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朱有勇先进事迹材料7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是一种精神财富,可以传递正能量,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够让人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胜利的喜悦,激励人们不断前行,王科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榜样朱有勇先进事迹材料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榜样朱有勇先进事迹材料7篇

榜样朱有勇先进事迹材料篇1

1971年出生的刘小燕原籍广东肇庆,1993年她为爱远嫁到了古井镇文楼新坑村,成为了当地的外来媳妇。结婚之初,夫家家境清贫、生活艰苦,刘小燕和丈夫只能靠外出打工挣的微薄薪水来养家。

1996年刘小燕和丈夫用多年来外出打工的积蓄承包了8亩甘蔗田,正式开始了与甘蔗同甘共苦的日子。一开始因为缺乏种植经验,对甘蔗的生长习性不了解,第一年他们连投下的成本都亏了。面对这巨大的挫折,刘小燕和丈夫没有放弃。没有资金,他们厚着脸皮向肥料店赊肥,等甘蔗收成卖出之后再还钱;没有经验,他们就积极往别人的甘蔗田上跑,看别人怎么种,虚心请教,如果碰到其他种植难题,他们就自己去书店买相关的书籍回来学习。凭着越挫越勇的奋斗精神,在交了连续亏损四年的学费之后,他们的甘蔗田从当初的8亩扩大到23亩,2003年再次扩大到45亩,一直到现在的50多亩,他们还充分利用甘蔗田周边的小块土地来种植新会柑,多样化的种植取得了一定成效,年产值超过几十万元。另外,刘小燕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做起了甘蔗北运的工作,为附近的种蔗农户提供了广阔的销路和市场,没有车就自己去联系车队,没有熟人帮忙就自己北上联系想代理甘蔗批发的客户,经过几年的市场勘察和开发,他们一年收购的甘蔗超过了400万斤,每年为他们带来了40多万的收入。2009年他们用种甘蔗挣到的30几万建了90几平方的二层小洋楼。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刘小燕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甘蔗种植大户。现在,她的甘蔗田有53亩,亩产甘蔗1.5万斤,年产值达50多万元,而她的南蔗北运收购队辐射了古井镇十几户蔗农,为他们甘蔗的销路问题找到了很好的解决途径。另外,刘小燕的甘蔗田除了2个固定的长工之外,每到甘蔗的收获季节还请了十几个农村妇女帮忙打理田地和清洗甘蔗,为附近的剩余妇女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榜样朱有勇先进事迹材料篇2

荀笑红是黑龙江哈尔滨排水集团顾乡排水公司女子清掏班的班长,一身朴素的工作服,脸上永远挂着和善的笑容,旁人很难想象正是她和她的姐妹们,肩负着冰城排水清掏的任务。

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旧小区里,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工作室,那就是荀笑红和女子清掏班吃饭和休息的地方,墙上挂满了清掏班姐妹们的奖状和证书。“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大家对女子清掏队工作的认可。舍得一身脏,就能换来万户净,值!”荀笑红说。多年来,她面对刺鼻的排水井、腥臭的污水,在“苦脏累险毒”的环境中,一干就是25年。

“党员就是一面旗”

荀笑红的清掏班主要负责哈尔滨市从安国街铁道口到康安路,从商学院三孔桥到河松顾乡大坝这一区域,共有960座检查井、1810座雨水井,分布在66条街路上,管线总长度68公里。荀笑红的管区处于城市的低洼区,是交通和民居的关键地段,突出特点就是污泥量大、排水任务重、险情和紧急排险任务多。她们平日的工作内容包括清掏养护、设施维修、接听为民服务热线、抢险排涝等。

“城市也好,老百姓也好,确实很需要干我们这行的。”荀笑红说,“既然已经干这行了,就要把它干好!入党之后,我觉得责任又多了一分,党员就是一面旗,要给姐妹们带个好头!”荀笑红2005年入党,十年来,她也确实做到了。

