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数》教案精选8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编写教案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充分准备好教学案例和实例,让课堂更加有条理,下面是王科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负数》教案精选8篇,感谢您的参阅。

《负数》教案精选8篇

《负数》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 (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②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2)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出:因为+8844.43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 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0可以分在4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 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4、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象+4、4、+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板书:认识正数和负数)

五、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2、3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式度以上和零摄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负数》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

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

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身高1.73米,体重58.5千克,今年40岁。我们的班级是七(13)班,有6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37%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

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

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

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这些问题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教师要清楚地向学生说明,并且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规范,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充分发表想法。

举一反三思维拓展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

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

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

能否举出例子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引负数的必要性

课堂练习教科书第5页练习

《负数》教案篇3

教学目标 :

1、在游戏中寻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2、通过温度计的演示,学会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负数的意义,难点是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数量。

教学准备:

课件、背景资料、温度计、挂图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说反正话》。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向上看(向下看) 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意思相反的情况存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二、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读写方法

1、创设情境引入:

同学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素有“火洲”之称。下面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那里的奇异风光。(课件展示)

提问: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交流。

2、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及0度的含义。

师:信息中用了很多数据来说明吐鲁番的气候特点,我们先来看这两个温度。(零上1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知道生活中用什么工具测量温度吗?

师:(出示教具温度计)上面的.1小格是1度,中间红色的纸条代表温度计的液柱,你能找

出零上1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吗?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从0度开始往上数13个格是零上13摄氏度,从0度开始往下数3个格是零下3摄氏度。)

师:为什么零上13摄氏度要往上数,零下3摄氏度要往下数?

生:因为零上13摄氏度比0摄氏度高,所以是从0摄氏度开始入上数13个格;零下3摄氏度比0摄氏度低,所以是从0摄氏度开始往下数3个格。

师:零上8摄氏度怎样找?零下5摄氏度呢?

师结:也就是说,找零上温度从0摄氏度开始往上数,找零下温度从0摄氏度开始往下数。0摄氏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3、探究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师:像零上1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这种表示方法看起来有点麻烦。你能用一种更简洁的方式表示吗?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找到一种更简洁的表示方法。

学生交流。

师:你们想法与数学家的一模一样,也是用“+”“—”表示。(板书:+13℃、—3℃)以0度为分界线,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13”这个数读作正十三,书写这个数时,只要在以前学过的数13的前面加一个正号;“- 3”这个数读作负三,书写时,在3前面加一个负号。我们以前熟悉的“+、—”号在里是正负号。

4、了解负数的历史。

师:看来啊,负数的出现还真得是很有必要,那你知道哪个国家最早出现了负数吗?让我们通过一段资料一起来回顾负数的历史。

电脑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已有约两千年的历史。大约在公元100年,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就明确提出了负数的概念,以及正、负数的运算。到公元3世纪时,我国数学家刘徽晖更加明确了负数的意义。

在算筹中,刘徽把两种表示相么意义的算筹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常规定红色的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的算筹表示负数。而西方国家认识正、负数则要迟于中国数百年。

请学生谈感受。

5、巩固气温的表示方法。

请同学们在本上写出其余的四个温度,找一板演。

6、表示海拔高度。

师:我们再来看这条信息,(电脑出示)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你能用刚才这种表示方法表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

海平面在这里相当于分界线,比海平面高就是“+ ”,比海平面低就是“—155”。

下面请你们用这种方法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课件出示)

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8.43米,死海比海平面低330米,泰山比海平面高1545米。

7、揭示正负数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用数学符号(+-)表示出了零上、零下温度,比海平面高、比海平面低的高度。每组量表示的意思有什么特点?(意义相反)

师: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我们要用正负数来表示。像+13、+38这样的数是正数;-3、-10这样的数是负数。(板书)

8、举例理解正负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同学们,你们能再写几个正数和负数吗?(学生举例)

正数有多少个?负数呢?

9、自主练习1。

师:7是什么数? (学生交流)

正数前的正号可以省略不写,那么负数前的负号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0是正数不是负数?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师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0、找生活中的正负数。

师:你能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都用正负数表示出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你能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他们的意义是相反的。)

师结:表示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三、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1、填空题:

(1)车内上来8位乘客用+8表示,下去5位乘客用( )表示。

(2)粮店运进大米60吨,记作60吨,运出12吨可以记作( )。

(3)妈妈领取工资1500元,记作+1500元,那么,妈妈帮小明买书用了120元,记作( )元。

(4)小张参加奥运知识竞赛,答对一题得了50分,记作( ),那么答错一题扣了50分记作( )。

(5)小平家住的楼房有15层,地面以下有2层,地面以上第12层记作+12层,地面以下第一层记作( )层。

2、做自主练习5和7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希望同学们能用一双数学的眼睛、智慧的头脑来发现生活中更多用正负数表示的有相反意义的量。

