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小学教案5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科特点进行编写,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连贯性,教案需要教师具备时间管理和资源整合的能力,王科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师资格证小学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案5篇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案篇1

?夜莺的歌声》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呻吟、宛转”等词语,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训练要点。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读懂课文,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了解课文1-3自然段和最后2个自然段的相互照应。

难点:懂得“夜莺的歌声”真正含义,领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

1.收看有关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

2.搜集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有关材料。

3.了解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硝烟,那里的人们生活情况是怎样的。

启发法,讲授法等

(一)倾听录音,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夜莺吗?你们听过它们的歌声吗?(板书:夜莺。)

2.播放夜莺歌唱的录音。

3.过渡语:夜莺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

4.板书课题──夜莺的歌声。(补充)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检测预学情况,这个故事发生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关于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

2.自由读课文,出示朗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围绕“夜莺的歌声”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与以往课文不同的地方吗?全完共有几部分?四个部分分别讲什么?能不能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下作为小标题?

3.交流归纳。

(1)战争期间,“小夜莺”巧妙地和敌人周旋,利用夜莺的歌声传送情报,帮助游击队消灭敌人。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2)这篇课文每个部分以空行隔开。

全文共有四部分。

第一部分:唱歌巧周旋。

第二部分:歌声传情报。

第三部分:森林灭敌人。

第四部分:唱歌站岗哨。

(三)合作探究、交流感悟

1.这个故事很精彩,请大家分小组学习,组内同学一起合作分角色读课文,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画下来。

2.各组就课文的四部分,分别进行自学,画精彩句子。

3.交流精彩句子,读句子,各小组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

重点句子: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2)有时候学夜莺,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3)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四)课堂反馈:

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并且请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

教师请学生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

(六)作业设计,强化积累

1.摘录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红红的雨花石》。

夜莺的歌声(宛转)

巧周旋

传情报机智

灭敌人勇敢

站岗哨热爱祖国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案篇2

教科书分析:

1.课文通过三个场景,讲述树和喜鹊由单独一个到众多,由孤独到快乐的故事,故事告诉孩子们人需要朋友、同伴,有了朋友、伙伴才会快乐的道理。故事情节简单明了,语言简洁,句式基本相同,主题鲜明,很适合一年级学生朗读学习。

2.树立单元整体意识,是一个对教学的基本要求,课文是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应该从上一课的主题入手,以帮助学生感悟本课主题。

3.课文每个场景都配插图,要充分利用这个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读懂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以落实“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1.学生通过两个单元的学习,虽然对课堂学习操作已经比较熟悉,但学生的注意力持续还是不太理想的,因此,除了不断提出学习任务刺激学习兴趣外,还是需要设置激励性的活动来维持学习兴趣的。

2.到了这个阶段,学生学习的会认读的字已有约400个,加上生活中认识的一定数量的字,这会给学生学习会写的字的记认造成干扰,因此,加强运用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形近、音近字比较记认字形细部的教学尤为重要,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通过《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学习,学生对单元主题“伙伴”已经有所了解,这有利于对本课主题的感悟。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能与同伴讨论交流树和喜鹊后来很快乐的原因,感悟交朋友、结识伙伴的乐趣。

3.认识偏旁子字旁和倒八,能正确认读“窝”等9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只”等三个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读记“从前”等8个词语,认识aabb结构的词语,能仿照例子说说。

4.能正确读写“单”等6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的方法,了解“孤单”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感叹句。

2.能正确认读“窝”等9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只”等三个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正确读写“单”等6个生字,读记“从前”等8个词语。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能与同伴讨论交流树和喜鹊后来很快乐的原因,感悟交朋友、结识伙伴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窝”等9个会认读字字卡,“单”等6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以及第3、4自然段内容的想象图画ppt,词语比较ppt。

学生:每人一套“单”等6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在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一起复习以前学过的一些字词。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以及多音字已学的字词。

1.ppt出示有关字词:快点儿音乐一只各种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有的要求能正确书写,有的要注意它们在课文中的读音。

(二)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学习了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你们知道了朋友伙伴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呢?(预设:朋友伙伴之间应该互相帮助。)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又会让我们了解关于朋友伙伴的什么呢?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⑥树和喜鹊。(“鹊”注音)

2.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鹊”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小公鸡和小鸭子》课文告诉我们,朋友伙伴之间应该互相帮助,那么,这篇课文又告诉我们关于朋友伙伴的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和多音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3)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和自然段标序号情况。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

(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4)指名拼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二)学习多音字

导语:我们学习了课文会认读的字,但是,这篇课文还有三个多音字,你们会读吗?(在副板书位置板书多音字,并在一旁注音,组本课词语,见板书。)

1.出示任务:通过拼读音节,把多音字以及由它组成的词语读准。

2.反馈指导。指名直呼读,注意“只有”三声连读前变二。

3.出示任务:你们记得这些字以前学过的读音和组成的词语吗?谁说一会说?

