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师先进事迹7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够让人感受到力量和勇气,激励人们勇往直前,不畏困难,想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不妨写下自己的事迹, ,王科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检验师先进事迹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检验师先进事迹7篇

检验师先进事迹篇1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隐形”大白们,他们默默付出着、坚守着,其中就有这样一位“隐形”大白,她就是岳普湖县人民医院检验科的核酸标本“接收人”——小丽。

从核酸采样到检测,要经历不同的流程才能将采样样本送往pcr实验室进行检测,而接收样本一环也是必不可少的,疫情就是战情,为保证人民的健康和安全,3年来,她承担着我院核酸采样标本接收工作,没有一天是停止的。

样本接收工作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她要扫码打开转运箱,核对管数与交接单是否一致;将转运箱里外进行全面消杀;将包裹好的样本进行消杀,拆掉包裹样本的密封袋后,对样本再次消杀;检查试剂管条形码是否完好无损;在海量的标本里,她仔细小心地将整理好的试剂管进行一一对应排版,要保证零失误,不能张冠李戴;将消杀、排版完毕的样本送往pcr实验室窗口进行检验。事关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所以粗心大意是绝不允许发生的,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上繁琐至极,她与我院核酸检测样本接收区人员各司其职,共同做好接收工作。

自全员核酸检测以来,全县三分一样本均送往我院检测,每天在工作岗位上顾不上饥饿、顾不上疲惫带来的酸痛,她一直在接收区,从未离开。为了工作效率,她加班加点,昼夜奋战在核酸检测标本接收区,一遍遍重复着操作步骤,只为助推全员核酸的顺利完成。高强度的工作,辛苦可想而知,等她摘下手套,发现手指头已经被汗液泡的发白,脸部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痕,护目镜满是雾气,长久站立导致双腿酸软无力,但她对此毫无怨言,只是在接收完毕后露出欣慰的笑容。

手机24小时开机、接到电话即奔赴工作一线几乎成了她习以为常的经历。有时下夜班接到紧急任务已是夜晚,她尽管白天已经工作十几个小时却毅然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将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筑起疫情防控安全线。

检验师先进事迹篇2

我叫高xx,今年27岁,毕业于xx大学护理专业,2017年6月参加工作,现为xx县医院消毒供应室护师。工作以来多次参与疫情防控及支援外省市核酸采样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xx月以来,xx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每天都有几百例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当新一轮的疫情防控“冲锋号”吹响,我没有退缩,没有犹豫,更没有胆怯,毅然决然地奔赴抗疫一线,跟随陕西援x医疗队迅速赶赴xxxx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留下了最耀眼的那一抹白。

伴随着凌晨四点的闹钟,我开始了新一天的核酸采样工作。每天在防护服的包裹下,一岗6至8个小时,三十几度的天气,闷热的防护服,摘下口罩,脸上是红肿的、凹凸的勒痕;脱掉手套,是被汗液浸泡得发皱、发白的手。潮湿的空气,细小的蚊虫,满身的叮咬,即便是这样,我克服重重困难,一丝不苟,全身心投入到核酸采样工作中,每轮采样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在抗“疫”战场上,我一样的会怕疼怕热,但肩上有责任、心中有坚守,再苦再累都从不言退。

每天做完核酸回到酒店,看着外面碧蓝清澈的海水,原本的沙滩上人山人海,现在却空无一人,没有疫情才能更好的欣赏美景。担心我们吃不惯xx清淡的饮食,当地工作人员贴心地给我们每人发放了一小瓶辣椒酱。当地群众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每天早早来排队,有一个小姐姐做完核酸对我比了个大大的心。离开的日子还是到来了,当地政府为我们举办了盛大的欢送仪式,我在心里默默地说:“xx加油!来日再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无情我先行。距离新冠疫情出现三年之久,这三年里,我深刻体会到我的所学所为是多么的重要,正是这一个个“大白”,筑起了疫情防控的“万里长城”。“大白”谐音“打败”,所以我们一定可以打败病毒,战胜疫情!

