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准备好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学的专业性和魅力,制定细致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以下是王科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石榴的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石榴的教案篇1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小作者的家乡在——(生接读),那里有——(生接读)的石榴园。什么叫“驰名中外”?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块去这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看一看!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1、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师出示开满了花的石榴树。请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相机读好“火红的石榴花”)
让我们再走得近一点去看!(师出示一朵石榴花。)你瞧它长得特别象什么?你把它说得真是太可爱了,谁能读好这句话?师出示:“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2、这么可爱的花儿可不是一天两天就长成的,它们可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从石榴树上长出来的,请你赶紧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春天的时候石榴树发生了什么变化,到了夏天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3、同学们,你们瞧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生接读),长出了——(生接读)。这叶儿长得怎么样?老师送给小朋友一个词语“郁郁葱葱”。(读好词语。
4、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师多媒体演示)同学们,开了这么多够了吗?再开一些,够了吗?还不够?为什么?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5、这么多的花,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教学”热闹”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1、秋天到了,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的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这些小石榴是怎样长大的呢?谁能为我们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找找答案!(教学“石榴一天天成熟,一天天长大。”)
2、a老师说是“石榴一天天成熟,一天天长大”?可以这样说吗?为什么?
你们说得真好,真爱动脑筋。
b那石榴是怎样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的呢?
相机出示“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c你能给这些石榴娃娃从小到大排排队吗?师出示石榴标签
排得对吗?对极了!你能看着这些石榴娃娃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它们成熟的过程吗?石榴娃娃都在为你喝彩呢!
d老师这儿也有一句话,你看:“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黄中带红,青中带黄,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你能发现什么不同吗?
这样写是不是也可以呢?
你们说得对极了。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推敲,才把文章写得如此生动,用词如此准确,这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让我们再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4、最后石榴娃娃都熟透了,你们想看看熟透的石榴娃娃吗?
师出示图片。瞧,你觉得他们像什么?这么可爱的石榴娃娃小作者是怎么写的呢?出示“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呀!这么惹人喜爱的石榴娃娃,我们看了,心里怎能不喜欢?你能读出自己的喜欢来吗?
5、我还知道这些熟透了的石榴娃娃迫不及待的想见人们呢!你知道老师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吗?“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怎样叫“急切的扒开”“向外张望”?谁可以来学一学?能读好这两个词了吗?假如你就是这些石榴娃娃,会说些什么啊?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学到这,你想对石榴娃娃说些什么呢?让我们一块儿来美美的.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吧!
四、精读第四自然段。
1、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这么可爱的石榴娃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剥开它的外衣去瞧一瞧吧!瞧——————师出示实物。
2、你能说说你看到的石榴籽吗?它们是怎么样的?相机教学“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紧偎”
能读好这句话吗?
3、想尝尝吗?我知道同学们肯定都早已尝过石榴了,但是今天你尝的石榴很特别,是老师给你的,我只给你两粒,而且这两粒可不是白给你尝的,尝了之后你还得告诉我你感觉怎么样?4、这么好吃啊,老师的口水都快被你说得流出来了,一块来读读这句话吧!
5、好吃的石榴应该让没尝过的人也尝一尝,同学们能不能为它设计一句广告语,让所有的人听了口水都会流出来!比比谁的本事最大!
太好吃,让我们再来品尝一次石榴吧!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五、结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一同去领略了这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的风景,给你留下了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既然印象这么深,那就让我们再稍稍停留一会,再去领略一下!齐读全文。
石榴的教案篇2
教材简析
?石榴娃娃笑了》是一首儿歌,内容浅显易懂,写了石榴成长过程中的样子。文章用了拟人的写法,把石榴当成娃娃,夏天时闭着嘴巴,秋天到了张开嘴巴,露出小红牙,表示已成熟。这首儿歌清新活泼,贴近秋天这一单元主题。
设计理念
以兴趣为先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读得轻松,读得高兴,增强读书的成就感。注重学生阅读的实践,珍视学生在读书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喜欢阅读,并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石榴成熟时的特征,感受秋季景物的变化。
2、让学生在“快乐读书屋”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喜欢阅读。
3、认识本课要求认识的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秋天石榴成熟时的特征,感受秋季景物的变化。
教具准备
石榴,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读书兴趣
1、展示石榴实物,简单介绍,引入“快乐读书屋”。
2、谈话引导。
(1)让吃过石榴的学生说一说石榴的样子、味道。
(2)自学读文前提示。
(3)适时提问:儿歌中写石榴娃娃笑了,露出了小小的红牙,石榴娃娃什么时候才露出小小的红牙?引入读文。
二、自读,感知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自由读文,读后和同桌说一说石榴娃娃什么时候露出了小小的红牙?
