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写好一篇感人的事迹材料能激发读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在写事迹材料时不得随意夸大或美化事实,保持真实性是首要原则,以下是王科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黄文秀的事迹材料6篇,供大家参考。
黄文秀的事迹材料篇1
“生活中没有了文秀,伤痛会长久地陪伴着我们;生命中有了文秀,我们就有了继续前行的力量。文秀走了,我们来了,这就是我们对文秀最好的告慰。”站在讲台上,陈丽美哽咽着讲述黄文秀的感人故事;台下,人们默默抹去脸上的泪水。
陈丽美是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之一,自7月12日以来,包括她在内的报告团在广西南宁、河池、崇左、百色等地巡回宣讲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报道团5名成员从不同角度讲述黄文秀感人事迹,回顾了她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还原一个真实的黄文秀。他们的宣讲感染着无数干部群众。
“在崇左那场讲完后,有一个医生主动留了我号码。之后的每一场报告会结束,都能收到她的信息,是关于报告会的照片。她说被我妹妹的事迹所感动,希望能做这些事表达这份心意,还说会来看我们。”黄文秀的姐姐黄爱娟说。她也是报告团的一名成员。
黄文秀突然离世,全家人沉浸在悲痛中。黄爱娟将对妹妹的思念埋藏在心里,站上宣讲台向社会讲述妹妹的事迹。“妹妹的同事、同学来到家里,讲一些从前我们都不知道的妹妹工作的情况,这对于父亲的病情也是一种精神治疗。他说他觉得很自豪,看到文秀的精神能够感染到这么多人,鼓舞到这么多人,对他来说也是最大的安慰。”
陈丽美与黄文秀同为北师大的选调生,两人认识了六七年,“是战友,也是姐妹”。“我在单位党支部讲过一次文秀,大多数人都不十分了解她。当我把她的故事说出来,我们支部的同志都哭了。”陈丽美说,“在百色的那场宣讲会对我触动最大,因为那里是文秀的老家,是她战斗过的地方。面对她的家人、同事做讲述,他们的反应让我很感动。”
陈丽美说,黄文秀的事迹对选调生群体影响很大,一次次宣讲中,越来越多的选调生走进黄文秀的精神世界。
黄文秀的事迹在青年一代产生强烈共鸣。在聆听了广西民族大学那场报告会后,在读博士生王佳赫在参加演讲大赛时,以黄文秀的事迹为题材,作了题为《我陪祖国向远方》的演讲,以第一的名次晋级决赛。
王佳赫说,有幸在第一时间聆听黄文秀事迹报告会,近距离感受到黄文秀的青春力量。相信这个力量一定会影响到越来越多的人,甚至会影响越来越多青年人的择业观。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不是一定要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那一刻我明白了,很多事并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贵在抉择,贵在坚守。”与黄文秀同龄的宣讲人汤婧在报告会上说。
初心无悔,誓言无声。黄文秀将最美的芳华献给了扶贫事业。30岁的青春虽然短暂,却带给人们震撼和感动。“愿这份感动永远陪伴着我们,温暖前行。”汤婧说。
黄文秀的事迹材料篇2
2022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当会上宣读到“黄文秀”的名字时,镜头转向了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黄文秀的父亲黄忠杰。替女儿戴着大红花的他红了眼眶、悄悄抹泪。
这位正值芳华的壮族姑娘黄文秀,长眠在了广西百色市的百福园公墓。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而她却没有等到这一天。
1989年出生在广西百色的黄文秀,2016年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决然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成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18年3月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2019年6月17日凌晨,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从百色市通往乐业县的山路被突如其来的山洪淹没,黄文秀不幸遇难,年仅30岁。
她被追授“时代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等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22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2022年6月29日,党中央决定授予黄文秀“--勋章”。
曾有村民问过黄文秀:“你是大城市的研究生,怎么会想要来这么偏远的农村工作呢?”黄文秀说,“百色是我的家乡,更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作为一名党员,我有什么理由不回来呢?”