检验师先进事迹篇3

“抗击疫情,用生命守护生命”对于肃南县疾控中心检验科主任杨爱霞而言,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作为疾控中心的检验“侦察兵”,杨爱霞自2001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与她的检验团队在“非典”、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中,不负“为生命站岗”之承诺,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冲锋陷阵、挺身而出、扎实工作,展示了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用实际行动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甄别疫情打好前站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疾控工作者,要肩负起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是她经常说给同事们的话。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新冠肺炎(当时称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随着疫情的蔓延,肃南县周边县区也相继发现了确诊病例。肃南县疾控中心检验科主任杨爱霞时刻关注着湖北省及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性的发展变化情况,作为疾控中心检验科骨干力量的杨爱霞,是参与过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的“老兵”,已预感到这次疫情来者不善,可能春节期间会出现疫情迅速发展。她提前着手学习相关资料,并要求检验科工作人员掌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采样方法,加急订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采样管和鼻咽拭子。在周边县区确诊病例出现并调整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之时,肃南县疾控中心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她的带领下,已经熟练掌握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样规范,并在之后的新冠肺炎核酸采样工作中得到了验证,为尽快尽早地排除可疑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感染患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抗疫舍小家顾大家

“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疾控中心检验师,我就应该冲在第一线。”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面对疫情,作为一名党员、疾控人,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必须舍小家、顾大家,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20年春节前夕,她还计划和同为医务人员的丈夫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陪老人吃个年夜饭。但这个美好的愿望,却在大年三十的回乡路上,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打破了。在接到单位抗击疫情通知的第一时间,马上决定今年就不回家陪伴老人过年了,和丈夫孩子进行简单的沟通后,果断掉头,直奔单位。回到科室就像回到自己的主战场,她很快就进入“黑+黑”模式——早上上班时天还没亮,晚上下班时天已黑,时常夜不能寐,连续奋战十几个日夜,她顾不上已经进入初三冲刺阶段的女儿,顾不得还在牧区的公公婆婆,也照顾不了远在一百多公里外的年迈的父母,直到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她一直悬着的心才得以放下,她第一时间拿起电话向亲人报平安,希望得到他们的谅解。

为检测结果严格把关

随着全国疫情的发展变化,国家和省市要求县级疾控中心要建设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得知这个消息后,杨爱霞开始翻阅各种学习资料,学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理论技术,并主动提出要率先到上级疾控中心实验室学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践技能。2020年10月,肃南县疾控中心核酸病毒实验室建成之时,肃南县疾控中心检验科已经具备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能力,顺利通过省级质量技术考核认证。此时,她开始通过查阅网上资料、与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同行交流沟通,吸取应对疫情的有效经验,开始起草制订《肃南县疾控中心检验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标本检测及处置流程》,通过反复讨论、现场调研和征求上级专业部门意见,最终得到大家的认可并组织实施。今年10月17日,陕西省通报新增2例外省游客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此2人曾肃南县周边市、县旅游参观。随着疫情不断发展,邻近县区阳性病例确诊,杨爱霞和她所在的全部疾控人员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时间,主动参加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认真分析此次疫情变化,加强学习最新新冠肺炎防控、检测技术等知识,不断完善新冠肺炎标本检测及处置流程,同时补充检验检测队伍,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24小时标本接受和检测应急小组,专门负责全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接、次密接和一般接触者以及自愿检测人员的样本接受和检验检测。在肃南县疾控中心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紧急会议后,在杨爱霞的带领下,检验科全员请战,自愿加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锋队,在科室向上级递交的请战书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大家纷纷表示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并付诸于行动。杨爱霞常说“检验人并不直接接触患者,但是我们的检测结果报告是鉴别疫情最重要的诊断依据,尽快尽早的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报告是我们的使命。”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各种问题接踵而至,但杨爱霞秉承检验科 “质量是根本、安全是保障、服务是发展” 的工作理念,紧紧抓住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和科室工作人员安全两大重点任务,狠抓科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生物安全,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随时修改和完善工作机制和流程,实实在在做好一点一滴的监督检查和提醒。结合实际,合理安排人员分组,随时应急,要求样本接受人员按制度培训要求准确核对样本,每天她都需要对核酸检测室的数据多次核对,并帮助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每天按时完成标本检测核实无误后再亲自向领导和专家报出结果。同时,要求同事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提醒。每天早上从值班室起床进入检验科第一件事情就是检查消毒、灭活及医疗废物登记情况等,有力推动了全县疫情防控措施的顺利实施。

为打赢阻击战立功劳

10月17日以来,经过近20余天的奋战,肃南县疾控中心保障了此次全部新冠肺炎疫情密接、次密接和一般接触者以及自愿检测人员的核酸检测及时率,实现了实验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的胜利。自10月17日至今,肃南县检验科工作人员共完成本县新冠肺炎疫情样本核酸检测6.4万人次,并协助周边核酸检测任务繁重的2县完成了2.3万人次的核酸样本检测。这一切倾注了杨爱霞和她的检验师们的大量心血,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疾控精神,为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疫情不退,我们不撤。虽然取得了一些战绩,但国内外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们仍然不能放松。”杨爱霞坚定的说道。