4.反馈指导。相机指导并板书另一读音以及词语。

5.自由读一读,然后齐读。(直呼分别读字读词)

(三)读准课文学习

1.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和多音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那么,将会认读的字宝宝和多音字宝宝放回到课文中,你能把它们都读准吗?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宝宝和多音字宝宝的读音。

2.反馈指导: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提示其他学生集中精神注意听,在读错的会认读的字下面点上圆点。

(2)指名朗读后,学生就读错的会认读的字评议和纠正,小结后自由读或齐读该自然段。

(四)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能读准课文

1.导语:(小结读准课文活动情况后)请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真的能读准课文。读的同学要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听的同学要精神集中注意听,同桌读错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就在下面做个记号;同桌读完后,帮助他纠正。

出示任务:同位互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如果同桌读错了,在他读完后帮助纠正。

2.反馈指导:

提问:您帮助同桌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或:同桌帮助你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

预设:翘舌音:只、种、招;后鼻韵母的:静;边音的:邻。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

3.读准课文练习。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2)学生自由练习。

(3)反馈指导。以会认的字音准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为标准师生评议。

4.小结:朗读课文我们首先就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这才叫做把课文读准了。

(五)读通顺课文学习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读准了课文,接下来我们学习把课文读通顺,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读完后给会认读的字找朋友(提示:连在一起读的就是它们的好朋友,用横线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来)。

2.反馈指导:

(1)反馈订正画词情况,相机强调“连在一起读的才是好朋友”。

(2)ppt示课文词语,会认读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窝、窝、窝,鸟窝的窝”。齐读,自由读。

3.“窝、孤、单、邻、居、招、呼、静”口头组词。

(1)(贴出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2)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3)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4.学习读通顺课文。

(1)导语:通过课文的词语和我们组的词语,我们了解了会认读的字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我们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词语间的停顿,不要把会认读的字宝宝好朋友拆散了。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做到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2)反馈指导:

通过分自然段个别指名读检查,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停顿:

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

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

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3)自由朗读、齐读全文。

5.总结(该环节的学习状况及相关知识点:1.逗号、句号的停顿;2.以短语为单位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

(六)认识偏旁子字旁、倒八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能帮助我们学习生字。今天,我们又要学习新的偏旁,请同学们在双横线会认读的字里找一找,我们要通过哪些字学习什么新偏旁?

2.反馈指导:

孤(“子”“瓜”)子字旁

单(“丷”“‘甲’”字加一横)倒八

3.小结讲解:同学们找得真准确!“孤”的子字旁和“单”字的倒八偏旁。(一边通过ppt演示,一边讲解)“子字旁”取义的字,大多与小孩有关。如“孙”字“孝”;“倒八”偏旁现在在表义上已经失去了意义了,我们知道有“倒八”这个偏旁就行了。

4.ppt示,齐读一遍:

“孤”字——“子”,子字旁

“单”字——“丷”,倒八

5.小结:今天我们又交了两个偏旁新朋友:子字旁和倒八。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可以帮助我们牢记字宝宝。

(七)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三、图文结合,品读语句,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题

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和多音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的图画,学习课文了,让我们齐读课题。

(一)释题

出示任务: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课文是通过什么告诉我们关于朋友伙伴道理的?(预设:树、喜鹊)

小结:对了从课题我们知道课文是通过树、喜鹊来告诉我们关于朋友伙伴道理的。那么,课文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吧。

(二)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

1.结合图一,了解课文内容。

(1)看图说话。(ppt示图画一)

出示任务:观察这幅图画,想一想,大地田野上有什么?

(2)反馈指导。

预设:大地田野上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一只喜鹊。

(3)图文结合,了解内容。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意思的?你是根据哪句话判断的,用横线画出来。

(4)反馈指导。

预设:第1、2自然段;根据第1自然段的话判断。

(5)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强调读好“只有一棵”“只有一个”“只有一只”。

(6)学习结合上下文了解词义。

①出示任务:根据课文,你能猜猜“孤单”是什么意思吗?