2012年“8·29台风布拉万”给冰城哈尔滨带来强降水,新阳路与哈药路积水连片,面积近4万平方米。从深夜9点到凌晨3点,荀笑红和同伴们为确保行人及行车安全,一直都泡在冰冷的雨水中。荀笑红更是在齐腰深的积水中坚守了13个小时,水退了,她却得了严重尿路感染。

多年的工作让荀笑红对管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管辖片区的设施、街路,感觉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每天围绕着它们转,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排水工作已经深深融入了荀笑红的生活中。她拿出自己一张照片给记者看,笑着说:“那天下班回家,有人跟我说你成了网红,我还不相信。”在她看来,那不过是最普通的工作和生活罢了。

“能帮助别人,我就很开心”

最近的技术比武中,荀笑红的班组又拿到了第一名。这已经是她们连续第三年拿到第一了。说到清掏队的工作能力,荀笑红脸上满是骄傲与自豪。“我们这六七个人都是全能手。哪块缺人,谁都能上。”荀笑红说。

班组中人人都是全能手,荀笑红的专业能力那自然也绝不含糊。有一回,一个社区的水管堵了。荀笑红下班散步,从那里路过,看到有群人在通下水井,就走过去看看。她站那看了一会,说漏了一个下水井。那个社区的主任也在,就问荀笑红怎么知道,她说自己就是干排水的。井盖上面的土得有一米半厚,她指着一个位置让大家挖,结果一下子就把下水井挖出来了,疏通之后,问题就解决了。

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荀笑红都会上前帮忙。“帮助人家就是举手之劳,这对于老排水工人来说都不是啥。用专业知识能帮助别人,我就挺开心的`。”

荀笑红忘不了下雨积水后老百姓被堵在商店里,当她赶到时,大家那期盼的眼神;忘不了小区院里下水堵了,大妈把她叫去帮忙时的那份信任;忘不了三伏天、三九天干活时,附近居民给她们送水、送饭的那种关爱……

“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找到我们,我们就尽自己所能处理。处理不了的,需要用大型机械的,我们会帮忙出一些方案。只要是能掏的,能通的,我们都是免费给弄。”荀笑红告诉记者。

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绽放光芒,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荀笑红也找到了工作的意义。“当我们为老百姓解决难题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啊,咱也能感受到。我觉得我们干这一行还是挺有意义的。”

把“排水精神”传承下去

对于未来的打算,荀笑红笑着说自己并没有想太多,最重要的还是踏踏实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

她指着墙上的标语,上面写着“舍得一身脏,换来万户净”。“这是我们老一辈的排水精神,现在我们有一个更准确、更具体的精神,就是‘坚守、尽责、奉献、为民’八个字。”荀笑红告诉记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她要做好传帮带的工作,把“排水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说实在的,排水人的不易只有排水人自己知道。”荀笑红说,“我就是在排水精神的鼓舞下,才走到今天的。希望我们下一代排水人能够把工作做好,把排水精神弘扬下去。

眼前这位“女汉子”颈肩腰腿都有伤,阴天下雨时全身关节都疼,光声带手术就做过三次。即使这样,每次抢险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带头下去。她认真拼命的工作劲头对班组里的几个年轻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遇到需要下井的时候,大家都争抢着干。

荀笑红带着记者看了一下工作站附近的井子,她用开井的钩子轻松地打开了几百斤的井盖,井里很暗,只有水流的声音,和返上来的臭味。

“井下的工作环境很复杂,污水井由于常年封闭会产生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每次下井前都要先进行有毒气体的排查监测……”荀笑红向记者介绍怎么下井,怎么清掏,用什么样的器械……

“很多井都在交通繁忙的路上,所以我们经常会在晚上或者清晨工作。”荀笑红把刚才打开的井盖盖上,身后是来来往往、穿梭不止的车辆。这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生活,荀笑红就是用这样最简单质朴的方式继续传承着“排水精神”。

榜样朱有勇先进事迹材料篇3

我身边的榜样不在少数,像我的爸爸,我的姐姐,还有我的爷爷,他们就都是我值得学习的榜样。

首先就来说说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一位设计师。爸爸设计的方向主要是室内设计,我看过爸爸工作的设计图,那些美丽的图纸,严谨工整。光看着这些图纸,我就能够知道爸爸有多么的用心,也能够知道爸爸有多么的厉害。我要像爸爸学习的地方就在于爸爸对于工作的认真,并且那一丝不苟的态度。

爸爸工作的时候不喜欢有人打扰,他喜欢一个人静静的思考,爸爸说过,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之下,他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

之后我要说的就是我的姐姐,姐姐之所以是我的榜样,这是因为我的姐姐是一个学习极优秀的人。姐姐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上,在年级里都是数一数二的。从一些方面来说,我的姐姐也就是一个学霸。这样的姐姐能不成为我的榜样吗?

