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课教案最新7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教案的编写过程能够提升教师的组织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有序,以下是王科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黄山奇石课教案最新7篇,供大家参考。

黄山奇石课教案最新7篇

黄山奇石课教案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课文图文并茂,生动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本课的教学设计,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产生语感,再通过课文插图,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感悟,感悟黄山奇石的奇特及人们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学情分析

这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此时的学生已经积累了部分词汇量,同时在阅读方面也具备了相应的能力。本节课的学习就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词语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并感受“奇”的含义,并能够掌握课文所要表达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掌握多音字“都、奇”。

2、指导学生了解“奇”的含义。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黄山奇石的美丽景色

难点

通过讲解,能够了解黄山奇石中“奇”之所在。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设计主要围绕黄山奇石的“奇”展开,运用诠释策略,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充分了解词语含义,并进一步感受景色之美,传递出热爱祖国大江南北的情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激趣导入

教师活动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谜语,看看大家谁能根据这幅图片猜出这个字是什么?

2、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猜出这个字的吗?

3、谁能给这个字组个词语呢?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呢?

4、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黄山奇石”。

学生活动

通过与老师的对话及学生猜谜语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了解“奇”并深入接触这个字。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猜谜语的环节提高学习兴趣,并熟悉“奇”这个字。

引出

教师活动

1、介绍黄山

通过视频演示,教师解读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那里,千峰竞秀,著名的有七十二峰,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雄姿灵秀,气势磅礴。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天下四绝”。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那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态各异,生动逼真。其分布遍及峰壑巅坡,构成了一幅幅图画。)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视频,并认真听老师解读黄山,感受黄山的美丽景色。

教师活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黄山奇石。大家一起齐读课题。

学生活动

学生跟随老师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老师边播放视频边解读黄山,激发出对黄山乃至中国美丽景色的热爱之情。

在读课题的环节,了解了本节课,同时复习生字。

教师活动

2、接下来老师把这篇课文给大家范读一遍,同学们仔细听,然后说一说,黄山奇石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同学们,你们知道黄山奇石都奇在哪儿了吗?请你认真大声地把这篇课文读一遍,感受一下黄山奇石的美,同时留心观察:课文中都介绍了哪几处奇石?

学生活动

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并答出黄山奇石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名字奇,样子奇)

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美,并找到课文中介绍的几处奇石。

设计意图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了解,体会到黄山奇石中“奇”的含义。

学习课文

教师活动

(一)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奇石所在,并圈画出来。

(二)感受黄山奇石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大家都找到了黄山奇石所在,谁来说一说,你都找到哪些奇石了?(贴板书)想象一下,作者对这些奇石的形容,为什么给他们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学生活动

找出奇石所在,并圈画出来。找到课文中对黄山奇石的形容——奇形怪状。

回答课文中介绍的奇石。

设计意图

通过动脑筋想、圈感受奇石之美。

教师活动

(三)详细讲解

1、仙桃石

(1)我们先来看看仙桃石吧!大家一起齐读这以自然段。并一起来分析一下“仙桃石”,通过ppt中实物图片进行对比,引出——想象,及仙桃石的名字中加入了作者的想象。

学生活动

通过观看“仙桃”及“石盘”,了解仙桃石的名字中加入了作者的想象。

设计意图

感受仙桃石的样子及奇石中名字里加入了“想象”。

教师活动

(2)谁能找出这一自然段中描写仙桃石样子的句子?感受其中出现的动词。

(3)在大家都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学生活动

找出描写仙桃石样子的句子,及出现的动词,并理解。

再读课文,读出“奇”。

设计意图

练习读文能力。

教师活动

2、猴子观海

(1)齐读这一自然段。并理解猴子观海的状态

(2)找出这一自然段中描写猴子观海的句子,感受其中的动词。

(3)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4)理解“陡峭”。

3、自学第四、五自然段,画出作者想象的句子和表示动作的词语,并读一读。

学生活动

通过老师展示出的图画,感受猴子观海这个名字的由来。

读出猴子观海的奇。

通过图片理解“陡峭”。

自学“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

设计意图

明白黄山奇石的各种名字的由来。

练习读文能力。

理解重点词语含义。

练习自学能力,以及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的.表达能力。

教师活动

(四)同学们,黄山的奇石何止这四种啊,还有很多很多。课文中只提到名字的奇石有哪些?

(1)自由朗读,找一找。

(2)请你选一处,模仿着课文的写法,想一想:他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加上丰富的想象说一说。(练习,指名说)

学生活动

模仿课文的写法,表达出奇石的样子,发挥想象说一说。

设计意图

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表达能力。及对奇石的了解、感受。

拓展想象

教师活动

1、同学们,看了这么多黄山的奇石。老师告诉大家,黄山不只这么多奇石,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你能不能给他们起个好听的名字呢?

