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节活动策划7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细致的市场调研可以帮助活动策划者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确保活动内容的针对性,一份精心准备的活动策划能够帮助组织者把握每个环节,确保活动顺利进行,下面是王科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科学节活动策划7篇,感谢您的参阅。

科学节活动策划7篇

科学节活动策划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尝试用符号记录规律。

2、激发幼儿对物体排列规律的兴趣,

活动准备:

斑马图片;条形旗图片(规律为abcabc);每人一盒水彩笔、一张白纸;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1、教师身穿条纹上衣,吸引幼儿注意。

师:“老师的上衣图案是怎么样的'?”

2、出示斑马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花纹规律。

3、出示条形旗图片,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二、启发幼儿用符号记录规律。

师:“我们发现了这么多规律,怎么样把它们记录下来呢?”

1、幼儿讨论记录方法。

2、确定简洁的记录方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规律(如:010101、□○□○□○)或用物体的主要特点进行记录(如:蓝白蓝白蓝白)。

3、幼儿尝试用自己的符号记录。

4、幼儿互相交流记录结果的含义。

三、启发幼儿寻找生活中的规律,并尝试进行记录。

四、幼儿相互交流经验。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各种规律事物及规律现象。(如:人行横道、星期的轮回规律、四季的轮回规律等)

科学节活动策划篇2

设计意图

一天,有个孩子带来了一整段藕,放在自然角里,它那特殊的造型吸引了很多孩子的目光。但是孩子的兴趣似乎都是在藕的表面,对藕本身所具有的很多秘密还是知之甚少的。根据这一现象,我们开展了活动《家乡的藕》,并从各个领域设计了一系列关于藕的活动,比如有水墨画“美丽的荷花”,印章画“藕片印花”,科学活动“藕怎么成长”等。本设计主要从藕中的孔这一细节进行探索和认识活动。

教学详案

教学备注

[课时建议] 1课时

[活动目标]

1.在看看、数数、玩玩中感知藕的一些基本特征,体验藕中有孔这一有趣的现象。

2.乐于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情况。

3.在游戏过程中,发现藕的有趣性。

[活动准备]人手一段鲜藕、藕的图片一张;吸管、水(装在小塑料瓶里)、玻璃丝带、电线人手一份;焐熟藕、炒藕丝、嫩藕丝每组各一盆。

[活动过程]

一、感知藕的外部特征(出示一节藕)

1.今天我们带来了什么?(藕)

2.请小朋友看看、摸摸、闻闻、藕是怎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可以从颜色、形状还有气味等方面来说。)

(1)白白的,长长的,象小朋友的手臂。

(2)摸上去滑滑的,象一根小棍子。

(3)闻着感觉有点臭。

小结:藕是乳白色的,摸上去比较光滑,看上去象一根小棍子,也象小朋友的小手臂。

二、感知藕的内部特征

1.发现藕中有孔这一现象

师: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藕的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请阿姨和老师帮忙把藕切开,看看里面是怎样的?(当老师和阿姨把藕一段段切开来时,一阵阵的清香溢满了整个教室,教师急忙抓住这个契机,再请小朋友仔细闻一闻,现在的藕是什么味道的,小朋友一阵阵:好香啊!……终于还了藕的“清香”之身!)

(1)里面有一根长长的丝连在一起。

(2)藕里面还有孔。

2.数数藕有几个孔

(1)藕里的孔排成了什么形状的队伍呢?象什么? (排成了一个圆形,象一朵花。)

(2)你藕里面的这朵花有几片花瓣呢?(在这个环节中,看得仔细的孩子会发现:藕里除了有排成圆形的,象花瓣一样的孔以外,边上还有很多不规则的,象很多小气泡一样的小孔,这对问题“数数藕中有几个孔”带来了很大的干扰。为了能排除这些小气泡的干扰,于是我设计了请小朋友数数藕中有几片花瓣这个问题,使得每个幼儿都能非常形象地知道,哪些孔是要数的,哪些孔是不需要数的。)

(3)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的方法在黑板上一一展示。小结:藕切开来里面有长长的细细的丝,里面有孔,这些孔排成了一朵花的形状,这些花瓣有大有小,每个藕都有9个孔。

三、试试藕的孔是不是通的。

师:这些小洞洞到底有多深,能不能通到下面呢?1.介绍材料(玻璃丝线、电线、吸管、水)

2.怎样才能证明这些藕的孔是通的呢?(这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幼儿在操作前就能理解什么是通,什么是不通,以便在操作是能针对这一标准作出准确的判断。) 3.请小朋友自由选择工具,以证明藕的孔是通的还是不通的。(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评讲:你选的是什么材料,证明是通的了吗? (个别幼儿上来示范。)

小结:不管你的藕是粗是细,是短是长,是老是嫩,我们都能用各种材料证明,藕中的每一个孔都是通的。

四、介绍藕的出处和功效。

师:你吃过藕吗?你吃过的藕是怎样的呢? (幼儿根据经验介绍。) 那吃藕有什么好处呢?