正因为姐姐的优秀,所以我时常会去询问一些姐姐我不知道的知识。姐姐也不愧是我的榜样,因为所有我向姐姐询问的难题,姐姐都能轻而易举的解答出来。有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向姐姐取经。姐姐能够有这么好的成绩,很大程度上也依靠着姐姐良好的学习习惯。

姐姐在学习上尤为的主动,就算是在假期里,姐姐也都会合理的将时间安排出来。姐姐每天会分配出不少的时间放在学习上。姐姐很多的学习习惯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最后要说的就是我的爷爷,也有能成为我的榜样,是因为爷爷的勤劳。爷爷每天早出晚归,将家里的菜园子打理得很好,每天我家里吃到的新鲜蔬菜都是爷爷的功劳。也正是因为爷爷的勤劳,尽管爷爷年岁渐大,但是身体一直都很健康。

榜样朱有勇先进事迹材料篇4

倪xx,男,xxxx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土桥乡杨河村青年农民。2000年从土桥中学毕业后,到到西安学习电焊技术。后到油田务工。20xx年底回家创业,大力发展种草养畜业,现在是土桥乡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的典型之一,年获利达20万元。

现年31岁的倪xx,给人的感觉他是一个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而且他敢闯敢干,大胆创业,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当年从土桥乡中学毕业后,不甘心一辈子在家守着几亩簿田过日子,毅然选择了外出务工。通过虚心学习和悉心钻研业务,在短短三年时间,倪xx熟练的`掌握了电焊技术,通过熟练的技术他成为油田公司的一名电焊工,他在这里一干就是7年,在这7年中积攒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20xx年春节回家,看到以前和自己一样的同龄人生活还是很贫穷,于是他想:"我能不能回来带领大家一起致富。"2010年1月他去了外地进行项目考察,他认为种草养畜很适合自己的农村,因为这里有土地等养殖场地和丰富的饲草来源,同时羊粪又是很好的肥料,能给村民减少种草所需的花费,最后他选中了在当地很容易发展的种草养羊产业。随后他翻阅各种养殖书籍,学习养殖理论知识,并到周边一些养殖场借鉴他们的宝贵经验。2010年8月他用自己的积蓄盖起了三间羊棚,购买羊只100只,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创业后,他边干边学,遇到困难不悲观失望,更不气馁退缩,而是积极进取,分析研究,努力学习科学的养殖方法;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逐步扩大养殖规模,积极主动改变传统养殖习惯,靠改革创新观念。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种养业,依靠"双联"贷款活动和信用社的担保贷款,扩大养殖场规模,扩大再生产,走规模经营的路子。

通过几年来的摸爬滚打和艰苦奋斗,他的养殖场已经从一个三间羊棚的小羊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面积达25亩的立体养殖基地,实现了自己规模化养殖场的理想。

通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如今,倪xx已经成为土桥乡的能手之一,青年致富的领头雁。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他没有忘记为乡亲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本村和外村的养殖户来求他帮忙,他总是很热心地帮助他们,无偿提供技术咨询和养殖书籍。几年来,共为群众讲解技术问题近百次,到村民家中提供服务四十多次,无偿提供养殖书籍二十多本,同时,倪xx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非常实际的养羊经验。