(依次出示:飞来石、仙人翻桌、仙人晒靴、骆驼峰、仙人下棋)

学生活动

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表达能力。及对奇石的了解、感受。

教师活动

2、黄山不只有奇石,还有奇松、云海和温泉,同学们有空的时候可以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

学生活动

拓展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学有所用,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

通过表达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及表达能力,同时感受黄山之美,体会出黄山“奇”之所在。

黄山奇石课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闻、名”等 15 个生字,会写“南、部”等 9个字,会写“南部、那些”等 9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

3.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峻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教学重点】

能用“像”说写句子,背诵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 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峻峭”等词语的意思;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重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猜一猜这是哪里?(黄山)

教师口述:

黄山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是令人向往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脚步,去看看黄山的奇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9黄山奇石)

?设计意图:观察图片猜猜地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导到课文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 读生字,识记。

注意读准翘舌音“著 状”,前鼻音“闻 仙”,后鼻音“名 景 省 形”等。

“天都峰”中的“都”读“dū”。

①组块识记:提取出“中外闻名、风景区、安徽省、南部、秀丽神奇”等词语,复现认读,然后两用这组词连词成句。

②形近字辨析,拓展识记:如“区、巨”字形相近,可组成词串强化识记。比如“山区、地区、风景区”“巨大、巨人、巨变”。

③图文结合识记:“仙”可以图片配词的方式构筑“仙桃、仙人、仙女”等画面。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闻名 新闻 著名 名字 景色 景区 军区 区别 节省 省事 秀丽 俊秀 尤其 尤为 其中 神仙 仙女 著名 著作 形状 形式 状态 状况

(2)学习多音字:“都 弹”

练 ①读句子,找发现。

a.我们都是小学生。

b.小明体育很好,尤其弹跳是强项。

在这里,“都”读“dōu”,意思是“全,完全”,还有一个读音是“dū”,意思是“大都市,京城”;“弹”读“tán”,意思是“射击、拨动”,还有一个读音是“dàn”,意思是“弹弓、圆形的果实”组词如下:

都 dou(都是)(全都) 弹 tán (弹跳)(弹琴)

du(天都峰)(首都) dàn(子弹)(枪弹)

②读一读:

a.祖国的首都(du)是北京?

b.我们小时候经常玩儿弹(dàn)弓?

(3)识字游戏

放气球游戏,看谁放飞的气球多。(读对一个,就放飞一个气球。)

(4)理解词语

练 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尤其 上下滚动,翻腾。

陡峭 表示更进一步。

翻滚 山势等坡度大,好像直上直下。

(5)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句子,为学习课文夯实基础。】

三、学习“会写字”

南 部 些 巨 位 每 升 闪 狗

1.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狗”。

形近字比较:部-陪 此-些 拉-位 开-升 区-巨 每-母 闪-问

组词扩展:“南方 部下 一些 巨大 个位 上升”等。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多元识字,交流不同的识记方法,是部编版教材的要求,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我的能力和喜欢识字的兴趣。】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南”,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些”上宽下窄,“每”上短下长。 “位 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闪”半包围结构,“巨”独体字结构。 )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南、部、巨”学生练写。

“南”:“冂”里面的不是“羊”,而是比“羊”少一横。上小下大,上部横笔短,竖笔略向左斜;下班宽大,横折钩横段在横中线上,竖勾段较左竖略长;框内竖在竖中线,上端不出头,下端与左竖持平。

“部”:左右等宽,左边的“立”大“口”小,“立”下横从横中线起笔,右端过竖中线,“口”右侧紧靠竖中线,“阝”共两笔。

“巨”:第二笔是横折,最后一笔是竖折。首笔横居上居中;末笔竖折的横段超出上部。

练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四、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1)表示奇石名称的词语: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2)表示动作的词语:飞 落 抱 蹲 望

2.练习运用:练习用上面的动词说话。

仙桃石好像是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一只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设计意图:让学生画出词语,让学生初步积累这些词语,鼓励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并学习运用,增强学生积累和运用字词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学习本课,我们解决了生字新词,读通了课文,从读中感受到了黄山风景区自然景观的美丽壮观,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

六、当堂检测

七、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为什么把黄山的石头称为“奇石”?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问题引导,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品读释疑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到了哪几种奇石?