五、品尝。

品尝用不同烹饪方法制作的藕的味道。

在这环节中,认识藕的外形特征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请幼儿闻一闻藕时,孩子们一致认为藕是臭的,这和原计划中藕是清香的有很大的出入于是我又进一步问:为什么你闻到的藕会有点臭呢?为什么藕的身上会有淤泥呢?在这个环节中,很自然地引导出平时美味的藕是生长在淤泥里的。

在数的过程中,由于藕中的孔数排成圆形的,这是一个难点所在,所以在第一次数数的过程中,孩子们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有7个、8个、9个等。在请幼儿讲述经验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幼儿是少数了,有的幼儿是把一个孔数了两遍。于是教师引导幼儿想一想怎样才能不多不少的把这些花瓣数出来呢? 在多次尝试以后,孩子们探索到了很多方法:如,可以先按住其中一个孔再数,也可以在一个孔的边上做个记号,也可以从小孔开始数,从大孔开始数,还可以从边上有个小黑点的地方开始数。当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以后,孩子们得出结论:藕不管大小、粗细,中间都有9个孔。

教师选择这四种材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们的软硬程度不一样,在穿过藕的孔时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需要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认真选择。

生的藕可以清热解渴.’还能止血化痰;藕煮熟以后可以补血养胃,还有止泻的功能。

[活动延伸]和个别种植藕的家长取得联系,带孩子们到藕池观看藕的出泥过程,同时培养孩子尊重劳动的情感。

[活动反思]

1.选材来源于幼儿生活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的——“藕”就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很多孩子的家门前都有荷花池,但是孩子们平时关注的也许只有那碧绿的荷叶和娇艳的荷花,对埋在淤泥里的藕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吃的层面上。通过今天的实践探究,让孩子认识藕,并借此推展到其他活动。本次活动的关键在于提炼了有利于促进幼儿科学素养提高的内容。

2.把感知数量巧妙地融入活动中大纲要求中班幼儿目测数群,但幼儿在目测数量较多的、排成圆形的物体时,容易受排列形式的影响,不能正确感知物体数量。所以在数的过程中,教师请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数到8个孔,而有的.小朋友会数到1o个呢?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数数量时每样东西只能数一遍,不能多数也不能漏掉——要记住自己是从哪一个开始数的,在第一个开始数的地方做个记号,一直数到它前面的一个,以此来突破难点。通过数藕中间的孔,孩子们想出了很多方法,学会了怎样数排成圆形的物体的数量。先前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都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3.本次活动培养了孩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幼儿的应遵循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帮助孩子确立科学的自我,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比如,本次活动就有一个环节,就是请幼儿闻一闻藕是什么味道。按照活动设计上的安排,幼儿闻出来的藕气味应该是清香的,但是当天才从荷塘里挖出来藕有一股淤泥的气味,所以当孩子们发现藕是“臭”的时候,教师没有因为幼儿的发现违背了原计划而显得束手无策或反复让幼儿闻以达到教学目标,而是灵机一动,接着反问:“为什么你闻到的藕好像有一股臭臭的味道呢?”自然而然地引导出藕是生长在淤泥里的话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教学机智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更能体现出教师对培养孩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非常重视的。

4.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原则本次活动有一个环节是探索藕中间的那么多孔到底是不是空的,教师根据操作的难易程度和材料的不同材质为幼儿准备了多种操作材料,有比较坚硬但有较强可塑性的电线、有较柔软但不会分叉的玻璃丝带、有空心但外表直直的吸管、也有随意变化的水。在操作过程中,幼儿选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尝试,每一种材料的尝试都能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惊喜。本次操作活动不仅仅是让幼儿获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获得科学知识的方法,培养其科学探究的精神。

科学节活动策划篇3

活动目标:

1、 感受树叶的多样性,认识一些落叶树和常青树,并且能进行分类。

2、 幼儿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常青树和落叶树的特征。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落叶树图片:水杉,银杏,梧桐,杨树,白杨,柳树等;

??常青树图片:松树,万年青,竹,罗汉松、香樟、桂花等。

2、课前请家长与幼儿一起上网、查阅资料寻找常青树和落叶树,并向幼儿介绍一种树(名称、生长环境、四季是变化、树叶的形状、树的种类),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3、每个幼儿带一张秋天常青树或落叶树的图片。

4、《找朋友》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天)你看见了大街上什么东西变化最大?(树叶都飘落下来)其实,树的种类有很多,有常青树,有落叶树。

二、师幼一起观看ppt课件并讨论。

1、出示水杉和松树的图片,这两棵树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到了秋天松树的叶子还是绿色的呢?(一年四季都有绿叶的树,我们就叫它常青树;到了秋天树叶变黄,从树上掉落下来的,叫落叶树。)

2、出示万年青和银杏的图片,说说这两棵树有什么不一样?这两棵树哪一棵是落叶树?哪一棵是常青树?为什么?

3、出示梧桐和香樟的图片,说说这两棵树有什么不一样?这两棵树哪一棵是落叶树?哪一棵是常青树?为什么?

4、出示杨树和竹的图片,说说这两棵树有什么不一样?这两棵树哪一棵是落叶树?哪一棵是常青树?为什么?

5、出示白杨和罗汉松的图片,说说这两棵树有什么不一样?这两棵树哪一棵是落叶树?哪一棵是常青树?为什么?

6、出示柳树和桂花树的图片,说说这两棵树有什么不一样?这两棵树哪一棵是落叶树?哪一棵是常青树?为什么?

(依次出示ppt图片,让幼儿对比后从树叶的形状、颜色或是其他方面,说出两棵树的不一样,从而得出是常青树还是落叶树。)

三、幼儿介绍自己收集的树的图片。

1、你这棵树的叫什么名字?树叶是什么形状?

2、这棵树喜欢生长在怎么样的地方?

3、它是常青树还是落叶树?为什么?

四、游戏《找朋友》

幼儿手拿收集好的树的图片,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与自己树种相同的幼儿,音乐停时,教师检查是不是每个幼儿都找对了,帮助找错的幼儿及时纠正过来。

延伸:音乐活动

一半幼儿扮演常青树,另一半幼儿扮演落叶树。让幼儿随音乐表演树叶一年四季的变化,当到了秋天,扮演落叶树的幼儿随着秋天慢慢的表演树叶飘落、摇动、翻滚的动作。

科学节活动策划篇4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昆虫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常见的昆虫,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

2、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和推理,进一步积累昆虫方面的经验。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敢于探索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教具:昆虫的视频,各种昆虫的图片、标本。

学具:蝴蝶、七星瓢虫、蚂蚁、蜘蛛的仿真模型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故事:《蝴蝶飞飞和苹果树》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昆虫的生命周期较短。

二、引导幼儿观察昆虫标本和图片。

1、这里有一些标本和图片,我们一块来看一看。

提问:你认识它们吗?长得什么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瓢虫、蚂蚁、蜘蛛,认识名称。

提问:说说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特点?

3、引导幼儿观察蝴蝶,对比瓢虫、蚂蚁、蜘蛛,比较哪个是昆虫?

小结:昆虫有六条腿、两对翅膀。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腹部一节一节的。

三、活动分享:

1、观看昆虫的视频。

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见到的昆虫。

提问: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昆虫?长得什么样子?

四、尝试进行分类:

1、提问:数一数有几只昆虫能除害?它们分别是谁?

2、幼儿爱护益虫、保护环境。

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到户外观察昆虫,大胆向自己的同伴讲述。

科学节活动策划篇5

一、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是无色、无味、没有形状的。

2.能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处不在。

3.简单了解空气的作用,感知空气对人、动物、植物的重要性,初步培养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塑料袋每人一个。

2.几盆水,吸管、牙签若干。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了解空气的特征。

出示礼物:装满空气的塑料袋。提问: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导出“空气”)

教师:你能看见空气吗(看不到,空气没有颜色)?你能闻到空气吗(闻不到,空气没有气味)?你能摸到空气吗(摸不到,空气没有形状)?