驻村期间,黄文秀总是在奔波。百坭村村民居住分散,刚来到这里时,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全村贫困户的详细情况,她收起了漂亮的裙子,穿上了运动服,逐一走访全村贫困户,绘制了“贫困户分布图”。每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她都一一标注在笔记本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黄文秀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带领百坭村村民种植砂糖橘、八角、杉木等,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村民收入。经过努力,全村种植砂糖橘面积从1000余亩发展到2000余亩,八角从600余亩发展到1800余亩。为打开市场销路,她还多次组织大家学习电商知识,建立了百坭村电商服务站。
驻村一年多,黄文秀带领百坭村88户418人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增收6。38万元。百坭村还获得了2018年度百色市“乡风文明”红旗村荣誉称号。
“过去我们靠天吃饭,种养也是小打小闹。文秀书记来后,引进了农业技术,找准了销路,大家的信心足了。”村民班统茂在黄文秀悉心的指导和带领下,不仅成功脱贫,还成了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同时,在黄文秀精神的感召下,班统茂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也想像文秀书记一样,为村里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
2019年3月,驻百坭村满一周年时,她的汽车里程表恰好增加25000公里。那一天,她写下感言:“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黄文秀利用周末时间回家看望刚做完第二次肝癌手术不久的父亲。看着天气突变,并且那段时间百坭村连降暴雨,她惦记村里的防汛抗洪工作,便急着返回百坭村。父亲担心路上危险想挽留她在家待一晚。“正因为有暴雨更得赶回去,怕村里受灾,我马上得走了。”叮嘱了父亲一句“按时吃药”,黄文秀便启程回村。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她留给父亲的最后一句话。
一路上,黄文秀不断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干部联系,询问当地雨势和灾情,特别叮嘱要关注几个重点村屯,要立即组织群众防灾救灾。回忆起当晚的情况,村党支部书记周昌战几度哽咽:“那么危险的情况下,她想着的是村里的灾情……”
黄文秀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这份庄严承诺,黄文秀始终践行,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在百坭村的“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去向牌”上,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今日去向情况被标注为“请假”。村委主任班智华解释说:“村民与村干部觉得她并没有离开,所以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怀念她。”
如今,百坭村里不仅屯屯通上了水泥路,惠及百坭村的高速公路、二级公路也已贯通;新建的村级幼儿园也迎来了入园的孩子们,村民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有奔头。更令人欣慰地是,2020年底,百坭村脱贫摘帽。
“文秀书记”虽然走了,但是她的精神依旧由她的同事们延续着。身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的杨杰兴、黄旭先后接过黄文秀驻村第一书记的“接力棒”,投身到百坭村的扶贫工作。受到黄文秀精神感召的年轻人还有90后干部黄思薇。2022年3月,她成为了百坭村新到任的驻村干部……
“文秀的生命正值芳华却戛然而止,令人无比伤痛。她坚守初心使命,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信仰的无比忠诚,无愧于‘时代楷模’的称号。”黄文秀的好友、曾经担任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上蒙村的第一书记说,“她是我们青年的榜样,将激励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于担当作为。”
黄文秀的事迹材料篇3
“她急着赶回村里,心里记挂着村里的事情。可是谁也没想到,她就这样消失在滚滚山洪中……”在北京广西大厦,黄文秀同志生前同事蒋丹丹在报告会中动情回忆壮烈一幕。
黄文秀生前是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16年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考取广西定向选调生,回到家乡工作。后来,她主动请缨到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领贫困群众脱贫。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突发山洪中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连日来,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广西大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西长治学院举行。报告团成员有黄文秀担任过第一书记的百坭村党支部书记周昌战、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同学陈丽美、黄文秀姐姐黄爱娟、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汤婧等。
宣讲人从不同的角度,回顾了黄文秀短暂而壮美的一生,表达了对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精神的无比崇敬。
忆起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时黄文秀的选择,陈丽美说,面对工作与家庭,黄文秀也有压力,但她选择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她俩曾彼此勉励:“农村是片广阔天地,大有可为。”黄文秀的事迹让陈丽美更加坚信当初的信仰,感到对黄文秀最好的告慰,就是继承她的遗志,继续前行。
“我们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黄文秀刚来到我们村的时候,我看她文文弱弱、秀秀气气,像个大学生。”周昌战说,没想到她工作起来像大男人一样“冲锋陷阵”。她走村入户,访遍全村190余个贫困户,并标注在自己绘制的地图里。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汤婧用镜头追寻黄文秀走过的路,被她的故事深深感染。“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愿这份感动永远陪伴我们。”汤婧一步步走进黄文秀的真实世界,用心用情宣传她的事迹,激励更多的人前行。
7月1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黄文秀的先进事迹,追授她“时代楷模”称号。
在北京广西大厦,赶来聆听报告的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博士生黄尚尉说,黄文秀的事迹令他十分震撼。他表示,自己也来自广西,从事新能源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将自己所学用于家乡建设。
在山西长治学院,曾经给黄文秀上过课的教师任红霞聆听报告时,忍不住哽咽起来。“她特别开朗、爱笑,她的父母都有疾病,但从来没有跟我和同学们说过困难。”任红霞说,黄文秀将小我融入大我,启发我们思考怎么活出人生的价值。