课文写到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种奇石。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中外闻名”说明了什么?第一话交代了什么?(板书:闻名中外)

(表明了黄山风景区在世界上的地位,这句话还交代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

仿写:试着写几个和“中外闻名”意思相近的词语。

示例: 驰名中外 举世闻名 名扬四海

(2)从“秀丽神奇”一词中,你读出了什么?(板书:秀丽神奇)

“秀丽神奇”写出了黄山景色的特点,强调了怪石的“有趣”。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体会,实现和文本对话。】

3.默读2—5自然段,并用“——”画出描写奇石形态的句子,想一想石头的形状。

出示:

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将你所画的句子再读一读,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出示:“就说‘仙桃石’吧, 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预设:

把“仙桃石”比喻成“大桃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仙桃石”的形状。

“仙桃石”原本是静止的, “飞”和“落”这两个动作描写,将石头写“活”了。(板书:仙桃石)

师:认识比喻句

概念: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和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叫做比喻。

作用:使描写生动形象。

判断:借助比喻词“像”“似”“仿佛”等来判断。

(2)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抱”、“蹲”、“望”、“一动不动” 等动词,把这块形状像猴子的奇石写得活灵活现,突出了“猴子观海”的有趣。(板书:猴子观海)

练一练:请你也用连续用几个动词,写一句话,来描写你熟悉的一种小动物的动作。

示例:小猫轻悄悄地走过去,蹲下身子,眼睛紧紧盯着笼子里欢蹦乱跳的小鸟。

(3)“仙人指路” 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预设:

把“巨石”比喻成“一位仙人” 在指路,将奇石的特点描绘得惟妙惟肖,突出石头的有趣。

“站”“伸”“指”等动词,写出了“仙人”的动作,使得 “仙人”的形象更加生动、形象。(板书:仙人指路)

(4)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预设:

这一句是作者的想象“伸着脖子” 从形状上写出了巨石上部的修长之美。“不住地啼叫”从声音的角度来写石头的特点。这句话把“金鸡叫天都”写得栩栩如生。(板书:金鸡叫天都)

?设计意图:从整体感知,再分别剖析,注意引导学生自己谈感受和体会,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4.齐读第六自然段,想一想和第2、3、4、5自然段写石头有什么不同?

(第2-5自然段详写,第6自然段略写。这样能突出表现几种奇石的特点,重点突出。)

看图联想,写奇石。

学习作者的方法,写一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5.总结全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为什么把黄山的石头称为“奇石”了吗?

(因为黄山的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水果,有的像动物,有的像神,形状多样,惟妙惟肖,神奇有趣,所以作者把黄山的石头称为“奇石”。)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巧妙的问题引领,一步步的深入理解,训练学生理解和思维能力。】

四、课堂拓展

黄山奇石课教案篇3

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字和一个多音字“都”。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过程与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朗读中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难点是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词卡、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趣味识字,学习课文1、2自然段,学习五个生字。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3至12自然段,学习三个生字。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 8课,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指名来读读吧!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第3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哪种奇石,它奇在哪里?

2、理解“陡峭”。

3、出示句子:(看课件)

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4、指导感情朗读,理解“云海”。

5、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课文还为我们介绍了哪种奇石,它奇在哪里?读读第四自然段你们就会知道。

2、出示句子:(看课件)

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3、指导感情朗读。

4、男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看看第5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哪种奇石,它奇在哪里?

2、出示句子:(看课件)

3、出示句子:(看课件)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4、指导感情朗读。

5、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看看谁读得最好。

6、指导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6自然段,看看第6自然段还为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

2、出示句子: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3、理解“奇形怪状”。(看课件)

4、指导感情朗读。

5、四人小组讨论讨论,给岩石起名字。

6、女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六、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七、指导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八、学写生字

1、读田字格中的生字“形、状、岩”。

2、同位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他们。

3、在田字格里怎么摆才好看了。

4、师范写“岩”字。

5、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黄山奇石课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教学重点】

学会字词。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前同学和老师收集一些黄山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黄山的美丽景色

1、由同学介绍自身收集的有关黄山的图片。

2、欣赏课件:黄山风景。

3、导语:

黄山风景如此美丽,我们去看看课文是怎么样给我们介绍它的神奇魅力的?

4、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注意读准确、读通顺。

2、考虑:

你知道黄山在哪吗?黄山奇石奇在哪儿呢?