2、尊重差异,独自试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3引导学生圈画出本课要认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4、生生互动:同伴之间互相读给对方听,注意倾听,发现同伴读得好的地方学一学,对同伴读不好的地方要帮一帮。
5、指名分段汇报朗读,师生相机评价、鼓励,使学生感受自己能读书的乐趣。
6、讨论、交流:石榴娃娃什么时候露出了小小的红牙?你是怎么知道的?
7、引导有感情读文:秋天一到,石榴娃娃高兴地笑了,你们高兴吗?带着愉快的心情,带着微笑,再读课文。
三、检查、认读生字
1、同桌互相检查,比一比,认一认。
2、开火车读字卡识字。
3、指名认读字卡。
四、迁移拓展
1、介绍一种熟悉的水果,可以从它的颜色、形状、味道等几方面说说它的特征。
2、阅读儿歌《丰收谣》。读后汇报:你能说出高梁、稻子、玉米、白菜这些农作物是什么样子的吗?课外找实物或图片观察一下。
石榴的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了解石榴的外在、内在特征,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2、体会作者托物言志,借石榴抒发情怀,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奋发向上的品格与精神。
3、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及成就。
4、掌握本课的字词。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在文中赋予石榴的形象和感情。
课件准备:
①本人自创开发的《石榴》(authorware版);②网上挑选的《石榴》(ppt版)。
授课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朝读:①自读课文;②利用工具书预习生字词,读懂词义读准字音。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之中有谁吃过石榴,或看到过石榴树?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看到的、知道的石榴,然后教师打开《石榴》课件(authorware),展示其中的两个模块“图片欣赏”“石榴简介”。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示石榴图片,一边补充石榴的有关知识。
石榴,别名安石榴、海石榴、若榴、丹若等。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小亚细亚国家,传说我国在西汉时由张骞从西域安石国传入中国,因红色果实垂垂如赘瘤而得名。因一说其种来自安石国,故名“安石榴”;二说其种由东海新罗国(朝鲜)引入,而名“海石榴”。
石榴为落叶小乔木。在热带为常绿树。分花石榴和果石榴两类。生长健壮,树高5米左右,树干灰褐色,嫩枝黄绿,枝端刺状。叶对生,倒卵状长圆形,似柳叶,叶面有光泽,新叶嫩绿或古铜色。花有单瓣、双瓣,花多红色,并有黄、白、玛瑙及红白相间等色,花瓣皱缩,花期5~8月。果实球形,黄红色,内有多数子粒,多汁可食,甜而带酸。
石榴枝繁叶茂,红花绿叶,十分美丽,为夏季重要花木。初夏之际,繁花似火,凝红欲滴,点缀于绿叶之中,让人感到“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石榴传入我国,深受人们喜爱,被定为农历5月的“月花”,5月被称为“榴月”。现在我国除极寒地区外,均有栽培分布。山东枣庄有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有“天下第一榴园”和“冠天下石榴园”的美称。西班牙把石榴作为国花,栽种特多。
石榴是人们喜爱的果品之一,其果色艳丽,风味优美,营养价值较高。古人把它比作“雾壳作房珠作骨,水晶为粒玉为浆”,称之为“水晶珠玉”,列为果中珍品。在中国及东南亚各地,石榴是中秋佳节的应节果品,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多年来,畅销不衰。
二、交代任务,板书标题、作者
1、首先介绍郭沫若:①阅读勾画教材上关于郭沫若的注释;②展示课件中的“走近郭沫若”,了解其生平地位主要作品。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他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创作了诗歌、散文、戏剧等大量文学作品,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邓小平称他是继鲁迅之后的“我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学习他的一篇散文作品《石榴》。
三、了解朝读预习效果,检查字词读音:先展示课件中“生字教学”模块的第一页,点读;再展示课件中“生字教学”模块的第二页,集体订正。
四、朗读课文(课件中有配乐朗读)
五、整体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教师介绍《石榴》的写作背景:(打开课件的“写作背景”模块)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写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一些政界人物、文化人士变节投降,苟且偷生。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借石榴托物言志,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奋发、热情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情的追求
(3)讨论分层:打开课件“课文分析”模块中的第一块“课文结构”,师生共同讨论本文的写作思路,得出:“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由此先将本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石榴树,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2—6):具体描绘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7—9):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六、研读第一部分:
1、朗读(点读或齐读)
2、作者是怎样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来的,是直接引出来的吗,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对比,将一般的树木和少数树木对比,引出石榴。石榴开花是在五月过后,面对炎炎烈日,石榴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采,它不畏炎热的个性,赢得了作者的青睐。
3、“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点题,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情感,总领全文。
过渡语:石榴的“最可爱”究竟体现在哪里呢?下节课再讨论。
第二课时
一、研读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从哪些方面对石榴进行描绘?
