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事迹的整理,都是一次自我认知的提升,事迹的总结与反思,能够帮助我们设定更高的目标,以下是王科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革命先烈士事迹8篇,供大家参考。
革命先烈士事迹篇1
邱少云(1931~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县(1997年后属重庆市)关建乡的一个贫农家庭。15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鲜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战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赠给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锦旗上写道:“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军第15军全体指战员献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祖国人民的光荣”。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会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光荣之家”。四川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给邱少云烈士的家属的锦旗上写道:“伟大人民的战士,英雄不朽的功绩”。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被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于1952年11月6日给他追记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革命先烈士事迹篇2
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与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0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当过儿童团团长与民兵,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作战勇敢,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在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与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在多处负伤,弹x用尽的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与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革命先烈士事迹篇3
李爱民是太行山区的一个抗日小英雄。
1942年春天,11岁的李爱民担任抗日儿童团团长。有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让他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一件“火急”信。李爱民二话没说,回家赶上心爱的小毛驴,带了草绳和镰刀,把信装进袜筒子里出发了。
一路上还算顺利。眼看就到敌人的`封锁区了,他忽然发现前面不远的土堆上有个端着枪的人影在晃动。不好,鬼子的流动哨盯上他了。怎么办?李爱民灵机一动,抓起一把稀牛粪,涂得满身都是,然后把小毛驴赶进了草坡里,弯下腰割起青草来。“八格亚路,举起手来!”冷不防,已绕到身后的鬼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的衣领。另一个日本直盯着李爱民的眼睛吼道:“大大的八路探子,抓起来!”
“我是来放驴割草的。你们看,那是我割的一堆草,那不是我的小黑驴吗?”李爱民机智地回应。
鬼子看他满身是粪,像个放牲口的穷孩子,一脚把他踢倒,又嘟囔了几句,调头而去。小爱民忍着剧痛爬起来,踉踉跄跄地赶着小毛驴直奔小道,顺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务。第二天深夜,鬼子在这里的临时据点被八路军14团战士和联防民兵收拾掉了。可惜,这个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为保护乡亲落入敌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那年,他12岁。
革命先烈士事迹篇4
人人都有自己崇拜的一位偶像。我崇拜的偶像不是歌星,不是演员,而是一位曾经在战场上杀敌无数、保卫国家、奋力抗金的岳飞大将军。
岳飞从小就受到了父母的良好教育,勤奋刻苦。不仅武功高强,文采也十分了得。后来金国强盛起来,骚扰宋国边境,攻打下了许多城池。百姓们的生活痛苦不堪。在父母教育的熏陶下,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前进目标,从了军。正因为他从小练得一身好武艺,文化也高,所以与金国打仗有勇有谋,攻无不克。成为一代名将。
岳大将军军队里的军纪十分严格,不准犯一点小错。不管是谁,不管权位有多大,犯了错就要受罚。并且将士们个个身先士卒,作战十分勇猛。岳飞将军对待百姓更是跟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与百姓们,将士们同甘共苦,只要百姓们有什么困难岳将军一定会帮到底,说到做到,深受人们的爱戴。百姓们都称岳飞将军带的兵叫岳家军,从此岳家军的名声广为人知,人人都称赞他们。
岳家军打得大胜仗越来越多,成为了宋国抗金的主要将领,功不可没。金国的将领们一听到岳飞的名字就胆战心惊,都十分害怕。想了许多办法去除掉岳飞,但是都没有成功。还耗费了很大的代价。最后他们只好买通了宋国的一位大臣—秦桧,让他找机会给岳飞定罪,必须至岳飞于死地。
由于岳家军常常打大胜仗,缴获了许多粮食与兵力,军中储备十分充裕。就在这时,奸臣秦桧却向皇上说岳家军兵力强盛可能想要造反,皇上一时糊涂竟然听信了他的话,让秦桧去处理此事,并放了十二道金牌让岳飞撤军。岳家军不得已只好撤军回来。他一回来就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和他的儿子岳云一起遗恨人间。
在岳飞牺牲不久,秦桧也病死了。从此秦桧与他的妻子被刻成了雕像跪在大将岳飞的墓前。从古至今还一直遭到人们的唾沫与羞辱。
一代大将却因为被小人暗算殉国而去,遗恨离世。岳将军对朝廷是十分忠心耿耿,一心只想精忠报国,为朝廷、为人民出力。从未想过要去造反。像岳飞将军这样爱国爱民的人,不应该受人爱戴,成为我们的偶像,成为我们所崇拜的人吗?我们一起像岳将军一样精忠报国,向我们的下一个目标进军吧!
