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周密的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明确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一份成功的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王科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除法1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除法1教案篇1
(2)横式与竖式对比,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3)注意: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商和余数的不同单位名称。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51。“做一做”。
(1)先填一填。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3)订正错误。
2.试一试自己的能力。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7÷6= 33÷8 =
四、总结
从这节课中你们又学会了那些本领?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第2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改变被除数的数量,使学生自行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受有余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3÷3=( )……□
47÷6=( )……□
这道题应该怎么想?( )里的数叫什么?□里的呢?它们分别是除法中的商和余数,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二、新课学习
1.例3
除法1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进行简便运算。
3、通过练习,培养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难点是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
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
3、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 428+63÷9―17×5 (2) 1.8+1.5÷4―3×0.4
(3) 3.2÷[(1.6+0.7)×2.5] (4) [7+(5.78—3.12)]×(41.2―39)
二、探索新知
1、阅读例4题目,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 ,每朵花用2m 彩带,可以先3
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2、列出综合算式,想一想它的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立完成p34 “做一做”第1、2题
4、明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正确复述四则混合运算定律。
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练习九第1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巩固训练:完成练习九第2—6题;拓展提高:练习九第7---10题。
(1)第2题:要注意6楼楼板到地面的高度实际上只有5层楼的高度。 (2)第7题:“60瓦”与计算无关。 (3)第10题:最后得数与原数相同,原因是231、的倒数与的积正好是1。 342
五、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
除法1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28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趣揭题
1.猜一猜:有4个苹果,每人得到2个,1个,1/2个,你知道这三 次分别是几个人分苹果吗?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 明确目标。
二、扶放结合 探究新知
1.分一分,引导感知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2.画一画:引导完成27页的`画一画,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3.引导完成28页的填一填,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4.引导归纳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 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总结归纳计算法则。
三、反馈矫正
出示p28的试一试。
1.统一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指导完成p28练一练的1~4题。
四、小结评价 布置预习
1.引导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除法1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
2.情境引入
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1.例1,教学分数的.加法
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
2)学生交流,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3)教师用教具演示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2.例2,教学分数的减法
1)用教具演示从里减去的过程
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
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
4)提问:
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
3.例3
1)出示1个圆片: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
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
3)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
4)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1
5)让学生计算
6)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学生先探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2.填一填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认为在计算分数的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除法1教案篇5
复习内容: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第16题,练习九第14题。)
复习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人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复习重点:进一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05。381。40。20。156800。58。50。21。250。83。910
3。91。30。630。90。170。42.填表。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10。395
2。047
0。9292
二、复习指导
1.小数乘、除法的意义。(1)填空。①6。53表示()②6。50。3表示()
③8。40。4表示()④8。44表示()(2)思考并回答。
①小数乘以整数以及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各是什么?②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是什么?2.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下面各题。(指4名学生板演。)0。677。50。1250。241。890。547。10。125
①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点小数点时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怎么办?
②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确定商的小数点位置?(3)由学生小结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九第3题: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350。20xx。1-0。9091。30。03
0。78+5。4366。5090。2718。114+9。987589。76160。2532。50。680。95
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取积、商的近似值,再让学生按要求计算出结果,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4题:一个纺织厂平均每小时生产棉纱927。5千克。如果每千克棉纱织布7。2米,这个厂每小时生产的棉纱可以织多少米布?
生独立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四、作业
练习九第1、2题
复习内容:小数的混合运算和简便算法。(第7、8题,练习九第57题。)
复习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除法中的一些简便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复习重点:小数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的正确率及熟练程度。
复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练习九第5题:4。5+1。50。75+0。250。25+3。1+1。752。541-0。63
10-1。8-2。20。46280。1254。80。20。50。71。42。430
0。30。152根据学生情况限时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二、复习指导
1.第7题。5。519。50。124。078。6+9。12524。842。7-7。3532。342。10。14
(1)看题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2)学生独立计算。(指4名学生板演。)(3)集体订正。
2.p。34页的第7题:先想想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再计算。(1)学生看题说一说每题应该怎样算简便?根据是什么?
(2)学生独立简算。(指4名学生板演。)(3)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九第6题。学生独立进行简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出每一题是根据什么简算的。
2.练习九第8题:下面是某学校买球的发货票,请你把空格填满。数量单位单价总价
篮球只78。6元
排球3只145。20元
总计金额302。40元
(1)首先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填出篮球的个数、总价和排球的单价?并选代表发言。(2)学生填写,教师巡视。
(3)集体订正。
四、攻破难题
1.练习九第9题:小华在计算3。6除以一个数时,由于小数点向右点错了一位,结果得24。这道题的除数是多少?