2.感知空气的存在。

(1)请小朋友拿塑料袋玩兜空气的游戏。(引导幼儿在室内外、门后面、椅子底下等地方收集空气,感知空气无处不在。)

教师:你们的塑料袋怎么会鼓起来了?里面装的什么?你怎么知道塑料袋里有空气?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塑料袋里装的是空气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教师引导幼儿用牙签在塑料袋上戳洞、放气、放入水中寻找气泡等感知空气的存在。

小结:我们发现了许多空气的小秘密,空气虽然无色、无味、没有形状、看不见,但是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

(2)身体里的空气。

请幼儿把吸管插入水槽中,用力吹气,感知身体里空气的存在。

小结:小朋友看到了好多泡泡,这说明我们的身体里也有空气。

3.了解空气的用途,培养环保意识。

(1)教师:我们呼吸的是什么?(请幼儿捏住鼻孔,闭着嘴感觉一下,感受空气对人的`重要作用。)

(2)提问:小动物、小花小草生长需要空气吗?

教师: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我们就会死掉,小动物和小花、小草,还有土也需要空气。

(3)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空气污染的情境。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

如:多种树,不能把垃圾到处扔,看到有人乱扔东西就帮他拣起来扔到垃圾箱里;工厂里的黑黑的气体不能放到空气中。不要燃烧秸秆等,少开车等。

小结:我们今后都做环保小卫士,告诉周围的人,大家都要讲卫生,来保护空气、保护环境。

科学节活动策划篇6

一、活动背景

我们的青春我们做主,飞扬的心总是希望随着这个社会的步伐而跳动,当代大学在我国日益繁荣的环境下更应该发扬团体精神,为了集体的荣誉拼搏奋斗,在大学里放飞活力,从而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

让加入到跆拳道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体验到大学生活的乐趣,丰富其课余文化生活,增强其团结力。这个大家庭,给我们了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们相相识,相知,相熟。本次活动将调动广大成员的积极性,营造开放活跃的校园文化,增进成员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程度激发大家的训练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活动目的

通过举办此次的活动,跆拳道新老成员将参加一系列饶有趣味的体育活动,并将体育与娱乐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各组织、成员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促进成员友爱精神,扩大学生的交流范围,增强各成员之间的联系,展现跆拳道家庭的真我风采。

三、活动:“少年壮志自得林,跆拳妙趣塑人生”

四、活动时间:20__年六月五号14:00~17:00(周日)

五、活动地点:东操场

六、活动人员:

七、活动单位:

八、活动流程

(一)参赛要求:五人一队

(二)比赛项目

1、萝卜蹲

参赛人员:每队3人

裁判人员:2人

比赛规则:每组选三人参赛,两组为一轮。参赛者各自选一种蔬菜代表自己。参赛者围成一圈,先由一人边蹲边说。__蹲,__蹲,__蹲完__蹲,顺势指向……以此类推。若果说的没有此人或指错人,说的人淘汰。被指定人如果没反应过来,被指定人淘汰。最终胜利者所在组获胜。

2、西瓜大作战

参赛人员:每队5人

裁判人员:2人

比赛规则:每组分得半个西瓜,游戏开始前小组成员自行分配每人的量。游戏开始后,最先吃完所有西瓜的队伍获胜。

3、五人六足

参赛人员:每队5人

裁判人员:2人

比赛规则:每组五人两两把脚绑住共同从起点走至终点。小组行进过程中会有两道障碍,分别是低障碍——由游戏外两人拉一条腰带(低),全组跨越过去;高障碍——由游戏外两人拉一条腰带(高),全组以弯腰或蹲下等方法过去。用时最短者获胜。

4、看我大长腿

参赛人员:每队2人

裁判人员:2人

比赛规则:每组派出两人,两组一轮进行比赛。游戏开始前,四个人的脚紧靠在一起。游戏开始后,每组两人中选一人进行剪刀石头布,赢的那一组向自己队伍外侧走一步,输的那组,靠近组外的那只脚不动,另一只脚向赢的那组靠近。每组在外侧的组员只能向外侧移动,而在内侧的组员可以向内外侧移动。游戏直至一方的脚不能靠到对手方脚时结束。不能靠到的那一组输。

5、衔杯接水

参赛人员:5人

裁判人员:2人

比赛规则:游戏开始前用脚靶固定好每组各个组员的站位,参赛人员每人获得一支水杯。游戏开始后第一个人用嘴从主持人手中衔过装满水的水杯,然后依次用嘴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下一个人的杯中传递下去,直至传到最后一个人处。剩余水量最多的一组获胜。

6、组合赛??

