。

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过验证得出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三.复习巩固三角形的特征

1.给图形宝宝找朋友,让幼儿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请幼儿一一找出三角形,并说出为什么?

2.请幼儿从图形拼图中找出三角形,将图片一一出示。

请幼儿观察说出这些图象什么?

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几个三角形?

3.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东西。

延伸活动:

在区角里添置冰糕棒、吸管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 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幼儿小班三角形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能将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一份,大三角板一个,长短不同的小棒,雪糕棒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指游戏:快乐的小鱼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认识三角形

(1)出示魔法线昨天张老师得到了一根魔法线,我今天把他带来了,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123,请出来。

(ppt出现一根红色的魔法线)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

(2)第一次变化这跟魔法线他会变,让我们一起喊123,看他会变成什么?(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三根红线)提问:数一数变成了几根线,

(3)第二次变化(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一个的三角形)又变成了什么?(三角形)

(4)触摸三角形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大的三角形,我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他是不是有三条边,三个角。

(5)又一次变化一个三角形又变出了好多的三角形,虽然它们的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是三角形。

2、巩固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前几天张老师去旅游。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家,三角形王国,他们这里的.东西都是三角形的,老师把他拍了下来今天和你们一起来分享

(继续看ppt,出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物品)a钟表店b食品店c帽子店(2)再来找一找王国里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许多小旗子,屋顶,冰淇淋,标志牌等)(3)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三角形的物品

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出示最后一张ppt)今天你们表现真棒,找到了这么多三角形的物品,他们虽然长得不一样,(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但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二、复习三角形的特征提供冰糕棒、小木棒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出开头吸引孩的注意,通过变一边、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摆一摆等,做了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动,使每位幼儿在广阔的活动和认识空间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老师及时的小结使孩子获得知识的完整性。虽然生活中属于三角形的物体少一些,但孩子们能积极参与并观察,找到了好多的环境中的三角形。

幼儿小班三角形教案篇4

设计理念:

皮亚杰说过:数概念是幼儿在事物间建立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的一种就是顺序关系,它是幼儿学数学前的准备阶段。小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纲要》中指出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我将为妈妈串项链作为题材,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观察项链的特征,在比较中感知项链的排列规律,并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比较abc的排序规律,发展他们的观察、比较和判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按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进行ab规律的排序,体验ab的排序模式。

2.能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能用语言表达观察操作的结果。

活动准备:

ppt、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重难点:

能按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进行ab规律的排序,体验ab的排序模式。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观看课件,激发兴趣,引入活动。

“过段时间就是鼠妈妈的生日了,鼠宝宝们想送妈妈一件生日礼物,送什么呢?”

以ppt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观察图片,初步感知ab的排序模式。

出示项链的ppt,引导幼儿观察。

1.第一条项链:观察颜色,感知颜色的ab的排序模式。

(1)你看看这条项链是什么样子的?都有什么颜色?这些颜色的珠子是怎么穿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排序的规律:一个红色一个蓝色)

(2)小结:鼠哥哥的这条项链是按一个红色一个蓝色一个红色一个蓝色这样的规律来穿成的。

2.第二条项链:观察形状,感知形状的ab的排序模式。

(1)我们再来看看鼠弟弟的项链是什么样子的?都有什么形状?这些不同的形状是怎么穿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排序的规律: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

(2)小结:这条项链是按一个圆形、一个长条形,一个圆形、一个长条形这样的规律来穿成的。

3.第三条项链:观察大小,感知大小的ab的排序模式。

(1)鼠妹妹会送什么呢?鼠妹妹送的项链是什么样子的?这些珠子有什么不同?它们是怎么穿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排序的规律: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2)小结:这条项链是按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大一个小的规律来穿成的。

4.梳理经验:出示三条项链,依次讲述三条项链的排列规律。

引导幼儿逐步观察、交流,在活动中,尝试从颜色——形状——大小上认识到ab规律的排列模式。

三、给妈妈串项链,理解ab的排序模式。

“鼠宝宝们真能干啊,会做项链了啊。鼠妈妈收到了项链啊,真开心。今天啊,有三位妈妈来到了这里,她们也想要项链,我们一起来帮她们穿一条项链,好吗?”

1.出示三位妈妈的图片,进行集体操作。

2.引导幼儿按颜色、形状、大小穿项链(集体与个别操作)

(1)我给你们带来了穿项链的材料,你们想要穿一条什么样的项链啊?(请个别幼儿选择操作材料)

(2)观察操作材料:这些东西有什么不同呢?(幼儿讲述)那我先来穿吧,一边穿一边讲。(再请个别幼儿来穿项链)

3.小结:这位妈妈的项链穿好了,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来穿的。

通过集体操作,进一步巩固幼儿对ab排序模式的理解

四、集体操作验证,体验ab的排序模式。

“其他两位妈妈和后面的客人老师也想要项链,你们愿不愿意做条项链来送给像妈妈一样的老师呢?”

1.介绍操作材料(想一想你想要按什么规律来穿),并分组操作。

2.教师指导,引导幼儿边说边按照一定的规律穿项链。

3.师幼讲评:请幼儿将完成的作品送给在座的客人老师。

个别操作,在探索中提升知识经验。

五、活动延伸:发现生活中的项链。

“老师们,收到小朋友送的项链了吗?你们开心吗?”“小朋友们,老师们都很喜欢我们做的项链,我们在去找找还有哪些材料也能做项链,给妈妈也做一条吧。”

利用一粒珠子,将数学的知识,引入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再现。

幼儿小班三角形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正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2、初步尝试进行分类游戏。

活动准备:

红、蓝、绿色三色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项链、红色、绿色和蓝色呼啦圈。

活动重点:

正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动难点:

初步尝试进行分类游戏。

活动过程:

1、送礼物:

——“这里有许多漂亮的项链,快选一根戴起来!”

