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女教案7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编写过程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一份优秀的教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以下是王科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纺织女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纺织女教案7篇

纺织女教案篇1

[教学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主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读课文,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悟故事主人公的真挚情感。

2、反复研读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激发对牛郎织女凄惨遭遇的同情和对象征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王母娘娘的憎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查找和积累有关课文教学的各种资料,正确解读文本,寻求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2、制作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整理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资料,做好前期的阅读工作,为正确解读文本提供保证。

第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 成人热门话题导入课题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激发兴趣入手导入课文的学习。这也就是开发学生的生活资源为课程的学习服务的理念在支撑着教学预案的设计】

1、 问题抢答:中国的情人节是哪一天?

[游戏的形式是学生喜欢的,一开始就将课堂的气氛渲染起来,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和轻松。]

2、老师为什么要向同学们问这样一个问题呢?大家揣摩一下老师的心理,看谁是老师的知音。师:情人节好啊!它可以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再像牛郎织女那样“隔河相望”。

板书课题:13、牛郎织女

师生交谈中解题:同学们,你们从课题上能得到哪些信息,产生哪些联想?让你的大脑中产生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思考、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

课文以“牛郎织女”为题,明白揭示了故事主人公是“牛郎”与“织女”、故事人物的身份是与“牛”有关,与“织”相连,寓含了他们是劳动人民的范畴。

二、初读清障,理清情节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浏览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方式之一,这是新课程阶段目标中所提倡的。]

(1)全体快速浏览课文,完成指定的学习动作。

(2)汇报浏览得到的相关信息:

人物:牛郎 老牛 织女 王母娘娘

生字:嫂 棚 衰 趁 挣 扎 汹 舔 拽

新词:嫂子 牛棚 衰老 趁 挣扎 波涛汹涌

2、自主识字,读写结合。

小组合作探究,读准字音,巧记字形,书写生字。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a、互相指读生字,读准字音;

b、根据字形特点巧记字形,交流评价各人的记忆要诀。

c、分析生字的结构特点,说说生字书写中的要点和难点,尝试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正音和书写。

“嫂”是平舌音;“棚、挣、汹”是后鼻音,“舔、趁”是前鼻音,“拽、衰、趁、挣、扎”是翘舌音。

3、轻声读课文,反复读新词,长句或难读、易读错的句子。对于读错的词句画出来小组研读或汇报老师解决。

4、师生共同解决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将课文读正确。

三、粗读课文,理清故事的情节线索。问题引领,激发学生寻求故事的大概情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同学们自读课文,动笔画出文中故事的情节发展草图或文字概括,在小组交流,向老师陈述。

1、自读全文,思考故事的情节;

2、汇报阅读成果,说说故事的梗概,要求用自己的话来陈述。

四、课外细读课文,准备汇报刻画人物形象的词句和表达人物心情的重点词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属于哪一类?(根据学生的思考情况预设。)

a、生:爱情

b师出示---请选择:亲情 友情 爱情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入:是呀,爱情是美好的,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师板书:牛郎织女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故事中的人物

1、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并在文中圈注。

2、初读汇报:文中的人物有哪些?

教师按课文出现的顺序引导学生说出人物并板书:

哥哥 嫂子 牛郎 老牛 王母娘娘 织女

提示学生读准字音:嫂子的“嫂”(注音)

3、默读课文说说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找出文中相应的内容重点读:(1)哥哥 嫂子 牛郎读课文第1自然段 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哥哥嫂子对牛郎的态度。学生讨论交流。 多指名读与自己表达的词或句子有关的课文内容。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用一个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哥哥嫂子: 对牛郎 (随机板书:棚 教学棚)

(2)牛郎 老牛读课文第2自然段 找出文中描写牛郎对待老牛的词: 并找出描述具体行动的句子来读一读。

找出文中描写老牛对待牛郎的词: 并读出相应的句子。

过渡:老牛对牛郎的好仅仅是“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吗?” 故事的第一个转折在哪个自然段呢?(板书:舔 教学“舔”字)自读自悟第3自然段,说说自己读后脑中出现的画面。(鼓励充分想像)老牛的这种行为在民间叫什么?(红娘 牵红线 牵线搭桥-----为什么叫搭桥呢?)