《负数》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 同桌交流。

②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15 ℃~-3 北京: -5 ℃~5 ℃ 深圳: 12 ℃~23 ℃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完善板书。)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练习一第1题。)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7.负数的历史。

(1)介绍。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配音播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xx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

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2)交流。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认识负数》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堂数学课就是《认识负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又不是一无所知,可能在平时的生活中见过或听过。因此在备课时从教材出发,又和生活联系起来,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熟悉而又觉得有趣味的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出课题

课的开始从“剪子包袱锤”的游戏入手,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相反的意思,为学好负数的意义做好铺垫。学生玩得很开心,在玩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建立一个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意识。接下来,她又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信息记录相反意思的量,从而引出了负数的意义,并要求学生读、写负数,让学生感受到正数、负数都有无数个,就有了负数的集合,这样抓住了负数与过去所学的数之间的联系,感受了数的发展。

二、交流信息,使学生感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学生已经认识负数之后,利用温度计,使学生进一步理解0与正负数之间的关系,紧接着又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坐电梯到地下的楼层应按哪个数字键?冰箱里的鱼、水中的鱼、刚烧熟的鱼该与哪个温度相连?海平面是怎么回事?高山和地面的高度如何测量,又如何表示?东、西方向的数轴是怎么回事?这部分内容的安排通过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对负数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使学生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三、巧妙利用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也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这节课上,在对学生进行负数产生史介绍时,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增加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在课的最后,胡老师安排了刘翔跑步中的风速问题,既让学生感受到可以利用负数的知识,解决生

《负数》教案篇5

1.1 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产生是生活、生产的需要;

2、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3、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

4、熟练地运用正、负数描述现实世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5、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重点,正确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是难点。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重点,正、负数概念的综合运用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负数的引入

我们知道,数产生于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投影1~3:图1.1-1]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了数1,2,3??;为了表示“没有”、“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

[投影]1.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2.有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三个队的净胜球分别是2,-2,0,如何确定排名顺序?

3.20xx年我国产量比上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年增长-2.7%,这里的增长-2.7%代表什么意思?

上面三个问题中,哪些数的形式与以前学习的数有区别?

数-3、-2、-2.7%与以前学习的数有区别。-3表示零下3摄氏度,-2是由2-4得到的,表示净输2个球,-2.7%表示减少2.7%,而3表示零上3摄氏度,2表示净赢2个球,2.7%表示增长2.7%。

像3、2、2.7%这样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像-3、-2、-2.7%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3、+2、+0.5、+1/3,?就是3、2、0.5、1/3,?。

这样,一个数由两部分组成,数前面的“+” “-”号叫做它的符号,后面的部分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请你指出数-3.2,5,-2/3的符号和绝对值。

二、对数“0”的重新认识

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那么0是什么数呢?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我们知道,0表示没有,它仅仅表示没有吗?实际上它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今天气温是零度,是指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0的意义已不仅仅是表示“没有”,它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

三、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应用。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高度。例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米。又如记录账目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请大家看课本第3面的图1.1-2、1.1-3。

你能解释上面图中正数和负数的含义吗?

图1.1-2中的4600表示a地高于海平面4600米,-100表示b地低于海平面100米;图1.1-3中的2300表示存入2300元,-1800表示支出1800元。

你能再举一些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吗?

通常用正数表示汽车向东行驶的路程,用负数表示汽车向西行驶的路程;用正数表示水位升高的高度,用负数表示水位下降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买进东西的数量,用负数表示卖出东西的数量,等等。

四、巩固练习

五、实际问题

[投影]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公斤,小华体重减少1公斤,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20xx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xx年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分析:首先我们来弄清楚增长-1是什么意思?增长-6.4%是什么意思?

增长-1表示减少1;增长-6.4%表示减少6.4%。

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公斤,小华体重增长-1公斤,小强体重增长0公斤。

(2)六个国家20xx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美国 -6.4%,德国 1.3%,

法国 -2.4%,英国 -3.5%,

意大利 0.2%,中国 7.5%。

注意: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投影3]例2 “牛牛”饮料公司的一种瓶装饮料外包装上有“500±30(ml)”字样,请问“500±30(ml)”是什么含义?质检局对该产品抽查5瓶,容量分别为503ml,511ml,489ml,473ml,527ml ,问抽查产品的容量是否合格?

分析:“+30”是什么意思?“-30”是什么意思?