先写石榴的枝干和叶片;再写石榴的花;后写石榴的果实。第2段:枝叶美;第3—5段:花朵美;第6段:果实美。
2、学习第一层:
①男生齐读,要求读出石榴枝叶的神韵气质及作者发自内心的赞美;
②思考:石榴的枝叶美在哪里?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③在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表现石榴的枝叶美?(对比,把石榴和梅柳来作比较);
④“梅柳之长”,“梅柳之短”各指什么?(长:奇崛清新;短:枯瘠柔媚);
⑤小结:第2段,描写石榴枝干和叶片的特征。文章运用比较的方法,将石榴的枝干、叶片分别同梅树、杨柳树相比:第一、二分句先说石榴与梅树、杨柳树的相同点;第三、四分句分承第一、二分句,突出石榴与梅树、杨柳树的不同点;第五、六分句进一步写比较的结果,充分肯定石榴取长去短的特点,“风度”“兼备”“舍去”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赞美之情。
3、学习第二层:
①女生齐读3—5段;
②第3段写花的什么,“最可爱”的原因是什么?写花的颜色(色彩)和品格(习性)。颜色:深红;习性: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之所以“最可爱”,是因为它既有形态美——深红的颜色鲜艳动人,又有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避让,敢于抗争。
③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为何如此比喻?两者有何相似点?这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石榴和心脏都是一样的鲜红,一样的火热把石榴,把石榴比作夏季的中心——心脏,这表明作者对石榴高度的赞美,突现了石榴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
④第4段写什么?由花骨朵到花的演变过程(骨朵:没有开放的花朵)作者把这个过程称为什么?
“奇迹“:逐渐翻红顶端整裂为四瓣像红玛瑙琢成的花瓶。
⑤第5段写什么?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由花到果的变化,主要写颜色和形体的变化。颜色:红—金黄;形体:花瓶——金罍。结合课件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和感情。
4、学习第三层:我们欣赏了石榴奇崛清新的外形,领略了石榴花的热情奔放,我们再来看看石榴的果实
①朗读课文
②石榴果实成熟时是什么样子?似破口大笑,籽粒透明光嫩;
③这一段语言运用有什么特点?运用拟人比喻,语言生动准确,形象写出了石榴果实成熟时的样子。
5、小结:读完第二层,我们可以看到本文在状物上有什么特点?抓住特征,仔细描摹
二、研读第三部分:
1、齐读
2、文章先说“我喜欢夏天”,再说“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再次把石榴花比作“夏天的心脏”,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和感情?
作者说“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这里,实际上是把夏天象征为一种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和勃发的生命。而石榴树在作者的眼中,又是夏天少数开花的树中“最可爱的一种”,石榴的花又因它的形态色彩美和精神美,因它那“奇迹”般的充满“妙幻”的发展变化美,成为石榴树“最可爱”的部位,要是没有它,夏天将显得黯然无光、索然无味,所以把石榴花视为“夏季的心脏”。再次把石榴花比作“夏天的心脏”实际上就是赋予石榴(像夏天一样)热情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和品格,表达了对石榴高度的热爱和赞美,含蓄地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作者先说喜欢夏天,其实是一种衬笔。
3、“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什么意思?流口水了
三、总结全篇
1、主题(写作目的):本文通过对石榴具体生动的描绘和热情的赞美,赞扬了不怕威压、敢于斗争、热情向上、充满活力的品格与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人生追求。
2、写作特色:
①抓住特征,生动细致地描摹;
②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③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四、落实课后作业,另外设计几句推销石榴的广告词。
石榴的教案篇4
目标预设:
1、认识“石、棵、什、时、王、不、讲、还、出、牙”11个生字,会写“王、力、石、牙”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3、让学生明白石榴到了秋天才会成熟,懂得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实物(石榴)、课件
教学流程:
一、实物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你认识它吗?