(3)牛郎 织女

师: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见到了那位美丽的姑娘了吗?见面后的结果又向哪发展了?大声读课文相应的自然段( 4-----6自然段)初评牛郎织女。-------

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牛郎织女的印象 汇报时说出自己的理由。

启发想像:如果故事中不出现意外情况,牛郎织女一家的幸福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小组讨论后写一段描绘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话。代表汇报自己的描述,集体评议。齐读课文第4--6自然段。三、师评述小结:是呀。如果世界上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该多好啊!那样,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就会是天长地久了。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请同学继续关注牛郎织女一家的命运。

纺织女教案篇2

一、内容介绍

1、《牛郎织女》(二)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新选入的一篇略读课文,它是接《牛郎织女》(一)的故事情节,叙述牛郎织女婚后美满生活和织女被王母娘娘无情地抓回天宫等情节。通过这段故事,表达了人民群众渴望丰衣足食,自由幸福的理想,赞美了牛郎织女善良、老实、勤劳的品格和敢于斗争的精神抨击了王母娘娘代表专制、残酷的封建统治。

二、设计观念

2、公开课教案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先通过大量的阅读,指导学生改写剧本,促使学生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让每个学生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快乐学习。再通过学生参与演这个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培养学生想像、创新能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3、本课设计力争打破民间传说的"情节分析加人物特点"的教学模式,通过先读再编后演的开放性教学,去体现发明的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公开课教案(编写剧本)

(一)结合范例,学习写法

1、读过了这个故事,你知道故事中有几个情节?

2、这个故事你想怎样改写成剧本,谈谈看法。

3、下面是老师事先改写的《牛郎织女》(二)中第一段"吃苦耐劳,幸福美满"的剧本,同学们有什么建议,说说看。可以小组讨论。(教师将根据课文编写的课本剧发给每一个学生)

4、小组代表汇报编写剧本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实际情况,结合剧本范例,课件出示剧本创作的要求:从场景的设计、语言的形式如对白、独白、话外音;人物的动作、表情等方面去指导)

(二)分工合作,编写剧本

1、以小组为单位,以课文为素材,根据刚才研究所得,小组自选情节,展开合理丰富的想像,分工编写剧本。

教师相机提要求:同学们是否可以在大体情节不变的基础上,根据你们对这个故事的了解,就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大胆,合理的创新。

如:"七七相会",我们都知道是喜鹊们架上七彩桥,帮牛郎织女相见,你们是否可以给喜鹊们也加上些动作、语言……

2、编好后,师生讨论评议,修改剧本。

3、根据剧本情形,各组长安排小组成员课外任务:

(1)选择合适的音乐配乐。

(2)给演员设计并准备服装。

(3)设计准备道具。

(4)课后排练,准备扮演。

纺织女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韵味。

4.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领悟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悟牛郎织女热爱自由、勇于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

相关古诗词、家乡的传说故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入

1.读一读。

齐读秦观的《鹊桥仙》。

2.过渡。

佳期如梦,牛郎织女的美满生活到底出现了什么变故呢?结果又如何呢?请看续篇。

二、初读课文

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熟悉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主要以织女为线索)。

幸福生活被王母抓走呼牛郎相救七夕相会

3.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

4.在交流中进一步熟悉故事,为进一步感悟及复述做准备。

四、探究感悟

1.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

引导抓住书中的发誓、怒气冲冲、一把抓住、狠狠一推等词,回顾上一课书中成天成夜地织、自由也没有了等句子来理解。

2.织女被抓回去后,受了很厉害的惩罚,具体情况,书中没写。但王母娘娘如此专横,我们能想象得到织女所受的惩罚一定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一定是可怕的。这样的结果,织女想到过吗?(可是有时候也发愁说明她是有心理准备的。)可她为什么还要下凡到人间?

预设:

学生可能会说人间自由幸福。此时学生的思维可能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应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织女所感受到的人间幸福、所追求的人间自由的真谛。

人间幸福?在天上做神仙,住的是玉宇琼楼,能施万般法术,还能长生不老。可在人间,这些都不可能再得到了,连住的都不过是间草房。

天上辛苦?晚上得空一词可看出织女和牛郎劳作十分辛苦。

明知会有祸患,织女到底为什么义无反顾地下到人间?