在广大村民看到倪xx养殖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后,各村民纷纷上门取经,积极效仿,大力发展种养业,都想通过种草养畜发展家庭经济。一时间大家纷涌而上,倪xx看到后,觉得大家如果盲目的发展种养业,就很容易走上歧途。于是则主动引导村民改变观念,合理分流,搞特色养殖,整合有限的土地资源,扩大生产规模,走专业化之路。在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倪xx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协会为手段,成立华强专业合作社,合理分配种养资源,避免盲目发展,从而导致内部恶性竞争;并利用专业合作社的集中优势,从资金和技术上帮助各养殖户,发展三高农业,提高种养业经济效益,以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

华强专业合作社从一成立之时起就树立了"自己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发展理念。合作社以"养殖—销售"一条龙的产业经营模式进行养殖。华强专业合作社作为养殖基地,吸收农户加盟,由农户出资入股,合作社进行统一养殖、销售。年底农户按比例进行分红。华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给养殖加盟户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给周边群众带来养羊积极性,在无偿服务下,他们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使农民朋友更深刻认识到,养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耕种土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倪xx不仅要增加收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服务,他的发展目标已经确定:设计总投资450万元,计划发展养殖2000只规模。现已完成投资140万元,新建办公用房10间,饲草贮藏加工室、防疫室、标准化棚圈等共计110间,购买铡草机5台。目前,羊存栏420只,其中小尾寒羊200只,绒山羊220只。该合作社建成后,年出栏羊只可达3200只,可产绒1600斤,实现年纯利润约200万元。该合作社的建成极大提高了群众的养殖积极性,拓宽了贫困乡村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径。

榜样朱有勇先进事迹材料篇5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我坚信只要勤劳肯干,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太湖县江塘乡五星村贫困户石纯英动情地说。

今年57岁的石纯英,妻子去世的早,自己又身患膀胱癌,治疗费用花光了家里的积蓄,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精准扶贫政策开始,经评定,石纯英被评为贫困户。乡村扶贫干部了解其家庭情况后,鼓励其发展产业致富。石纯英通过了解养殖行业发展情况,查询相关政策,最终决定养殖肉猪,每头生猪净收入200元,一年两批100头就能收入2万元,前景巨大。说干就干,2016年,石纯英通过小额扶贫贷款5万元在新屋组山场搭起了猪棚,养猪生猪50头。从养殖场的选址,到买饲料,到购买猪崽再到养猪的防疫等,帮扶干部和村干部们都一起为他牵桥搭线。2016年当年,石纯英户生猪养殖就赚了2万多元,再加上残疾人补助、产业补助、减免新农合等政策,石纯英户住房、医疗得到了保障,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多元,年底顺利通过了省第三方评估,实现了稳定脱贫。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石纯英户生猪养殖发展的如火如荼之际,20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造成石纯英户所养的近一百头生猪死亡,经济损失达8万余元。刚刚过上的好日子顿时又有陷入困难风险,但是在困难面前,石纯英并没有丧失生活的信心与奋斗的目标。通过乡村两级帮扶干部的帮助和石纯英本人的努力,石纯英利用原有猪棚又干起了家禽养殖业,养殖鸭、豚等肉禽达到3千多只。每只家禽净收入约5元,年出栏三批,年养殖净收入达到5万余元,一年就将瘟疫造成的损失赚了回来,石纯英又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

“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习养殖技术,特别是防疫知识,注重风险的防范,这样才干得长,养得久”石纯英现在面对帮扶干部经常这样说。

石纯英户的脱贫故事感染了很多人,增强了周边贫困户通过自身发展脱贫致富的信心。五星村现有贫困户212户710人,已脱贫203户686人,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5%,今年将实现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五星村自身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达到120户,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通过自身的发展实现了脱贫致富。

榜样朱有勇先进事迹材料篇6

最近,我家附近新搬来一户一家--一个老爷爷。我虽然与他素不相识,但他公正、廉洁的品行却令我肃然起敬。老爷爷大约五、六十岁,白发苍苍,声音洪亮。他的儿子常年在外工作,于是便把自己的父亲安置在这儿。老爷爷以前做过主任,现在早已退休了,可还是有很多人给他送礼。可他都一一回绝了。可今天他当初一手调教出来的“得意门生”也来送礼,他却说:“回去吧,不用再送礼了!”“那怎么行!”拎着礼包来的伯伯急了,“当初若不是得到您的培育,我现在还是个小工人哩!”“当初是因为你有才华啊,不然我也帮不了你!”老爷爷笑呵呵地说“可我要报答您!”“你现在干出这么好的成绩,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了!”我听了这番话,暗自佩服起老爷爷来。