革命先烈士事迹篇5
赵一曼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 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革命先烈士事迹篇6
尹溯涛又名尹培沄,小名云翔,1907年出生在云南德宏州梁河县九保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1949年4月,在澜沧佛房成立澜沧临时专员公署时,为了纪念尹溯涛,曾经将宁江县改为溯涛县。
民国廿五年(1936年),尹溯涛代表班洪王为首的阿佤山十七王公,致书“中立委员长〞(叙利亚、伊拉克勘界委员会主席,瑞士陆军上校伊新兰君),并向中国政府请愿,义正辞严地申明:阿佤山自古为中国领土。抗日战争爆发后,尹溯涛与李晓村和其他进步人士一起,促成景谷县爱国人士罗正明请缨抗战,组织了一支上千人的阿佤山区武装抗日游击队伍。1949年1月20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澜沧各族人民举起了武装斗争起义的大旗,尹溯涛、李晓村奉命带着新组成的民兵200余人向国民党宁江设治局衙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宁江设治局长许雨苍被围得走投无路,举起白旗,提出要尹溯涛前去谈判,验收枪身号码。1月21日上午,当尹溯涛到设治局房内谈判桌旁刚坐下时,预先埋伏的'敌人便向他连开数枪,他不幸中弹牺牲。尹溯涛牺牲后,我军连夜组织部队向敌人发起了强大的进攻。战士们一边冲锋,一边高呼着“为溯涛同志报仇”的口号,一鼓作气攻克了衙门,解放了宁江城。尹溯涛为了宁江县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珍贵生命。
40年代初,其妻领着年幼的女儿,历经千辛万苦从梁河九保到澜沧看望尹溯涛。由于路途艰辛,他年幼的女儿夭折在路上,妻子又在回家的途中生病而亡。从此,他与家庭失去联系。他的老母亲在临终前要求家人一定要找到他。1984年清明节前,中共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员会、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在烈士陵园为尹溯涛重修了烈士墓,以示永久的纪念和表彰。
革命先烈士事迹篇7
“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被战火烧的已经残破不堪可看上去却依旧鲜艳的红旗高高地插上了孟良崮的峰顶。山下,一片欢声雷动,士兵们高举着枪杆,庆祝着战争的胜利。”
脑海中的画面最终定格在了这里,看完了《红日》,心情久久不能恢复平静,心中仿佛有一团熊熊的火焰,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而燃烧,在为那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而燃烧!
?红日》是一部以解放战争为背景,堪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的书籍。书中由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支英雄部队串起,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在涟水、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孟良崮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号称国民十大王牌军之一、五大主力之首、虎贲御林的第七十四师几乎全军覆灭!“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处遁”。从中,我体会到了解放军们的勇敢,也感受到了共产党人舍生取义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她永远是中国人民最坚强的后盾,永远是最闪亮的那颗星星。
看我这本书,我觉得我们这一代该做次好好地反省。如今如此幸福的生活,是伟大的共产党人出生入死换来的,流了那么多血,牺牲了那么多生命,我们难道不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吗?反观现在的学生们,上了大学之后,似乎只记得吃喝玩乐,完全没有高三时那种拼搏的精神。面对挫折,也少了份勇气。不是哭哭啼啼,就是选择自杀。革命先辈们那种坚强、拼搏的精神去了哪里?还有现在弥漫全国的考公务员热,多少人挤破了脑袋要往里钻。为什么?因为公务员待遇好,工作又轻松。这正好对上了现在年轻人的胃口。现在的年轻人怕吃苦,都希望过上好的日子。他们真应该好好学习学习共产党人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革命先烈士事迹篇8
陆游曾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也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见在中国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爱国英雄,他们用自己的理想信念践行了爱国主义,铸成了英雄情怀。
英雄情怀之所以成为情怀,正在于有千千万万中国人认同它,追随它。英雄情怀本质是源于爱国主义,其体现的是中国人共同所秉承的一种“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的理想信念。回望历史长河,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缺少英雄的国家,古有岳飞杨家将精忠报国,近有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为国抛头颅、洒热血,这些英雄就是中国人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对于英雄的认可和追随本身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追随。
英雄情怀是个体奋斗的助推力和指明灯。“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对于青少年而言,英雄情怀、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的培养尤为重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就已意识到了大国与小我的关系。周恩来总理的一生都是“以天下为己任”,英雄情怀在其少年时代成为他前进的助推力与指明灯,从而成就了他具有英雄色彩的一生,更可见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扣好其人生的第一颗纽扣的.重要性。
每个时代都有英雄,他们以他们独特的的方式书写下最动人的青春故事。中山大学博士生韦慧晓投身军旅,成为我国海军首位女副舰长,在万里海疆书写无悔青春。其实不管是参军的大学生还是扎根基层的青年村官,他们都是英雄。英雄来源于生活,不同时代有其不同英雄情怀。但其核心爱国主义却是不变与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近年来,虚无的历史态度、诋毁英雄的谣言、矮化精神的观点,种种不良思想、奇谈怪论沉渣泛起,这应引起我们的警示,当代英雄情怀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培养情怀绝不是形式上走走样子口头上说说而已。诚如一位教师所言“孩子这个年纪,不只需要童话,还需要英雄。”在参加学生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时谈到其母亲小时候给他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从此精忠报国成为他一生的目标,足以见英雄情怀对人影响之大与深远。
于青少年自身而言,我们不仅要主动培养英雄情怀,更要心中有国家、脚下有远方,向英雄学习。时势造就英雄,但同处于时势之下,为何只有少数人成了英雄?与其说是时代选择了他们,不如说是他们让时代认同了他们。倘若你胸无大志,时代怎能认出你?若你的意志不堪一击,时代又怎敢将命运交托给你?卡斯特罗为了心中的正义,敢于反对一切势力,包括他的父母。他有英雄的觉悟和自律,所以最终成为时代传奇。
让英雄情怀激荡精神力量,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革命先烈士事迹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