2、(板书:石榴)谁来读读它的名字。
3、看到它,你想说什么呢?
4、这节课,我们就要和石榴交朋友。愿意吗?(板书:笑了)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1、情境创设,带出字。贴上生字卡片,你认识他们吗?
2、生交流识字方法。
3、你们的办法真多!他们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快快打开书,把他们找出来,做上你喜欢的记号。和他们交朋友吧。
4、做开火车的游戏,比比谁交的`石榴朋友多。
5、巩固生字认读词语。现在它们又有了新朋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吧。
三、品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孩子们平常读书给自己提要求吗?按自己的要求去练习吧,看谁最先达到目标!
2、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妈妈的话应该怎样读?为什么?(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3、王力力想了哪些办法来逗石榴笑?结果呢?课文里是怎么写的?请三个孩子分别来读这三句话。分男女生读。谁愿意来演一演?
4、生表演。
5、看书上两幅插图,看看两幅图上的石榴有了什么不一样?
6、它笑了吗?“笑”是什么意思啊?读课文,想一想,石榴是在什么时候笑的?
秋风来了,石榴就笑了。
7、你有什么问题吗?
8、是的。我知道苹果是秋季成熟,成熟后像裂开嘴在笑一样。
9、你还知道什么?生练习说话
由于科技的发达,番茄已经不仅在秋天成熟了。
10、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呼呼呼”,秋风来了。‘丁零零’,闹钟响了。你能说这样的句子吗?(抽生说)树上的石榴慢慢地裂开嘴,露出牙齿,笑了。我慢慢地说话。你还慢慢地做了什么?(抽生说)我还能说轻轻地,你呢?
11、孩子们,请你想一想,石榴一笑,王力力会想些什么呢?
四、再读课文,积累词句
1、你最喜欢课文里那些句子?找出来读给小伙伴听。
2、你喜欢那些词语?采摘在词语花篮里。读一读,写一写。
石榴的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石榴的,能依照课文第三自然段,按一定的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及其特点。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及其特点。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观察一种果实,并按一定顺序写它的成熟过程及特点。
四、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石榴、小卡片,观察一种果实。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演示实物“石榴”,问:这是什么?
交流板书课题:石榴(简单识记“榴”字)
2、谈话,观察石榴,什么样儿的?什么颜色的?
你对石榴还有哪些了解?
二、初读课文
1、拼拼读读记记课后生字,读准一、二类字音。
2、初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3、检测读生字词的情况。
逐一卡示,开火车认读,相机正音。
读准词:甚至、喜讯、甜津津、郁郁葱葱、小喇叭、玛瑙
4、再读课文、思考。
石榴是怎样成熟的?
课文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5、指名接读课文,并交流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交流相机卡示:
①“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②春天和夏天,石榴树抽出新枝,长出绿叶,开出火红的花。
③秋天,石榴果成熟了。
④“我”非常喜爱石榴果。
再交流:石榴是怎样成熟的呢?
交流相机板书:抽枝、长叶、开花、结果。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到了成熟的过程?(2、3自然段)
我们先来学第一自然段,了解一下我的家乡在哪里?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上述问题。
2、交流:
相机学词:枣(zao)庄
a:读准字音。
b:分析字形。(也是红“枣”的“枣”,枣有核,所以下面有两点。)
3、枣庄是个怎样的地方?
交流相机学词:驰(chi)名中外
a:读准字音。
b:“驰名”有著名、有名、闻名的意思。意思是“中外闻名”。
4、指导读。强调枣庄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5、过渡:石榴树是怎样抽枝、长叶、开花的呢?作者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让我们看课文第二自然段。
四、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圈划出体现作者叙述顺序的词语。
2、指名读,并交流圈划情况。
①学习生词:抽(chou)出
②小结:作者叙述的顺序是这样的,石榴树先是抽枝、接着长叶、然后开花。完成板书:抽枝arr;长叶arr;开花
石榴树从抽枝到开花都在什么季节完成?
