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撰写教案能让教师在课堂上更加自信,从容应对各种教学挑战,教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的变化,确保教学的灵活性,以下是王科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儿歌手指操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儿歌手指操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说儿歌配动作,使幼儿手口协调。
2、认识手指,喜欢有一双能干的手。
3、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发展
活动准备:
自制手指套若干(纸制)。头饰“羊”“狗”。
活动过程:
1.认识手指:
“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五个手指一样吗?”比一比手指的长短、粗细。
小朋友有名字,手指也有名字,请小朋友记住手指的名字。让幼儿指着手指记名字: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
出示手指套,每个幼儿一个指套,玩“手指戴帽游戏。教师说指名,幼儿将指套套在该指上,或幼儿任意自套自报指名。
2.引起说儿歌的兴趣:
“手指很能干,能做各种动作。”教师演示儿歌中的手指动作。食指拇指碰碰,让幼儿看看像什么动物的嘴,(小鸡)。做食指中指并拢分开(像剪刀)。捏个拳头敲敲(像榔头)。做翘起拇指(是赞扬)。
教师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带领幼儿学念儿歌,逐渐配上相应的动作,达到手口协调。
3.复习朗诵儿歌
“小羊买鱼”,出示角色头饰“羊”“狗”,分角色表演儿歌。
附儿歌:
手指谣
食指拇指碰碰,
做只小鸡叫叫:
叽,叽,叽!
食指中指并拢,
做把剪刀玩玩:
嚓,嚓,嚓!
五个手指捏捏,
做个鎯头敲敲,
咚,咚,咚!
伸出拇指翘翘,
夸你戴上红花:
好,好,好!
儿歌手指操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大胆尝试用手指印画,通过欣赏、观察范画作品,了解在手指印上用记号笔进行添画的方法。
2、在绘画过程中能大胆想象和创造,并注意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范画一张 在白纸上画一个放大的椭圆形的手指罗纹 水粉颜料 记号笔 抹布 画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出示范画,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画,你们看看上面有些什么呀?(有毛毛虫、小鸡、葡萄、蘑菇、小兔、刺猬、人等等)“小鸡叽叽,小猫妙妙……”咦?这些画与我们原来看到的图画一样吗?(不一样)你们知道它是用什么画的吗?(用手指印的)
2、小结:哦,原来它们全都是用手指印出来的。
3、出示手指罗纹
为了让小朋友能清楚的看清我们手指的罗纹,老师这里有一张放大的手指印,你们看看手指的罗纹是怎样的?(一圈一圈的)
下面我们小朋友也来用手指试一试,看看能印出那些东西来?
二、引导幼儿尝试手指印画,初步了解印画的基本方法。
1、在印画之前小朋友首些要想好你要印什么,然后用手指蘸上水粉颜料印在纸上,等稍干后再用记号笔进行添画。
2、提醒幼儿手指印不要印的太密,以免影响添画,使画面过于拥挤。
3、印好后将手指在抹布上擦干净。
4、教师在范例上进行添画,变出一只大公鸡。
现在我们一起来变只大公鸡好吗?(好)请小朋友想一想印大公鸡先印什么(身体)那么用哪只手指印呢?(大拇指)为什么要用大拇指印?(因为身体大)再印什么(头)用哪只手指印(食指)为什么要用食指印?(因为头比身体小,食指比大拇指小)然后在用记号笔添上脖子、尾巴、脚、鸡冠。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
下面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你们自己去试试看用手指能印出什么来。
四、分享制作成功的快乐。
印好的小朋友可以下去看看别的小朋友的作品,看看他们印了些什么。
儿歌手指操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知道手指可以变化出许多东西,并能从中感受到变化的快乐。
2、通过亲子游戏,培养幼儿与家长的感情。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牙刷、叉子(实物);兔子、小花猫、老虎(玩具)、小苹果。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爸爸抱着宝宝坐在垫子上,妈妈坐在宝宝的对面,妈妈的身后藏着实物。
二、活动开展:
1、妈妈伸出手指,念着儿歌: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牙刷,刷刷刷(妈妈从身后拿出小牙刷,做刷牙的动作;爸爸轻轻地抓着宝宝的手,用一根手指跟妈妈做同样的动作)
2、妈妈伸出两根手指念着儿歌:两根手指两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白兔,跳跳跳(妈妈从身后拿出玩具小兔子,爸爸抓着宝宝的手放在宝宝的头上,做小兔子跳的动作)
3、依次内推:三根手指、四根手指、五根手指变化出小叉子、小花猫和大老虎。
4、妈妈把玩具放在宝宝的前面,妈妈念着儿歌让宝宝选出相对应的物品(爸爸帮忙)
5、爸爸把玩具放在一旁爸爸妈妈和宝宝围成圆圈,爸爸和妈妈念儿歌,爸爸妈妈宝宝做儿歌里的动作。
三、活动结束:
1、妈妈说着儿歌,宝宝独立完成儿歌里面的动作。
2、宝宝做对动作,爸爸给宝宝一个小红苹果做为奖励。爸爸和妈妈都把大拇指送给宝宝。手指游戏儿歌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牙刷,刷刷刷;两根手指两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白兔,跳跳跳;三根手指三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叉子,叉一叉;四根手指四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花猫,喵喵喵;五根手指五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大老虎,阿呜叫。
延伸阅读:
小班综合:轱辘辘转转转
目的:
1)学习侧身滚动的动作,发展孩子身体的协调性
2)体验滚动带来的快乐
3)了解西瓜的一些特征
准备:大西瓜一个
过程:
一、引起学习的兴趣
1)出示西瓜,请幼儿观察,说出西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2)听,西瓜宝宝在讲话,引出儿歌:“我是一个大西瓜,绿绿的衣裳真漂亮,圆溜溜呀胖呼呼,走起路来轱辘辘。”
3)幼儿跟念儿歌,边念边滚动西瓜
二、学习侧身滚动
1)儿歌里说大西瓜走起路来怎么样的?请一个幼儿学一学西瓜走路的样子
2)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念到“走起路来轱辘辘”时,我们一起滚动
3)幼儿练习侧身滚动,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
4)西瓜宝宝说,你们刚才滚动的样子不是很像它走路,请一个滚得好的幼儿示范(或教师自己示范)
5)按要求幼儿练习侧身滚动,
6)请滚动动作不是很好的幼儿再滚一次,提醒幼儿双手抱臂,
7)大家一起滚一次,注意动作准确。
三、品尝西瓜
1)你们今天学本领学得很好,老师请你们吃西瓜,好吗?