检验师先进事迹篇4

疫情发生以来,元氏县妇幼保健院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号召,在疫情防控中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彰显了妇幼人的初心和本色,在这场战“疫”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专业精神和先锋模范作用,冲在疫情面前。

在当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在最困难的时刻,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最需要的地方,处处可以看到白衣天使的身影,他们把危险带给了自己,把安全留给了别人,舍小家保大家,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诠释初心。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是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2021年1月5日做了应急预案,下午组建支援小组以备不时之需,连夜集合,1月6日凌晨6点整装出发,我院核酸检测小组成员七点准时到达南佐镇开展核酸检测。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也抵挡不住冬日的寒风凛冽,但是她们没有退缩,毅然大步向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迎着困难上,在真的遇到困难的时刻,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刻,她们愿意坚定的冲在最前面,为党和国家、为人民贡献力量。

在为人民群众核酸检测期间,她们认真负责,为了节省时间,不畏严寒,不辞辛苦,一站就是一整天,在寒风阵阵中始终屹立,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哪里需要我就在哪儿,在寒风凛冽的凌晨出发,夜幕沉沉的晚上回来,顾不得休息片刻又匆忙准备第二天检测需要的试剂,这期间核酸检测小组没顾上吃饭喝水,晚上到医院双下肢已经麻木,凑合吃一包泡面,感觉非常幸福,直接和衣而卧,为了方便早上立马出发,全部在医院休息。

在这场防疫阻击战中,看到了责任,看到了温暖,用勇气叩问初心,贡献着年轻的力量,和所有奋斗在一线的同志们并肩作战,坚决打这场防疫总体战、阻击战。

检验师先进事迹篇5

杨xx,主任护师,201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护理部主任

面对疫情在医院统一部署下,带领团队迅速成立新冠肺炎防治护理领导小组,制定疫情期间各项制度及流程,发挥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作用,高效应对疫情的同时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为缓解人力资源紧张,组建志愿服务队,500多名护士积极响应,为大规模核酸采集、疫苗接种等任务奠定人力基础。身为共产党员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无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隔离站点,还是核酸采集、疫苗接种、冬奥保障等工作,都能以身作则、周密部署,确保各项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作为优质护理服务先行者,她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落到实处,以“接诉即办”为抓手在急诊设立“更换尿管、胃管”一站式服务,方便长期置管患者就医;作为学科带头人,她抓质量,重培训,多次组织应急培训及演练,带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护理队伍;作为管理者,她充分调动护士长、护理骨干的积极性,挖掘她们的潜能,关心慰问家庭困难、患大病护士,培养专业、关爱、创新、自信的护理队伍。

作为延庆区医师协会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区护理质控组组长,对我区二级医院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工作进行指导,通过实地检查针对问题定期召开质控组工作会,开展护理管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全区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检验师先进事迹篇6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迅猛暴发,由点及面,很快波及全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国医护人员和疾控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投入到了与病毒抢夺时间、挽救人民生命的伟大斗争中。同志们立下了神圣的誓言:无论生死,不计报酬!

在这千千万万名抗疫战士中,有一位疾控新兵,她叫许蓉蓉。

24岁的许蓉蓉2019年9月刚刚入职到仪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平时工作刻苦、勤奋,深得大家的赞许。

2019年11月,许蓉蓉被派往扬州市疾控中心进修学习pcr技术(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2020年1月30日,当她接到去扬州市疾控中心协助检测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工作的通知时,没有丝毫迟疑,收拾行装,立刻赶往扬州市疾控中心报到。

在长达26天的时间里,她全程参与了扬州市疾控中心的核酸检测任务,包括样本的前期处理、核酸检测体系的配制以及核酸的提取工作。穿上厚重的防护设备,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4、5个小时,最长6个多小时,加班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饭。闷热、疼痛、饥渴,但她始终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兢兢业业地完成所有工作。

许蓉蓉的父母也是医务工作者,一家三口同在抗疫一线,每天在繁忙工作的同时,给予了她很大支持。晚上加班到很晚的时候,他们一边担心女儿的安全,一边又怕打扰她的工作,常常在家一直等她进了家门才会回房休息。虽然家在临近的邗江区,但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作为检验队伍中最年轻的一员,许蓉蓉积极主动地承担各项工作。“能干,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是扬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老师们对她最多的评价。