看看、说说自己选的项链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幼儿选择,佩戴。

2、找家:

按颜色分类

——“我们戴着漂亮的项链,回家去吧,猜猜你住在哪间房间里?”

(出示红、绿、蓝呼啦圈)引导幼儿发现项链的颜色与呼啦圈颜色比较的关系。

按图形分类(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三种图形)

——“现在回到你和项链形状一样的家里吧!”

幼儿小班三角形教案篇6

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摆弄物品的特点,我为幼儿提供了小棒、图形、彩纸等大量活动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做,启发幼儿主动探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使幼儿养成动手、动脑、动口的好习惯。

1、引导幼儿在探索操作活动中,初步感知三角形,知道其名称和形状特征;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1、在正方形拼图的基础上,请幼儿任意拿3根小棒拼摆图形。幼儿探索活动,教师指导。

2、请个幼儿说一说,摆得什么样的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有几个角;

小结:有3条边、3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丰富词汇:三角形。

1、请幼儿任意取出一个三角形卡片,点数它有几个条边、几个角?

2、出示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引导幼儿观察其不同点,相同点。

3、小结:不管图形大小,不管角尖,只要有3条边、3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1、引导幼儿在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物体(小彩旗、红领巾)。

1、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方法剪裁出任意三角形(剪、撕、画等),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2、鼓励幼儿用剪出的三角形拼出自己喜爱的动物或物品的形象。

幼儿小班三角形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喜欢欣赏菊花图,从中感受到菊花的千姿百态。

2、引导幼儿会用“开放”“五颜六色”等词描述菊花。

3、愿意动手创作,体验欣赏创作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菊花,了解菊花的外形,知道种类繁多,颜色各异

2、课件、视频

3、实物:菊花若干

活动过程:

师幼儿一起说:“领略大师风采,感受名画魅力”

一、实物欣赏,激发幼儿的兴趣

t:秋天到了,好看的菊花都开放了,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好看的菊花。(请下朋友走下位置去欣赏)问问味道、看看颜色

t:小朋友们菊花是什么味道的?(香香的)什么颜色的?(黄色、白色)

t:菊花除了白色和黄色还有别的好看的颜色,我们一起来欣赏五颜六色的菊花吧!(观察菊花的不同花瓣、颜色)。

二、图形刺激,幼儿尝试用词汇形容菊花。

●观看图片——菊花。

t:菊花还有什么颜色?(玫红色、桔黄色)谁会用一个好听的词来说说看?(五颜六色),菊花长的怎么样?那菊花的花瓣像什么?

●小结:菊花是秋天开的花,菊花的品种多,花形各异,颜色鲜艳。

三、认识齐白石,欣赏其的菊花画作。

t:小朋友喜欢这些好看的菊花吗?有一位叫齐白石的画家爷爷也很喜欢菊花,因此他创作了许多副菊花图,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t:画家爷爷画的菊花是什么样子的?(有高有低)(三三两两)让幼儿做菊花高高低低、三三两两的动作,增加幼儿的情趣。

t:画的菊花颜色是什么样的?(红色、红色黄色白色相间)

t:齐白石爷爷画的这些菊花是什么画?

t:国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

四、教师示范

五、幼儿创作

t:请小朋友自己选择一副自己喜欢的画进行创作。

小百科:秋菊,又名菊花、别名九华、黄花、帝女花,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花中四君子之一。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已达千余种,式样繁多,品种复杂。可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

幼儿小班三角形教案篇8

活动背景:

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使得幼儿很感兴趣。通过动手操,将3根一样长或不一样长的小棍,拼做三角形,使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了有三个角,三条边的就是三角形。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开有三条边,三个角,复习手口一致点数。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3、激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有许多形状

2、区分三角形与正方形

活动准备:

ppt课件、教具实物(三角形的彩纸或吹塑纸,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1张。够每个幼儿做1-2个三角形的小棍(长短不同),正方形彩纸一张)

活动过程:

小班数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认识三角形》含ppt课件

教师小结:

正方形有四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样长;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的四个角一样大,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教师边说边演示)

4、它们都是三角形吗?

教师ppt出示各种三角形,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幼儿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为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就可以了。

教师小结:

①、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②、三角形有许多兄弟,它们虽然长得不一样,可是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

③、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④、只要一个图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它们就是三角形

5、让幼儿寻找常见实物中有什么东西像三角形(出示ppt)

6、幼儿操作。

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发给幼儿,让幼儿数3根小棍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做得快的可以做第二个,第三个)。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

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

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幼儿小班三角形教案8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消防安全教育教案8篇

幼儿园小班律动教案8篇

幼儿小班音乐《家》教案通用8篇

幼儿园小班教师教案8篇

幼儿园小班画水果教案8篇

幼儿园礼仪课小班教案8篇

小班有趣的幼儿园教案8篇

幼儿小班小兔拔萝卜教案8篇

幼儿园小班洗手歌教案8篇

小班幼儿滚的游戏教案推荐8篇

幼儿小班三角形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3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