2)请幼儿洗手,教师洗西瓜,洗手准备切西瓜
3)切开西瓜,请幼儿观察,红红的是什么?(瓜瓤)绿绿的是什么?(瓜皮)黑黑的是什么?(瓜子)
4)幼儿吃西瓜,瓜皮扔到垃圾桶。
儿歌手指操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注意花儿的大小、疏密。
2.培养幼儿养成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绘画范例大图。
2.梅花的图片若干。
3.调好的白色、黄色、粉红色、红色颜料每组幼儿一份,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1.展示梅花的图片,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梅花的形状和颜色。教师对梅花进行简单的介绍。
2.告诉幼儿,今天我们和小猪一起让梅花盛开。教师在绘画大图上示范讲解手指点画梅花的方法。重点示范五个花瓣的画法,及如何用手指蘸色等。
3.教师提出点画要求。教师重点提示:蘸色要适当,把梅花点画在树枝上。注意先从上端树梢点,再点下边的。小心别把颜料弄到衣袖上,手指上的颜料不要往身上抹,保持画面干净。
4.作品展览,互相欣赏讲评。
【活动延伸】
1.学习儿歌《花儿好看我不摘》
公园里,花儿开,
红的红,白的白。
小朋友们都来看,
花儿好看我不摘!
2.可以在美工区里投放点画材料,让幼儿点画出更多更美的花朵。
设计背景
通过用手指画,让幼儿看手指画,是怎么画的,用什么画的,在让幼儿畅所欲言都说出来是什么做的,在培养幼儿的点画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随意点画。
2能模仿教师的动作学习点画。
3愿意大胆点画,感受到用手指在纸上留下痕迹的乐趣
重点难点
让幼儿让认识到颜色分别颜色都有什么颜色的,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颜色颜料,红色绿色黄色颜料等每组都2到3块抹布,在每人一张八开的大白纸。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边魔术的方式出示颜料,请幼儿说说颜色的名称。
师:1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颜料)
2这是什么颜色?
2教师以游戏化的语言和夸张的动作讲解示范手指点画。
师:我们邀请颜色宝宝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好不好呀?
师:边做示范边讲解,点画出一朵小花。
师:先用手指和颜色宝宝亲一亲,再让颜色宝宝和纸亲一亲,到处亲亲。
师:边将画好的画展示给幼儿看,边做出惊讶的表情问:颜色宝宝怎么啦?
师:带领幼儿说一说:我点了一朵小花,
师:提心幼儿点画完后将手擦干净。
师:最后手指和小抹布亲一亲,干干净净。
3幼儿做画。
师:用语言提示和动作带动鼓励幼儿自己大胆作画。
师:用惊讶的语气引起幼儿对颜色痕迹的发现,并用语言表达。
师:你点了什么呀?
4将幼儿画好的作品贴出来,在幼儿一起欣赏,在为自己拍拍手,教师再为每一位幼儿贴上小红花,表示鼓励。
延伸活动:
1可将用完的颜料放在活动区里,提供幼儿在区角活动时间可以再玩手指点画,让幼儿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2在家的时候,家长和幼儿一起用手指作画,激发幼儿能大胆进行美术创作。
儿歌手指操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元宵节及花灯,并初步感受民俗曲风。
2、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二、活动准备
音乐cd,cd播放机
花灯图片,鼓、打棒
三、活动重难点
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四、活动过程
1、暖身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逛灯会,让我们听着鼓声踏着有序的节奏出发吧!(老师敲鼓,幼儿随节奏的快慢迈着前进的步伐,每到结束部分,幼儿听到重音的就做各种各样的造型原地不动。)
2、认识元宵节和花灯
(1)谈话(出示花灯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灯?我们来学一学花灯的样子吧?
在哪里可以看到花灯呢?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灯?
(2)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夜晚小朋友提着灯笼外出,街道上张灯结彩,庙会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3、肢体造型感应重音
(1)有一首曲子讲的是元宵灯会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了这说曲子,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拍子:拍腿感应拍子
重音:拍地板感应重音
(2)引导幼儿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感应重音。
(3)引导幼儿发现重音的不同:“小朋友都用了不同的形式感应了重音,重音部分由什么不一样吗?
(4)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应重音。
(5)肢体造型
师:让我们也变成一盏盏美丽的花灯吧!幼儿随音乐的节拍快步走,在重音处,幼儿做各种花灯造型,老师拍照。
4、乐器感应重音
(1)出示乐器并介绍名称及用法
(2)乐器感应重音
拍子:打棒互敲
重音:铃鼓
(3)幼儿轮换敲奏
5、结束
小朋友都表现得很棒!能准确找到重音。也能用乐器把它敲奏出来。请小朋友把乐器按顺序收好吧!
儿歌手指操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