3、交流问题,指名回答。

三、朗读感悟

1、指导朗读第一段:

相机认读“区、尤、其”三个字。

启发同学自主识字。

2、展示“奇石”的图片,看看你最喜欢哪一块奇石?把它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并朗读相应的段落。

3、集体交流:

⑴ 指名读,注意正音,朗读困难处,教师范读。

⑵ 小组内把自身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相互评价。

⑶ 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展示读。

⑷ 教师随意挑选段落,愿意朗读的同学起立朗读。

⑸ 引读:

就说“仙桃石”吧……

“猴子观海”又怎么样呢?……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4、组内介绍自身的黄山图片。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先自由朗读,不会的同学互相帮助。

2、各种形式读,巩固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边读字卡边组词。

2、读儿歌,巩固识字:

黄山石,形状奇,山峰巨,石盘立。金鸡啼,有名气,仙桃石,天下奇。小猴子,身脖子,胳膊举,看仔细。

二、齐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读出自身的感情,体会黄山的优美。

2、齐读课文,再次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美丽。

3、趣味背诵:

出示某一块奇石图片,谁能背诵出该段落,图片就奖给谁。

三、指导写字

1、字形分析与范写。

2、同学描红,临写。

四、想象说话和绘画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挑选一块说一说,先小组交流,再集体交流,然后把想象中的奇石画下来。

黄山奇石课教案篇5

【教材简介】

?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根据本文的特点及训练的要求,在突出主体性和体现文本资源的可拓展性方面,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石“奇”,还要让学生感悟石“趣”。因此,我们可以按照“知一说一悟”的主线,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体会、感悟。启迪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陶治学生的情趣,自主、多元地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认识“区、尤”等14个生字。会写“尤、其”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

【教学重点】

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黄山奇石。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用“——”划出。

2.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3. 认读生字词。

“省、著、状”三字是翘舌音。

4.识记生字

三、朗读感悟

1.第1自然段:

(1)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2)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你喜欢哪块奇石,他“奇”在哪里?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学习。

(3)出示第一幅图。

①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②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③再读这一段。

(4)出示第二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①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②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出示第三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

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6)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7)齐读第6自然段。

①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②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

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

过渡: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

(8)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

四、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五、作业

1.读生字词。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仙桃石

猴子观海

2.黄山奇石 金鸡叫天都

(奇特) 五老奔天都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

2.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你喜欢哪段读哪段,要读出语气来。

2.指名有语气地读全文。

3.把你喜欢的选两段试背下来。

4.接龙背,齐背。

三、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学生观察,谈发现。

3.教师指导书写。

提示“区、巨”的笔顺。区:一区。巨:一巨。

尤:应与龙字区别。

4.学生描红书写。

5.作业展示。

四、巩固练习

1.写出黄山奇石的名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填空,再读句子,注意读出句中的停顿。

(1)闻名中外的( )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 )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地蹲在山头,望着( )的云海。

(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 )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五、拓展延伸

1.仿照课文写法,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选两个来写,看谁写得最生动。

2.全班交流。

六、作业

1.书写生字和组词。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黄山奇石课教案篇6

一、导言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看了图,学习了课文第一段,知道黄山闻名中外,怪石有趣,那黄山的怪石怎么有趣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2-6自然段

A、1、〖投影看图,这块岩石的形状像什么?

2、点读2节、思考:这段介绍的奇石叫什么,样子怎么有趣?

?贴学法1

3、点答、板:(仙桃石)

4、〖出示黑板比较句子

它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

它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1)仙桃石是不是真的从天上飞下来的?你从哪个词看出来?(不是好像)这个词用得非常准确,这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2)哪这两句哪句好?请用“帧被好句,用“△”画好词〖贴学法2

(3)这块石头像桃子,收“桃石”不行吗?联系图看看石头周围的环境,说说为什么在“桃石”前加个“仙”字?(远山近雾,云雾缭绕,好像仙境一样。)板画:

5、我们看看图,你想到了什么?这块石头怎么来的?

6、人们对这块石头非常喜爱,所以叫它“仙桃石”,谁来读读,

描写怪石有趣的词句要重读,要读出喜爱、赞美的语气。

?贴学法4

7、学法

这段向我们介绍了仙桃石的名字、样子有趣、我们学习这段用了这种方法,板:学习方法,齐读:

(1)看图读课文,知道奇石的名字、样子。(2)画好词句,用“——”画好句,用“△”画好词;3、合理想象奇石的来历或会说什么;4、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喜爱之情。│

B、1、同学们自己根据学习方法自学,动手把该画的地方画一下,

动脑想想怎样回答,动口说说怎样回答老师的问题。

2、点答〖投影2

(1)这段介绍的奇石叫什么,样子怎样有趣?板:猴子观海

(2)你找到了哪些好的词句?出示小黑板

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猴子为什么一动不动,它在看什么?说明什么?