分析与解:此题先考虑正确商是多少,题中告诉由于小数点向右点错了一位,结果得24,那么正确商应为2。4。再根据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用被除数3。6除以商2。4,得到除数是1。5。
2.练习九第9题:小明和爸爸一起去电动游戏场乘飞机。买票时小明付出20元钱,找回了8元。游戏场的学生票价是成人的一半,算一算学生票和成人票的票价各是多少钱?
分析与解:先求出小明和爸爸买票一共花了多少钱,然后考虑,学生票价是成人的一半也就是说一章成人票价等于两张学生的票价。因此,小明和爸爸一共花了3张学生票价的钱。解法为:
(20-8)(2+1)=4(元)学生票42=8(元)成人票五、作业
练习九第6题、思考题。
除法1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例5,及练习三第4~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具准备】
教材第14页的例题5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2.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
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后答: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
师: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二、新课探究
1.出示教材第14页的例题5。
(1)师引导学生理解“每4个放一盘”,说明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
(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有误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地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
(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
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4)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总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20÷4=5
②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
③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4=5
被除数除数商
(5)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练习;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每堆几个小圆片?可以分成几堆?(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怎样列除法算式?(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每堆6个,除号后面写6;可以分成2堆,等号后面写2。)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2除以6等于3。)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6个一份地分,可以分成2份。)
3.练习。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说一说每个算式怎么读,以及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你能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出发吗?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的互相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4题。
灯泡一共有12个,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可以装()个灯座,让学生把没2个灯泡用铅笔圈一圈。
灯泡一共有12个,那被除数应该写几?(12)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表示每几个一份?除数应该写几?(每2个一份,除数写2)可以装()个灯座,商应该写几?(12÷2=6)
完成后要学生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2.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3.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6题。
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然后再列式,并说明每个算式中,哪一个是被除数,哪一个是除数,哪一个是商,以及算式中每一个部分所表示的意思,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
除法1教案篇7
学习内容:
教科书28-29页例5、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商中间与末尾的不同意义。
3、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4、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习重点、难点:
让学生理解0作为被除数时的`意义及除数为0时的意思。从“以学生为主体”这个观点出发,让学生讨论得出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不断沟通乘除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得出规律
将书中四幅图逐一显示,并配上解说,在故事中嵌入数学问题:
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
2、你说孙悟空会怎么分?
3、这时猪八戒说我来分,却偷偷的把西瓜全吃光了,
4、沙僧急了,忙问:我们3人怎么分呀?每人能吃到几个西瓜?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5、0÷3=0说明其它3人分不到了,
6、做一做:0÷2=0÷4=0÷5=
7、讨论:0÷0=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8、小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
9、做一做
0÷2=0÷4=0÷5=0÷102=0÷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6。
(1)出示例6,要求李思平均每月用电数,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得:309÷3=
(2)你认为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
(3)尝试用竖式计算,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
(4)反馈,比较得出简便写法,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5)独立解决“万青平均每月用电数”,及时纠正。
三、练习巩固
(1)竖式计算:604÷2=840÷7=296÷4=835÷5=
比较今天学习的与以前所学的笔算除法的联系
揭题: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
(2)判断题:书第30页,让学生在改错中巩固方法。
(3)解决实际问题:第30页第4题
四、课堂小结(略)
五、随堂作业
除法1教案篇8
教学内容:
课本63页的例3以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书写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正方形,今天我们继续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看看结果怎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1)能分几组,有剩余吗?(能分3组,剩1根)
(2)怎样列式表示?13÷4=3(组)1(根)
(3)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时候,除了列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竖式)
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出示除法竖式。
1、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竖式。(结合教材图片)像汉字“厂”的符号表示除号,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也就是:4商
除数被除数
124和3的积
1余数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知道竖式中的每个数的含义吗?
预设:
(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几根,3表示13根小棒,每份分4根最终分成的份数。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积,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
师生总结: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
2、指导学生练习书写竖式,师巡视订正。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的除法竖式,大家会写了吗,我们是怎样写除法竖式的?我们回顾一下。(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写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3、师: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学生动手分小棒,然后集体讨论,反馈信息。
预设:
(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2)可以写算式16÷4=4(组)
(3)它的竖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来写,被除数换成16,除数不变,商是4,除数和商的积是16,这里没有余数,相当于余数是0,表示没有余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2题
指导学生分别拿出11、12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一分,根据分得的结果,确定商和余数,然后书写除法横式和相应的除法竖式,先写在书本上,然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用小棒代替棒棒糖,分一分,写一写竖式,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然后指名说说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的收获是什么?
除法1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