在结束了扬州市疾控中心的调用工作后,她立即回到了仪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的岗位,投身到新的工作当中,开展疑似新冠肺炎样本采集、送检单汇总、样本的核对等工作。

当前,新冠肺炎还在肆虐之中,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有无数个象许蓉蓉一样优秀的医护人员、疾控工作者的忘我拼搏,我们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检验师先进事迹篇7

余xx,主任检验师,新津区核酸检测基地技术负责人。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开始,余xx就知道,自己迎来了工作三十多年以来最严峻的一场考验。疫情暴发至今,他一直奋战在核酸检测工作岗位上,常常忙到凌晨两三点,每天都要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以上,通宵达旦成了他的工作常态。

核酸检测专业性强、风险高,对实验条件和人员资质要求非常严苛,在整个核酸检测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要结果准确、及时可靠,在工作中他对科室工作人员讲的最多的就是生物安全和质量控制。身兼新津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和新津区核酸检测基地技术负责人的他,先后参与筹建医院分子实验室和新津区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并一次性的通过成都市专家的验收,一手制定了实验室规章制度、作业指导书,构建了生物安全体系。

余xx说:“每一个样本都是一道待解的难题,需要排除各种干扰,才能找到准确的答案。”分子实验室验收合格后,他几乎每天都要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进行检查,反复对从业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并多次为全区参与核酸采集、转运、储存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核酸检测的每一个环节都精准无误。

每一批次完整符合规范的核酸检测流程至少要在6个小时以上,由于标本的分类,标本量的变化及标本保存、转运、接收等不可控因素,往往需要耗时更长,因为直接面对病毒标本,作为检验工作人员,他需要一直戴着密不透风的橡胶手套,一天工作结束后,还要进行全面的病毒消杀。一段时间下来,他的双手已经发炎红肿,有的地方还裂开了口子。

2021年7月以来,由境外输入德尔塔变异毒株引发的本土聚集性新冠疫情暴发,波及全国多个省份。7月28日,新津区派出200余名医护人员赴成都东部新区支援核酸检测工作,所采集的标本全部送回新津区核酸检测基地进行检测,这给余xx的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他没有选择退缩,带领团队工作人员争分夺秒、有品质、有速度地完成了14465份的核酸检测样本。工作结束后,同事给他打来电话,已经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的他已经累到完全说不出话来。

2021年8月5日,新津区启动了全区高风险人群核酸检测工作,在3天时间内完成了近2万人的核酸检测工作,余xx再次带领团队工作人员倾力合作,全力支持核酸检测,在单位时间内保质保量地达到检测最大量,尽量缩短出结果的时间,圆满完成了检测任务。

2021年11月、今年2月、4月,成都市先后暴发小规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市民核酸检测需求大,新津区城市核酸检测基地的工作也随之骤然增加。为保证市民能尽快拿到核酸检测结果,余xx和他的团队工作人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挑灯夜战”……一批批准确的检测结果按时发放离不开余xx的统筹安排,每一次接到核酸检测任务,他总是提前规划好流程,协调好人员、试剂和设备,保证流程的顺畅,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标本量调整流程和方案,尽量保证人员、设备和仪器做好无缝衔接以及整个检测流程的“零失误”。

在一次次核酸检测攻坚战背后,是余xx和他团队工作人员的艰辛付出:他们终日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战高温、斗酷暑,在密不透风的负压实验室内持续“作战”,每次从实验室出来,防护服总是湿了又干,身上永远是黏糊糊的。

从前端样本收集到后端实验室检测,余xx带领团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为新津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每一个检验人都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检测出的每一个报告结果都是阴性,不要有红色刺眼的阳性。”余xx坦言,核酸检测任务虽然繁重,但是每一个检测流程都要无缝衔接并要保证零差错,“我将带领整个团队努力克服工作人员紧张、工作量大、工作任务重等困难,坚决承担起抗疫任务。”

检验师先进事迹7篇相关文章:

师干部先进个人事迹精选6篇

检验工作总结7篇

检验工作半年总结7篇

检验工作总结参考7篇

检验述职报告总结7篇

医院检验科年终总结7篇

检验工作总结优质7篇

检验述职报告7篇

检验科年度总结7篇

医学检验个人年终总结7篇

检验师先进事迹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67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