再读再悟。第二次交流。

通过书中的相关句子,引导学生了解织女追求理想的爱情,珍惜亲情。了解此时的劳作是为孩子、老牛、牛郎,织女为爱而劳作,是自愿的,是自由的。

小结板书:追求爱情、追求自由。

3.你喜欢织女吗?请你来夸夸她。

( )的织女

相机完善板书:勇于抗争

五、讲述故事,合作表演

牛郎织女的勤劳、勇敢,特别是织女对爱情、对自由的向往、追求,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你能把前后两课书的故事情节连在一起完整地讲述吗?也可和你的同学合作表演出来。

①小组练习。

②全班汇报。

③略作讲评。

六、拓展活动,自选其??

1.扩展阅读《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2.搜集家乡的传说。

3.民俗知多少。(连线)

七夕节 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 正月十五 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 七月初七 赏月、吃月饼

元宵节 九月初九 拜月、乞巧

中秋节 八月十五 看灯、吃汤圆

板书:

牛郎 织女

勤劳 追求爱情

关心他人 追求自由

勇于抗争

纺织女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乐于和同学交流对故事中人物的认识与评价。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敢于追求新生活,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围绕这两颗星,我国劳动人民为它们创作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牛郎织女》。这个故事被誉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这个故事的作者是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品是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划出文章各段表示时间的词句,试着理解该段大意。

3、学生汇报。

板书:

很久很久以前一天晚上第二天黄昏一天一天从此以后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

4、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四、请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一句话简单讲述该段大意。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五、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六、作业

书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激趣。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从相识、被迫分离到一年一次鹊桥会的全过程,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

二、逐部理解,深入体会。

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故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板书:

鹊桥相会

织女被抓

相识→结婚→生儿育女→老牛诀别

2、你能够利用文章中各段的重点词句来概括一下故事的内容吗??

(指导学生抓住各段的重点词句来概括一下故事的内容)

3、教师引导:故事中的角色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你们喜欢这则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作业:

收集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再用笔记下来。

板书设计:

鹊桥相会

织女被抓

相识→ 结婚 → 生儿育女 → 老牛诀别

哥嫂待他不好 老牛指点男耕女织 话别留皮 趁机抓走 鹊桥相会

照看老牛周到 相识成婚幸福美满 天河相隔

教学反思:

1、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对文章的细节,如“披上的牛皮没有能量,怎么能够把他们三个人带上天空呢?”“为什么不能够从天河上飞过去?”“披着牛皮飞不过天河,为什么喜鹊能够飞过?”等产生质疑,说明学生对民间传说并不够了解。

2、让学生收集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再用笔记下来,但学生囿于条件所限,无人给他们讲,也鲜有接触的机会。

纺织女教案篇5

一、复习导入

1、谈谈牛郎和老牛的亲密关系。(照看周到、善解人意)

2、具体说一说。检查学生是否能有条理地叙述。

二、学习第三段

1、一天晚上,牛郎走进牛棚......

指名说说,其他同学补充。

2、看看书上是怎样叙述”微弱的星光下面“老牛说话的情景的。

3、有感情地朗读老牛说的话。

三、学习第四段

1、轻读课文5~7自然段,思考:

(1)牛郎是怎么找到织女的?

(2)牛郎和织女在交谈中会说些什么?联系上文,想象着说。

(3)其她仙女有何想法?

2、第5自然段的前三句话。

注意”找到“的过程:“翻过......来到......忽然......传来......循者笑声望去,只见......过了一会儿......”

3、练习说交谈的过程。同桌分角色,也可以一人单独叙述。

指名分角色说说。

4、众仙女佩服织女的勇气。

找出上文中与“勇气”有联系的词句--第5自然段“机会难得”。

5、相知--相知--相守。

四、学习第五段

1、轻读第五段,圈出表现老牛高兴的词语。(眉开眼笑)

2、读出老牛的高兴。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老牛在故事中的作用。

五、练习用“原来”造句

1、读两句例句,体会相同的位置与用法。(表示发现真实情况)

2、联系生活,打开思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自问自答。

(1)新学期:有同学转入、转出。这位新同学是谁呀?......

(2)上课时:有同学迟到,询问原因。xxx今天怎么迟到啦?

(3)马路上:围着一圈人,看个究竟......