②反馈指导。预设:只有一个,没有其他。

追问:“只有一棵”“只有一个”“只有一只”,没有其他的,那么树和喜鹊他们心理会感到怎样呢?(预设:没意思;不快乐;不愉快。)那么,“孤单”除了“只有一个没有其他”这个意思外,还应该有什么意思呢?(预设:还应该有“没意思”“不快乐”“不愉快”的意思)

③小结:“孤单”是指一个人没有朋友伙伴感到寂寞的意思。同学们真聪明,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就了解到“孤单”的意思,可见“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是一个了解词语意思的好方法。我们以后要运用噢。

(7)指导感情朗读第1、2自然段。

2.结合图二、三,了解课文内容。

(1)看图说话。(ppt示图画二、三)

出示任务:观察这两幅图画,想一想,分别画的是什么时间的情景?喜鹊们分别干什么?

(2)反馈指导。

预设:图二,天亮的时候;图三,天黑的时候。天亮,喜鹊飞出树林;天黑,喜鹊在窝里睡觉。

(3)图文结合,了解内容。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了这两幅图的意思的?你是根据哪些话判断的,用横线画出来。

(4)反馈指导。

预设:第5、6自然段;根据第5自然段的两句话判断。

(5)指导朗读第5、6自然段,强调读好“叽叽喳喳”“安安静静”。

3.想象图画,了解课文内容。

导语:我们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读懂了第1、2和第5、6自然段,了解了“孤单”的意思,那么,剩下的两个自然段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1)出示任务: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想象一下,根据这两个自然段的意思,你会画一幅怎样的图画?

个体读书思考,同桌交流会画一幅怎样的图画,最后班级交流汇报。

(2)反馈指导。根据学生交流汇报小结,然后ppt出示想象图画。

(3)追问:你们是根据课文中的哪句话想象出这样一幅图的?用横线画出来。(预设:第3自然段句子。)

(4)指导感情朗读第3、4自然段。

4.朗读全文,感悟主题。

(1)出示任务:朗读全文,想一想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很快乐,你是从课文中的哪句话知道的,用波浪线划出来。

个体学习,同桌交流,最后班级交流汇报。

(2)反馈指导。(侧重指导规范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以及回答语句的通顺连贯)

预设:因为有了邻居;有了朋友;有了伙伴。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5.总结:

同学们,真会读书!你们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不但了解了词义的意思和课文的意思,还知道了我们如果孤单一人会很寂寞,每个人都需要有朋友伙伴,有朋友同伴才会快乐的道理。

四、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课后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五、课后词语读记

1.出示任务:借助拼音自由读“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想一想八个词语分成哪两类记认。

2.反馈指导:

指名读、齐读;分类预设:双音节词和aabb结构。

3.评价:

(1)同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看谁正确率高。

(2)同桌在班级上进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师生评议。

4.感知aabb结构词语字表达上的效果。

(1)ppt示词语比较:

①出示任务:读读下面两个句子,看看那个句子表达得更热闹,为什么。

喜鹊们叽喳地飞回来。

喜鹊们叽叽喳喳地飞回来。

反馈指导:预设,第二句;叠词,叽叽喳喳。

②出示任务:读读下面两个句子,看看那个句子表达得更安静,为什么。

喜鹊们安静地睡觉了。

喜鹊们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反馈指导:预设,第二句;叠词,安安静静。

③小结:把“叽喳”说为“叽叽喳喳”,把“安静”说为“安安静静”这种重叠的词语,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做叠词。叠词起到强调和加强语气的作用,就好像“叽叽喳喳”“安安静静”那样。

(2)仿照说aabb结构词语。

①出示任务:你能仿照“叽叽喳喳”“安安静静”说词语吗?

②反馈指导。预设: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3)小结:我们今天有学习了一种新结构的词语,了解了它表达的效果,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会运用喔。

六、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学生说记字方法中说到的字词,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方便对照记认会写字的细部。)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乐;左右结构:招、快、呼;上下结构:单;半包围结构:居。

(二)指导书写

1.指导“招”“快”“呼”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招”“快”“呼”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招”“快”“呼”,分别提示:“招”字左窄右宽,左比右稍长;“刀”撇到提手旁的提下;口稍扁。“快”字左窄右宽,左右同高;右边横靠竖心旁的竖,撇捺对称舒展。“呼”字左窄右宽,;口字旁靠上,“乎”横穿插靠近“口”下面。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书写“单”。

(1)观察并说说“单”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单”,提示:“单”字竖直正,横要长与舒展。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书写“居”。

(1)观察并说说“居”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居”,提示:尸字头上部小,“古”字横要出来。