解:“500±30(ml)”表示实际容量比500ml最多多30ml,最少少30ml,即在470~530之间。 抽查产品的容量都在470~530之间,所以都合格。

六、巩固练习

[投影]补充题:某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 ℃~ ℃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七、课堂小结

1、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的数有正数、负数和零;零不仅仅表示没有,它还表示确定的量。

2、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3、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负数》教案篇6

?认识负数》教学案例

湖州市月河小学

沈怡怡

教学目标:

1.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正数和负数,掌握正负数的写法和读法。

2.以温度为载体,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明确正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前准备:数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游戏:正话反做

(一)游戏规则:

伸出左手。讲解举手、放下、向上、向下、坐下、起立。老师说什么,请大家做出相反的动作。

(二)开始游戏:

师:举手、放下、向上、向下、起立、坐下、举手、向下、起立。师:好了,通过这个游戏,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反应都很快,也很聪明。

准备好了吗?开始上课喽!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

(一)创设情境:

师:大家对数熟悉吗?对,我们从小就接触数。今天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数,仔细看看,有认识的吗?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可移动的数:-5/8、36、+6000、0、-

5、+)

a、自己先试着读一读;

b、不认识的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c、全班反馈:

(二)读中分类:

1、拿出0和36(利用移动的卡片)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先来说有没有老朋友? 0、36。

2、认识负数

师:那剩下的都是新朋友了?我们先来给他们来分一分:(利用移动的卡片)

负数 正数

— 负号 -5/8 + + 正号 -5 +6000

(三)揭示课题:

师:有谁认识这些数吗?(负数)师:哦,厉害啊!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 “认识负数”。(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四)规范正负数的读写法:

1、负数读写:

师:像(-5/

8、-5)这些数叫做负数。那在负数中有个类似减号的符号叫做“负号”。(板书:负号 -)

师:那这个数(-5/8)就读作: 负八分之五

(板书 : -5/8(负八分之五))

师:好的!接下来的数你来读,你来读,一起读!

2、正数读写:

师:那这些数呢?(正数)对,像+、+6000这些数就是正数。而这个符号(+)也不读作加号,读作正号。(板书:+(正二点四)+ 正号)

师:现在我们再重新把这些数读一读:

二、借助温度,深入认识

(一)创设情境:天气预报,进一步规范正负数的读写法

1、师:其实在咱们实际的生活,负数也很常见。就像刚才这些数中的-5就是老师从天气预报中收集来的,请看:(多媒体课件:配录音)

这是2月份的一天,有三个城市的天气预报:

哈尔滨:-15℃ ~ -3℃ 北京:-5℃ ~ 5℃ 南京: 0℃ ~ 8℃

师:气象学上把水结冰时的温度定为0度。比这个温度高的就是0上温度,比它低的就是0下温度。

师:在这里面有这么些数:-

15、-3、-5、5、0、8(出示移动卡片)

师:有负数吗?谁来给大家读一下:-

15、-3、-5

2、符号问题(正号可省略,负号不可省略)

师:再看其他两个数:+5也可以记作5;+8呢?(可以记作8)师:由此可以看出,有时为了我们的记录简便,正数的+号可以省略不写,+号去掉的话,就是我们学过的数了。那么刚才的36其实就是+36,也是正数。

师:那老师就有想法了:为了再简便点,索性负数的符号也省略了吧?可以吗?(不行,否则不能区分正数和负数)

师:哦。对哦!看来负数的符号可要牢牢的带在身边,否则就不是它自己喽!

(二)动手操作,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师:先来看看首都北京:-5℃和5℃两个温度一样吗?(一个在0上,一个在0下)

师: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0上的是正数,0下的是负数。为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做铺垫)

师:我们是用什么测量温度的?(温度计)

拨温度计(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上下拨动刻度的温度计)师: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在课件的温度计上拨出5℃(有刻度,但没有数字)

[学生拨出5℃,但拨不出-5℃] 师:所以要正确的表示温度,首先要找到0℃的位置。

[出示标有数字的温度计,请一位同学拨出5℃,另一位同学拨出-5℃。] 师:北京那天的温度可以在什么范围里呢?可能会是几度呀? 师:再请一位同学拨出-15℃。比较-15℃和-5℃,哪个更冷?为什么呀?

师:你能用你的动作表示一下-15℃吗?

师:在我国新疆的北部,有时会达到-40℃,你能在这个温度计上表示出大致的位置吗?[请学生上黑板比画位置]

(三)解决0的问题

1、正负数与0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总结出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那正负数和0比的话,有什么关系啊?

负数<0<正数(所有的正数都比0大,所有的负数都比0小)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你还能举出其他的负数吗? 师:有,请你!(-)还有吗?你,你!数得完吗?(数不完)那我们就用省略号来表示吧。

师:那正数呢?你还能举出其他的正数吗?你来(+3/100)好的,一起读。举得完吗?(举不完)那我们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2、圈出正负数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圈出负数和正数

师:对啊,所有正数都大于0,所有负数都小于0,那0呢,它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3、师生总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拓展延伸,巩固认识

(一)基础练习

师:学了上面的内容,我们先来两题练习吧:

1、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7 +4/5 0 - -1/3 +41

2、粮库规定:大米运入仓库为正。那么-吨表示,而吨有表示。

(二)拓展延伸

1、那除了上面讲的,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你还在哪里看见过负数呢?(电梯、存折)

电梯:邮递员叔叔要去6层送信,阿姨要去地下一层拿车。请问他们应该按哪个键?