交流。相机板书:春、夏
③指导读1、2两句话,体会作者的叙述顺序。
3、石榴的枝条、叶子、花儿都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交流。相机圈划有关词语:新的、嫩绿、郁郁葱葱、火红的'
学词:郁(yu)郁葱葱
a:读谁字音。
b:理解意思:长得非常茂盛。
c:填空:郁郁葱葱的()
再次体会读1、2句话,强调枝、叶、花的情状和色彩。
4、师圈划“越……越……”、“不久”、“挂满”。这些词说明了什么?(花多)。指导体会读读。
5、读最后一句话,体会:在写什么?(石榴花)石榴花长得啥样?文中用了什么方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学词:小喇(la)叭(ba)
师谈话:石榴花那么小,作者却能形象又细致地写出它像小喇叭,说明作者观察非常仔细。
指导体会读读最后一句话。
6、过渡:石榴果是怎样成长成熟的呢,下节课再学。
7、齐读第二自然段。
8、完成填空,练习说话。
作者是按照这样的叙述顺序来写石榴的成熟过程的,春天和夏天,石榴树先________,接着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
五、巩固练习
1、齐读生字词小卡片。
2、指导书写本课时所学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交流。
春天,石榴树有什么变化?夏天呢?
2、齐读1、2自然段。
3、过渡:秋天,石榴果是怎样长大成熟的呢?继续学第三节。
二、细读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交流。
出示卡片:热闹。
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说明热闹?
3、展示课件,细致观察,石榴是怎样长大、成熟的?主要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外皮)
①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用了哪些词说明外皮的变化?
②展示文字灯片,交流。相机圈划“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指导读,体会石榴在逐渐长大、成熟,外皮发生变化的状态。
③师:如果把这些表色彩的词颠倒次序,行不行?再次体会到石榴是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的。
④圈划“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讨论:应怎样读?读出怎样的语气?(用较慢的语速读,特别读好“一天天”三个字。)
4、齐读1――3句。
5、过渡: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样的呢?
①展示课件:观察、交流。(有的裂开了嘴,有的笑破了肚皮)
②裂开了嘴,笑破了肚皮哪个程度更深呢?书中用了哪个词说明?学词:甚至(shen zhi)
③书中是怎么说的?交流:展示文字灯片,指导读。(你觉得这些石榴可爱吗?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④师:不光是这两只石榴,熟透了的石榴都急切地想处人们报告成熟的喜讯呢?让我们看最后一句话。
⑤映示文字灯片,轻声读。找找哪些词说明了石榴急切地心情。交流。(急切地扒开、向外张望、报告……)
⑥师:这些石榴可爱吗?指导读好最后一句话。
6、总结谈话,果实的成熟都是有一定过程的,在成熟过程中,或者外皮发生变化,或者壳发生变化,这都是有一定顺序的。本文的作者之所以写得这么好,是因为他观察仔细的缘故。我们小朋友平时也要做到细致观察,有顺序地写下来。
7、齐读第三自然段。
8、过渡:石榴子儿又是怎样的?味道怎样呢?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半只割开外皮的石榴,观察:石榴子儿是什么样的?
再出示玛瑙,比较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请先尝一尝,谈谈味道?
2、书中是怎么告诉我们的?指名读。
3、学习生词:玛(ma)瑙(nao) 紧偎(wei) 嚼(jiao) 甜津津(jin)
4、读词:红白相间、晶莹透亮、清爽无比
由这些词体会作者对石榴有一种怎样的感情?(无比喜爱)
5、再次指导读,读出喜爱之情。
四、总结全文
1、总结。
2、齐读全文。
五、巩固练习
1、读读本课时所学生字词。
2、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3、指导书写。
甚:上紧下松。
露:上窄下宽。
扒、嚼、津:左窄右宽。
4、生描红,仿影,练写。
板书: 石榴
春天 叶
夏天 花
秋天 果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交流。
春天,石榴树怎样;夏天,秋天呢?
石榴子是什么样的?味道怎样?
2、齐声感情读全文。
二、指导仿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一种果实的特点。
1、仿写内容:葡萄的成熟过程。
2、展示课件:葡萄。联系实际,想想,葡萄在什么季节成熟?(夏季)
a:观察葡萄,练说:到了夏季,葡萄……
b:展示葡萄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外皮的变化。
青绿色arr;青中带紫arr;越来越紫arr;全是紫红了
练说:葡萄的外皮先是……,接着变成………,逐渐变得……,最后变成……。犹如熟透了的石榴,犹如……。
c:如果摘下粒来尝尝,是什么味道?(甜滋滋的)
3、练说成一段话。
a:自由说,同桌互说。
b:指名说,评议,相机指点。
c:再次自由说,指名说。
4、把它写下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词语、句子抄写。
2、板书设计
石榴的教案5篇相关文章:
★ 家人的教案5篇
★ 多喝水的教案5篇
★ 火的活动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