(3)你想象一下,这只猴子可能会说什么?

(4)猴子观海多美呀,请男生用赞美的语气读。

C、1、下面两个自然段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奇石呢?用学习方法自学,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动脑、动口、动手。

?投影32、点答谁能按学习方法把你怎么学第4段说一说?

板: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3、这两段都写得很美,很有趣,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两段。

D、课文的第2段到第5段向我们介绍了四种有趣的奇石,那第六段又向我们介绍什么内容呢?齐读,边读边想这问题。

1、点答:第六段你读懂什么?

2、“奇形怪状”是什么意思,联系课文中的句子想一想。

3、我们为祖国有这样的奇石而骄傲,自豪,再齐读第六段。

三、看录像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黄山奇石的理解,老师放一段录像,边看边想,黄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想说什么?

1、点答(看景字)

2、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怪石有趣,是中外游人向往的地方,我们为祖国有这样的大好河山而骄傲自豪,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一课,读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黄山是我国的一部分,我们祖国处处有美景,我们桂林山水甲天下,如象山、七星岩、独秀峰等等,都有着动人的传说,你能不能学习课文中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合理的想象,可以用上一些好词句,向大家介绍桂林的一处美景。

4、通过这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通知看图学文,弄清了黄山的石“奇”在哪,还知道了黄山的风景确实神奇、有趣。老师告诉你们,像黄山这样美丽的风景区,在我国还有很多很多,希望你们以后能亲自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黄山奇石课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背诵3、5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充分运用图画,启发学生抓住黄山奇石的特点,展开想象。

2、通过朗读,加深对一些长句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语:在我国无数的名山大川中,黄山以她的奇秀赢得人们的赞赏,尤其黄山的奇石更让游人流连忘返。那么究竟黄山奇石有什么特色让人们如此喜爱呢?我们今天学习课文《黄山奇石》(板书课题)。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对我国的秀丽山川更加了解,更加喜爱。

2.观看黄山的图片,老师随图介绍。

3.黄山奇石中“齐”的意思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感知课文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听清生字读音,并能说出课文中一共讲了黄山几种奇石,其中哪几种是详细讲的。(共讲了7种奇石,其中“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4种奇石是详细讲的。)

1.出示本课12个生字词及生字。

区 省 秀 尤 其 仙 翻 滚 巨 著 形 状

2.指读,正音:省、著、状三字是翘舌音。

3.字形指导。

状:右边是“犬”。组词为“形状”,意思即样子;“壮”多指人力气大。二字要注意区别。

著:要和“着”区别。著,音zhū,组词为“著名”;“着”,音zhe,可组词“拿着”。

尤:应与龙字区别。

4、读生字比赛

三、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看课文写了几句话,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黄山风景区在什么地方;那里的怪石有趣。)

2.观察第一幅图,说说图上有什么,给你的印象怎么样?如何理解“秀丽神奇”?

3.“尤其”一词在这里强调了什么?这一句对全文起什么作用?(强调了怪石的有趣;是全文中心句,对全文起引起下文的作用。)

(二)学习二、三、四、五自然段。

1.分别指读课文,看作者每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怪石,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怪石的特点的。用笔画出各段中的比喻句。

2.观看第二幅插图,说说形状、环境。说它是“仙桃石”的原因是什么?

3.观看第三幅图。课文中哪几句说猴子的样子?“翻滚的云海”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能理解吗?“猴子观海”中的“海”是什么海?

4.自读第四自然段,理解“远远望去”“真像”等词语说明什么。

5.观察第四幅图,说说“金鸡”是怎么形成的。指导朗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指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又告诉我们哪些奇石,省略号说明什么。你能想象出这些奇石的样子吗?这一段与二、三、四、五段比较有什么不同?

四、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背诵三、五两段。

1.背诵方法:先读熟,再一句一句地背,背过一句,再背第二句,背过前二句再背第三句。用这种“滚雪球”的方法,会很顺利地背下来。

2.检查验收,背诵好的,当堂练习默写,鼓励背诵全文。

五、说话练习

想一想“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这几块奇石的样子,再挑一块说一说,先小组内说,再全班交流。

六、练习写字

七、课堂小结

黄山奇石课教案最新7篇相关文章:

小学生班会课教案最新5篇

幼儿园安全课小班教案最新8篇

2023开学第一课班会教案及反思最新5篇

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最新8篇

黄山看日出作文8篇

黄山的游记作文600字6篇

游黄山游记作文600字8篇

黄山优秀作文8篇

黄山看日出作文参考5篇

体能课幼儿教案7篇

黄山奇石课教案最新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