4.指导书写“乐”。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乐”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乐”,分别提示各笔画起止。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六、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七、写字练习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案篇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千年圣地黄鹤楼,如诗如画江南春。当时诗人李白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上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但此时老朋友

却要东下扬州,这真是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送别诗。(出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感知

(1)同学们,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课题少了哪个字呀?(陵)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掌握的生字之一。现在你们观察下,有什么要给大家提个醒的?(“陵”右上是“土”)同桌间检查字词。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2) 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三不” 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前后左右四人一小组谈谈收获。

(3) 集体朗读,并思考: 有谁知道哪几句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的情景,哪几句诗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二)新授

(1) 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流, 顺流而下就能到达广陵。哪个同学能帮我贴出黄鹤楼和扬州的位置?能结合诗句说一说吗?

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

(2)老师请大家欣赏下这时的江南一带的美景。(播放课件) 此时此情此景,好友要去繁华都市,你有什么想说的?

环节三:巩固提升

是啊,相见时难别亦难,从这首千古流传的送别佳诗中,我们感受着古人那浓浓的情意,其实这样的深情谁没有遇到过呢?谁没有这样的亲人朋友呢?一样的深情,别样的故事,下节课我们继续感受诗人王维和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

环节四:作业设计

1.背诵古诗,家长检查。

2.可以将巩固提升的感悟写下来,150 字左右。

五、板书设计

依依惜别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案篇4

?珍珠鸟》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认读课后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我”与小鸟建立的友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文段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明白信赖是人与人、人与物交往中最重要的品质。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感情。

?难点】

感受“我”与小鸟之间的友谊,明白信赖是人与人、人与物交往中最重要的品质。

阅读法、谈话法

环节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养过小宠物?你与他们一开始是怎么建立信任感的?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出示珍珠鸟模型) 大家知道它为什么叫珍珠鸟么?和它交朋友可不容易,因为

它及其怕人,不过咱们作者却得到了要领,同学们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么?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感知

⑴ 请同学们结合老师提前为大家发放的导学案画出生字新词,同桌间交流。

⑵自由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前后左右四人一小组比拼,教师正音。

(二)研读

⑴“我”是怎样逐步得到珍珠鸟信赖的?

为它搭建舒适的巢,不打扰——添水加食小心翼翼——不做管束(给它自由)——不伤害、用手抚摸——停笔不惊扰它

⑵对应的,小鸟对于我无微不至的呵护有什么回应?

伸出脑袋— — 从笼中钻出— — 在屋里飞来飞去— — 站在窗框上不飞走— — 落在书桌上— — 啄我的笔尖— — 在我肩上熟睡

通过以上的梳理,你有什么体会和感想?同桌交流分享。 让我们将视角定格在这永恒美丽的画面,相信——(齐读)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

环节三:巩固提升

举办交流会,一只本是怕人的珍珠鸟,因为信赖,变得与人亲密、友好。咱们接下来开展一个交流会,结合生活实际, 前后左右四人一组互相交流对“信赖创造美好境界”的体会, 评选出“小小达人”

环节四:作业设计

1.背诵全文,并请家长检查背诵效果。

2.可以把巩固交流的成果写下来,150 字左右。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案篇5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我们来读诗吧。大家会读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正音,学习字形。(爱、尖、角)

3.光会读正确还不算会读,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教师范读。

?小池》这首五言绝句要读出什么节奏来呢?大家读一读,可以用铅笔在诗上划“/”作记号。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声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学生再次练习朗读。

(三)深入研读

这首诗我们都会读了是不是就可以了呢?对,我们还要了解诗中写了什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本。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介绍古诗《小池》,指导理解重点词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

师: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

明确: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2.教师朗读一二两句。

配乐: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

明确: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教师再指名读。

指导朗读三四句。

配乐: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明确:指名朗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四)巩固提高

师:你能把这样的情景画一画吗?你觉得在你的画中应该画些什么呢?

明确:荷叶,泉水,大树,蜻蜓,太阳

最后大家一起画一画,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和老师一起画,师生一起画,其余画在纸上。将诗与画,情与景融为一体。

(五)小结作业

小结:这首诗描绘的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它,保护它,这样,大自然才会越来越美丽。

作业:在田字格上认真书写课后生字;背诵这首诗。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案5篇相关文章:

小学心理课教案优质5篇

小学数学角教案优秀5篇

小学生活教师总结5篇

大班幼儿升小学教案5篇

教案小学语文模板优秀5篇

教案小学语文模板5篇

小学交通安全课教案5篇

小学法制课教案参考5篇

小学法制课教案5篇

小学个人教师总结优秀5篇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3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