参赛人员:2人

裁判人员:4人

比赛规则:每组先选出两名代表,第一个人在a点原地转10圈跑向第二人处(b点处)并击掌,击掌后第二个人原地15个俯卧撑,做完后第一和第二个人完成吃巧克力棒,比较哪组吃胜的巧克力棒短,如果巧克力棒被全部吃完则该组重新开始再吃一根。然后第一个人与第二个人把第三个人从运送到c点,运送途中第三个人不能着地,否则重新从b开始运。之后由第三个人抽选工具吃泡面,吃完后由第四个人投飞镖,如果中n环则在装有糖果的面粉盆中找出n个糖果,飞镖飞出靶子将要重新开始再投一次。完成后第五个人在瑜伽球上,身体不允许着地唱歌30秒,唱完后,全组参加跳绳,所有人全部参加完成一次性15个,任务结束,中途失败重新完成。比赛全程记时,用时最短者获胜。巧克力棒剩余最短者总时长减10秒,次短者减8秒,以此类推。

7、组合赛二(两组一起比赛)

参赛人员:5人

裁判人员:4人

比赛规则:第一个人在起点左右手臂各夹一个气球,腿上加一个气球呈企鹅状向第二个位置前进。第二各位置的组员(两个人)在约30米处等第一个人到后,男生背女生完成障碍赛,到达第三个位置,第三个位置(两个人)带好眼罩,由一个人喂另一个人蛋糕,全部吃完(不得掉地上),裁判示意结束后完成比赛。

(三)奖惩规则

1.每场比赛前5名以此获得5、4、3、2、1的积分

2.需要两两对决的比赛实行抽签分组,轮空组直接参加第二大轮比赛

3.总积分前三的队伍分别获得冠亚季军,并获奖励。积分后四组将品尝奇特饮品

九、准备工作

(一)道具

刀1把

西瓜4个

脚靶10个

眼罩2个

筷子2双

乒乓球10个

盆4个

气球1包

纸条6张

调制饮品数杯

一次性水杯一包

(二)场地布置

全体大二大三负责搬道具和布置场地,并且了解活动整个流程和规则。

十、活动细节

1、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比赛过程中要公平公正,自觉遵守比赛规则。不得有过分行为或语言冲突。

2、比赛中有异议一定要及时和裁判说明。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会长所有。

3、活动结束后,自觉清理场地留下的垃圾。

4、活动结束后,由会长颁发奖励。并在最后合照留恋。

十一、经费预算(略)

科学节活动策划篇7

一、活动题目

奇妙的气流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吹一吹’’探究活动,感知气流运动所产生的'现象。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不同粗细的吸管及吸管做的漏斗、塑料小球(或乒乓球)、纸条或16开纸张、纸船(由幼儿活动前折好)、盛有适量水的盆、笔和记录卡。

五、活动过程

探究活动??

探究的问题:向两纸中间吹气时,两纸是分开了,还是靠得更近?

试一试。

(1)两张纸距离很大时,向中间吹气。

(2)两张纸距离较小时,向中间吹气。

(3)两张纸平行放置,距离很小时,向中间吹气。

说一说我的发现。

(1)两张纸距离很大时,向中间吹气,纸没有动。

(2)两张纸距离较小时,向中间吹气,两张纸都向中间倾斜。

(3)两张纸距离很近时,向中间吹气,发现两张纸合在一起了。

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用漏斗吹小球,小球会不会跑?

试一试。

(1)把小球放在小漏斗口向上吹。

(2)把小球放在小漏斗口向下吹。

(3)把小球放在桌面上。

说一说。

(1)向上吹时,小球悬在漏斗口上方,不跑也不掉,而在漏斗里转动。

(2)向下吹时,小球贴在漏斗口滚动,也不掉下来。

(3)用漏斗倾斜吹时,小球掉下来。

记一记我的实验结果。

吹水中小船。请幼儿将两只小纸船平行放在水里,中间留适当距离,然后向两船中间吹气,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六、注意事项

吹乒乓球时,球要靠近气流面,用力尽可能大一些。

科学节活动策划7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推荐7篇

区角科学活动方案推荐7篇

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7篇

大班科学活动光与影教案精选7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心得体会7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油和水教案最新7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油和水教案7篇

科学光与影活动方案7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油和水教案模板7篇

小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精选7篇

科学节活动策划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