长治学院中文系学生顾帆听了报告会后深受感动:“我在长治学院编排的短剧《文秀同学》中看到过她的事迹。黄文秀学姐用短暂而精彩的人生,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给我们上了一场深刻的党课。”
北京广西博士生联谊会会长鄂尔江说,黄文秀服务家乡、扎根基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她不畏艰险的奋发精神,倾情投入、奉献自我,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黄文秀的事迹材料篇4
2008年,黄文秀考入山西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次,在与老师交谈的过程中,她透露了想回百色当一名中学老师的想法。但老师鼓励她,可以试着考研究生,为家乡作更大的贡献。黄文秀听取了老师的建议,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2013年,黄文秀考进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哲学学院硕士。
2016年,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以后,选择放弃城市的工作机会,决定重回大山,到家乡最贫困的地方去。同年,黄文秀考取了百色的选调生,进入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
2017年,黄文秀工作刚满一年,送给嫂子和妈妈一人一只定制的纯银手镯。送给妈妈的那一只,上面刻着四个字:“女儿爱你”。
2018年3月26日,黄文秀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也是村里的首位女第一书记。扶贫“新手”踏上“长征”路,摆在黄文秀面前的困难可不少,全村103户贫困户未脱贫,11个自然屯有5个屯未实现道路硬化,长沙、那赖、百布、百果等人口较多的屯水源短缺,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黄文秀用了2个月的时间走访全村所有贫困户,并绘制了一张百坭村地图,把所有贫困户的名字、居住位置、家庭情况一一记下。她上山下地跟群众一起干活,努力学讲当地话,遇到群众总是面带微笑,时间长了,当地群众也渐渐把这位第一书记当做自家人对待。
2018年,黄文秀请来技术员改造全村2000亩将近荒废的沙糖桔果树,引进专业公司,建起规范化的沙糖桔产业园,群众以土地入股,公司负责沙糖桔的技术和管理,全村沙糖桔产量由原来的6万多斤增产到50多万斤,她四处奔走,引来了四川、贵州、云南、海南等多地的果商,销路终于打开了。她还带着大家修路、安路灯、建蓄水池,在村里走夜路不再需要打手电筒,原来的“空壳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6。38万元,百坭村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2018年,黄文秀带领全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18户56人,教育脱贫28户152人,发展生产脱贫42户209人,共计88户417人。
2019年3月26日,黄文秀更新了一则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那天她的汽车里程数正好增加到25000公里,这条扶贫长征路,她默默地走着。
2019年6月14日,黄文秀与村“两委”到基层调研讨论后列出一份新的工作清单:百布屯水利维修、建渡槽,预计10000元;百果屯、百坭村水利维修,预计11400元;拟建20座垃圾池,预计100000元……然而,这竟成为她生前最后的工作部署。2019年6月16日晚,百坭村村里的灌溉水渠被连日来的暴雨冲断,为了尽快了解灾情,黄文秀独自一人开车回村子,临走前她还仔细地叮嘱父亲“记得吃药”。
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那个年轻的生命永远消失在雨夜里……
2019年7月1日,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在央视综合频道《时代楷模发布厅》栏目播出,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黄文秀“时代楷模”称号。
扶贫长征路上,黄文秀用双脚走遍百坭村的每一片土地,她的心中全是对百坭村群众沉甸甸的牵挂。30岁,斯人已逝,馨香永存。我们相信,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守护这一片红色热土。
黄文秀的事迹材料篇5
风华正茂的年纪,她选择泥泞,告别繁华;青春正盛的岁月,她扎根基层,反哺家乡。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她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近日,扶贫书记黄文秀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2019年7月1日,黄文秀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黄文秀家境贫寒,通过国家的助学政策完成了学业,她怀揣感恩之心,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入党那一刻起,她就确立了她的初心与使命:把自己的力量投入人民和国家事业中。黄文秀说:“百色是脱贫的主战场,我有什么理由不来呢?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扶贫之路充满艰辛,却也是检验黄文秀的试金石,事实证明,她对党忠诚,恪守初心,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璀璨的青春岁月,如流星般划过,闪亮夜空。全国内外、网上网下,无数人深情缅怀,有无尽的哀思,更有对这位年轻共产党员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深深敬仰。黄文秀曾对朋友说:“长征中,战士死都不怕,在扶贫路上,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前行?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黄文秀的生命正值芳华却戛然而止,令人无比伤痛。她坚守初心使命,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信仰的无比忠诚,无愧于“时代楷模”的称号。她是我们青年的榜样,将激励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于担当作为。
习近平同志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他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黄文秀研究生毕业以后,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革命老区百色,选择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面对危险坚定前行,不幸遭遇突如其来的山洪,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黄文秀曾说:“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这就是黄文秀的初心。黄文秀还说:“百色是脱贫的主战场,我有什么理由不来呢?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牺牲小我,成就大我,黄文秀同志用担当奉献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98年来,正是一代代像黄文秀一样的共产党人始终心系人民、忘我奋斗,我们党才能赢得民心,不断发展壮大。新时期,我们更应该以榜样为镜,向榜样看齐,坚定理想信念,做新时代合格共产党员。