师:正数表示地面上的楼层,负数表示地面下的楼层。

存折:2000表示什么? —600、—550 又分别表示什么? 师:正数表示存入,负数表示取出。

2、除了这些比较常见的负数,还有很多地方也会用到负数,比如:

海平面: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大约比海平面高米,可以记作 + 米; 我国最大的盆地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可以记作。

师: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上,负数呢?表示海平面以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负数在不同情境中的拓展应用。]

(三)深化提高(分层练习)

数轴:下图每段表示1米,小明在0的位置:

西 东

-5 -4 -3 -2 -1 0 +1 +2 +3 +4 +5 ★

1、如果小明从0点向东走4米,表示为+4米;那么从0点向西走米,表示为 米。

2、如果小明在+米的位置;表示他向 走 米。

3、如果小明在-86米的位置;表示他向 走 米。★ ★

4、如果小明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8米,就会在 米的位置。★ ★★

5、如果小明在+6米的位置,小红在-米的位置,小明要向 走 米就能和小红相遇。

师:正数表示向东走,负数表示向西走。

小结: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到正数和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数!

四、全课总结,延伸认识

1、学习史料,了解负数的产生

师:学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负数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其实负数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史料:(多媒体课件:配录音)

中国是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国家。在古代商业活动中: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以增加为正,减少为负。1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刘徽在著作《九章算术》时,在算筹中规定“正算赤,负算黑”,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这个记载,比国外早了七八百年。

师:原来正、负数的发展也是经过了很长的一个过程。那你现在知道正、负数表示什么吗?(正数和负数是可以分别表示意思相反的数。)

例如:收入为正,支出为负;增加为正,减少为负 ??

2、全课回顾,延续学习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师:在实际生活中,在网络上还有很多负数的知识,只要大家做个有心人,一定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

《负数》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情感与态度:在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负数的引入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生活实例引入,观察猜想,合作探究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它是一门研究数的学问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

学生答后,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

为了表示半小时、四元八角七分、,我们需用到分数1/2和小数4.87、

为了表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

(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负数概念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

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 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

又如,某仓库昨天运进货物 吨,今天运出货物 吨,运进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

同学们能举例子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怎样区别相反意义的量才好呢?

现在,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这样,只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或-号,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筒明地表示出来了.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

运进纲物 吨,记作+ ;运出货物 吨,记作- .

教师讲解: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负数.

强调,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并指出,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性质相反的量,符号写在数字前面,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三)、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1 所有的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负数集合把下列各数中的正数和负数分别填在表示正数集合和负数集合的圈里:

-11,4,8,+73,-2,7, , ,-8,12, - ;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此例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注意加上省略号,说明这是因为正(负)数集合中包含所有正(负)数,而我们这里只填了其中一部分.然后,指出不仅可以用圈表示集合,也可以用大括号表示集合

课堂练习

任意写出6个正数与6个负数,并分别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四、课堂小结

由于实际生活中存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因此产生了正数与负数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就是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如0℃

五、作业布置

1.北京一月份的日平均气温大约是零下3℃,用负数表示这个温度

2.在小学地理图册的世界地形图上,可以看到亚洲西部地中海旁有一个死海湖,图中标着-392,这表明死海的湖面与海平面相比的高度是怎样的?

3.在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6,0,004,+ ,- , ,25,8,-3,6,-4,9651,-0,1.

4.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200元表示什么?

5.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0.2米记作-0.2米,那么比正常水位温0.1米记作什?

6.如果自行车车条的长度比标准长度长2毫米记作+2毫米,那么比标准长度短3毫米记作么?

7.一物体可以左右移动,设向右为正,问:

(1)向左移动12米应记作什么?(2)记作8米表明什么?

《负数》教案篇8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能力目标 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感目标 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承前启后

1、出示主题图。教材第2页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2℃ 和 2℃ 各代表什么意思?)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

二、学习引领

1、教学例1 。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

(2)教师讲解0℃的意思: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2℃表示零下2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2℃表示零上2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2℃,读作:三摄氏度。

(2)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1)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2)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2)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3、教学例2。

(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2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负数》教案精选8篇相关文章:

三只小猴子教案精选8篇

中班环保袋教案精选8篇

认识数字8教案精选7篇

小数的认识教案精选8篇

生物鸟教案精选8篇

蛋宝宝教案精选8篇

找春天教案精选8篇

幼儿美术活动教案精选8篇

防溺水的教案精选8篇

大班幼儿户外游戏教案精选8篇

《负数》教案精选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3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