还有一次,我正在跳绳,只听见一个大叔不停地喊:“有人在田里吵架了,快去看看啊!”我急忙把绳一丢,向田里跑去。与此同时,老爷爷也往我这儿跑来。一到田里,只见陈大妈和李大嫂正争吵着,要不是有人劝阻,早该动武了。“别吵啦!”老爷爷一边跑,一边喊。“她踩坏了我的一棵苗!”陈大妈抢着说。”“不就一棵苗嘛,再种上去就行了,我又不是故意的!”李大嫂辩解着。“你赔她一棵苗吧。”老爷爷对李大嫂说。“凭什么?这点钱她付得起!”“这不是钱不钱的东西,而是你弄坏了别人的东西就要赔!”李大嫂被说得张口结舌,只好帮陈大妈重新把苗种上去。老爷爷的良好品行,我将牢记在心!

榜样朱有勇先进事迹材料篇7

张大伟,男,28岁,汉族,本科学历,20xx年落户于乌拉盖管理区巴音胡硕镇,随后党组织关系转入到查干胡硕社区,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他积极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帮助社区和社区居民解决了很多电脑和电器上的问题,5月在社区党委换届选举中,成为了查干胡硕社区年轻的党委委员和团支部书记,张大伟同志是一位具有亲和力特点的好同志,他热心公益,助人为乐,深得同事朋友们的喜爱和单位领导及群众的好评!

一、助人为乐,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一头扎进社会公益活动中。积极加入到团委组织的青年突击队,到每个村子开展环保活动、和垃圾清理。他在单位也好,居住的小区也好,还是人民群众长期聚集活动的广场上,均积极组织和参与“助人为乐、敬老爱亲”、“文明从我做起”等活动。通过他的努力,他所在的小区大家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遵纪守法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使社区、小区处处呈现出了人人讲助人为乐、敬老爱亲的浓厚氛围。多年来,他秉承单位内单位外,家里家外,始终如一,用实际行动传播爱的文明。根据他的专业特长,在他服务的小区经常义务服务小区住户的水电,为很多住户更换灯具、维修电路。助人为乐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近日来,在很多捐款活动中他都积极响应号召,每次都积极主动捐款捐物,体现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邻里相帮,患难相恤。他始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帮助更多的人,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也充分体现了其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

二、具有亲和力特点的好同志

张大伟同志热心助人,乐于助人获得同事和朋友们的喜爱,也得到广大居民及家属们的认可。他平时对同事、对乡邻、对患者,对朋友都能以诚相待,友好相处,不论是谁,遇到什么困难,只有他碰到或是只要找到他,他都会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帮助和安慰。他也常说:“同事邻里相聚一起工作,一起居住生活都是一种缘分,多做一些好事情,善事情,大家的关系就肯定会和谐,邻里关系肯定会和睦,不仅工作起来有劲,而且自己心里也很舒坦”。张大伟同志还是无偿献血者的倡导者,先后献血4次,累计献血1300毫升。他主动做群众思想工作,小区和单位许多人被他的真情感染,主动义务宣传无偿献血知识,主动参与到献血中,真正体现了“血液不分你我他,患难共处是一家”。

他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多年来,他助人为乐之举一直得到父母、妻子和儿子的理解和支持,他也是家人中的榜样。

榜样朱有勇先进事迹材料7篇相关文章:

身边的榜样事迹材料5篇

榜样人物事迹材料5篇

榜样典型事迹材料6篇

榜样人物的事迹材料5篇

90后榜样典型事迹材料通用8篇

2024年青年榜样典型事迹材料5篇

身边先进榜样心得体会7篇

榜样7人物事迹心得体会5篇

学榜样7人物事迹心得体会5篇

榜样人物先进事迹5篇

榜样朱有勇先进事迹材料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5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