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在实际工作中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黄文秀同志在担任第一书记期间,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黄文秀在入党申请书中写到:“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为了他人,为了国家,黄文秀同志甚至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她的时间,她的心都放在了百坭村,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她的这种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怕困难,奋勇直前。黄文秀曾对朋友说:“长征中,战士死都不怕,在扶贫路上,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前行?”“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不获全胜,绝不收兵!”扶贫之路充满艰辛,但是黄文秀不怕困难,白天走村串户遍访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晚上与“村两委”研究脱贫对策,制定工作方案全力推进,积极为村里谋发展,为百姓谋幸福。黄文秀走了,但她一心为民的精神永远的留在了我们心中。
她坚守初心使命,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信仰的无比忠诚、无愧于“时代楷模”的称号。她是我们青年的榜样,将激励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于担当作为。我们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古人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何为初心?大概每个人对初心的定义都不同。在我看来,“初心”应该是我们初入社会时对自己的期许,是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实现的目标,是指引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是你甘愿为之奋斗终身的信念。对于共产党员而言,“初心”是入党时激情澎湃的“红心”,是随时准备为国家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忠贞,是时刻不忘的坚定信仰,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长期坚守敬畏的精神高地。
黄文秀的选择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更是不忘初心的真实写照。黄文秀是大山里走出来的穷孩子,多少年来她一直保持着为家乡、为故土、为乡亲做贡献的初心。研究生毕业之后,她有机会留在城市工作,但是她还是毅然选择了扎根农村建设家乡。有同学后来问过她这样选择的原因,黄文秀回答:“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来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一句“我就是要回来的人”,体现了黄文秀对家乡的深情,也体现了她对建设家乡、发展故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黄文秀的选择是一名“先锋”共产党员的选择。在入党申请书中黄文秀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为了使自己活得更有意义,生存更有价值,我迫切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她始终践行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广西百色,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女儿身却怀揣“巾帼梦”的她毅然担当起了脱贫攻坚的先锋。刚开始,她在日记中写道“我还不敢勇敢”,但是慢慢地,她跟贫苦户越来越亲,工作越来越熟练,一周年时,她说,“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扶贫路就好像新时代的长征路。二万五千里长征给我们留下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的宝贵长征精神。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有一批像“黄文秀”一样的扶贫先锋,延续着长征精神,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他们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他们是我们应该成为的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范文》,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黄文秀的事迹材料篇6
古人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何为初心?大概每个人对初心的定义都不同。在我看来,“初心”应该是我们初入社会时对自己的期许,是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实现的目标,是指引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是你甘愿为之奋斗终身的信念。对于共产党员而言,“初心”是入党时激情澎湃的“红心”,是随时准备为国家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忠贞,是时刻不忘的坚定信仰,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长期坚守敬畏的精神高地。
黄文秀的选择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更是不忘初心的真实写照。黄文秀是大山里走出来的穷孩子,多少年来她一直保持着为家乡、为故土、为乡亲做贡献的初心。研究生毕业之后,她有机会留在城市工作,但是她还是毅然选择了扎根农村建设家乡。有同学后来问过她这样选择的原因,黄文秀回答:“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来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一句“我就是要回来的人”,体现了黄文秀对家乡的深情,也体现了她对建设家乡、发展故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黄文秀的选择是一名“先锋”共产党员的选择。在入党申请书中黄文秀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为了使自己活得更有意义,生存更有价值,我迫切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她始终践行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广西百色,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女儿身却怀揣“巾帼梦”的她毅然担当起了脱贫攻坚的先锋。刚开始,她在日记中写道“我还不敢勇敢”,但是慢慢地,她跟贫苦户越来越亲,工作越来越熟练,一周年时,她说,“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扶贫路就好像新时代的长征路。二万五千里长征给我们留下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的宝贵长征精神。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有一批像“黄文秀”一样的扶贫先锋,延续着长征精神,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他们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他们是我们应该成为的人。
黄文秀的事迹材料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