3、注意细节,写具体。

文中例句1:“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面”

4、拓展,另一种意思。(起初,没有经过改变的)

(1)结合数学中的应用题。如:仓库中原来有96吨煤,现在又运来18吨,问现在仓库中共有多少吨煤?

(2)联系“新学期”。xxx原来是xxx小学的学生,现在转到了我们班,与我们一起学习、生活。

六、作业

1、预习《牛郎织女(二)》

2、把故事讲给爷爷、奶奶或村上的小朋友听。

板书设计:

20牛郎织女(一)

心眼好,能吃苦

牛郎t;中有横向双箭头>织女

心地善良,留在人间

t;向上箭头>

老牛(眉开眼笑)

纺织女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研读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搜集资料,了解牛郎织女的相关内容。

一、激趣导入。

漫漫银河中,有这样两颗星星,一颗是牵牛星,一颗是织女星,他们的传说是那样令人心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民间故事的方式走近他们二位。

二、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效果:

1、解决本课生字词。

2、搜集资料,了解牛郎织女的相关内容。

3、说一说你读完文章后的疑问。

三、初读课文。

小组活动出示:

1、这篇课文讲了xxx和xxx的故事?他们是怎样的人?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四、精读课文。

1、理清人物关系:

我们先借助题目看看,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谁?(板书:牛郎织女)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

感受人物形象。板书:

牛郎:勤劳善良

哥嫂:铁石心肠

老牛:知恩图报

织女:美丽善良

2、体会织女之“决”

出示:“织女见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决心”变红)

一个高贵的仙女要嫁给一个贫困潦倒的牛郎,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呀。

姐妹们,好好劝劝织女吧!(练习说话)

五、关于民间故事。

1、简介其他三部民间爱情故事《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2、体会民间故事的特点。

民间故事就是要表达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追求和谐生活与美满感情的决心,歌颂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拓展延伸

作为高年级同学,我们可以做一些课外延伸。

选择一:课后可以看看我国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

选择二:试着去创编你心中的《牛郎织女》。

纺织女教案篇7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属于哪一类?(根据学生的思考情况预设。)

请选择:亲情友情爱情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入:是呀,爱情是美好的,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3、板书课题:牛郎织女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1、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并在文中圈注。

2、初读汇报:文中的人物有哪些?

教师按课文出现的顺序引导学生说出人物并板书:

哥哥嫂子牛郎老牛

王母娘娘织女

读准字音:嫂子的“嫂”(注音)

3、默读课文说说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找出文中相应的内容重点读:

(1)哥哥嫂子牛郎

读课文第1自然段

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哥哥嫂子对牛郎的态度。

学生讨论交流。

多指名读与自己表达的词或句子有关的课文内容。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用一个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2)牛郎老牛

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牛郎对待老牛的词,并找出描述具体行动的句子来读一读。

找出文中描写老牛对待牛郎的词,读出相应的句子。

过渡:老牛对牛郎的好仅仅是“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吗?”故事的第一个转折在哪个自然段呢?(板书:舔教学“舔”字)

自读自悟第3自然段,说说自己读后脑中出现的画面。(鼓励充分想像)

老牛的这种行为在民间叫什么?(红娘牵红线牵线搭桥——为什么叫搭桥呢?)

(3)牛郎织女

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见到了那位美丽的姑娘了吗?见面后的结果又向哪发展了?

大声读课文相应的自然段(4——6自然段)

初评牛郎织女。——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牛郎织女的印象汇报时说出自己的理由。

启发想像:如果故事中不出现意外情况,牛郎织女一家的幸福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

小组讨论后写一段描绘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话。

代表汇报自己的描述,集体评议。

齐读课文第4——6自然段。

是呀。如果世界上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该多好啊!那样,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就会是天长地久了。

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请同学继续关注牛郎织女一家的命运。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3篇《牛郎织女的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纺织女教案7篇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安全教育教案优秀7篇

小班教案安全教育教案参考7篇

拼音教案学前班教案7篇

大班舞蹈教案教案精选7篇

中班教案语言领域教案精选7篇

数字教案小班1到10教案7篇

教案社会教案反思通用7篇

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教案7篇

音乐教案优秀教案7篇

幼儿园教案悯农教案7篇

纺织女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