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不仅是对作品的赏析,更是一种对自我情感的反思和认知,读后感应该突出我们对作品内涵和主题的独特理解,而不仅仅是故事的情节概述,以下是王科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情书》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情书》读后感篇1
充满年少时的青涩、
又充满发现秘密的悲伤……
这个世界谁想做别人的替代品呢?
总有人,喜欢把从前放不下的爱,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或许是因为相貌,或许是因为性格,但要知道,世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啊!也没有人想做别人的影子啊!纵然对方是喜欢你的……
男主去世,女主思念。在寻得男主从前家里的地址时,知道那里变成了高速路,女主把自己的思念幻化成了信件,寄去了那个不可能的地方。却竟然收到了回信……而回信的是一个和男主同名同姓的'女生,而且和女主又长得那般相像……
回忆起当初与男主见面时候的场景,那句:我对你一见钟情啊。似乎被欺骗了呢。想要证实这份爱不是替代,开始了两人的寄信与回信。
而那个同名同姓的女生,真的是男主年少时的暗恋对象呢!而且她也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的内心也有对方。回到学校,充满怀念,怀念那个图书馆,怀念他们的学校生活。想到男主不断的借书,在借书卡上一遍遍写着两个人共同的名字,就觉得心里很甜。在知道最后的那本书的借书卡背面有自己的画像的时候,对男主的那份青涩的爱的匣子就打开了……可惜了,不再有以后……青春果然只能用来祭奠。
而女主,释然了,因为她的身边有爱她的人陪伴她,还好有这么一个人,了解她心里的苦痛,愿意花时间花功夫去抚平女主心中的伤痛。爱是需要说出口的,悲伤也不能埋藏心中,痛快发泄才是最好的出路。
女主对着雪山大声喊道:你好吗?我很好!你好吗?我很好!你好吗?我很好……对过去算是告别了,迎接女主的将是灿烂的明天……逝去的人,逝去的爱,总要释怀和放下。珍惜身边还在爱的人啊!正是那些人那些事才教会了我们更懂得爱啊!
情书、是你我之间美好的爱恋、是我们彼此表达的思念。爱过不必恨,痛过才更爱。愿我们都会被爱包围,愿我们都是独一无二,愿爱我们的人都是因为我是我而爱的我[爱心][爱心][爱心]
《情书》读后感篇2
一封寄往天国的情书竟然收到了回信,由此引出了两段纯洁的爱恋。两个女孩间的偶然通信竟然牵扯出一段尘封已久的暗恋。
我是通过好朋友才知道这本书的,她说这是她的最爱。好奇心让我在某个堆满书的小小的书店里发现了它,然后买下它……看完后,发现自己不后悔。因为这是一个纯洁的初恋,美的让人流泪……
日本神户,渡边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陷入到悲痛和思念之中。博子在藤井树的中学同学录里找到了他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由于抑制不住对爱人的怀念,博子按着这个地址给远在天国的藤井树寄去了一封充满问候和思念的书信。
不可思议的是,不久博子竟然收到了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这让她疯狂的以为藤井树没死,倔强的想要继续写信,想要找到他,经过进一步了解,这个藤井树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而且她还曾经是男性藤井树的同班同学,原来是博子从同学录中误抄了她的地址。为了多了解一些男友在中学时代的情况,博子继续与女性藤井树保持书信来往。随着少女博子在信的那端忐忑不安和亢奋欣喜的心情,随着女藤井的疑虑和迷惑,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逐渐发现中学时代那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少男曾经对自己产生过一段真挚的感情……
男藤井树在中学时一直暗恋着与自己同名同姓的女藤井树。但是害羞的男藤井树从不开口说,而是希望用自己的方法不断引起女藤井树的注意:他为了她而与同班同学打架;他在放学路上用一个袋子罩住她的头,通过恶作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懵懂而羞涩的爱情;他故意拿错了她的试卷,是为了放学后两个人可以在昏暗的脚踏灯下和她说几句话;他借那些不受欢迎的图书,然后在借书卡第一行写下未加区别的 “藤井树”;他特意绕到她家,脸冻得通红让她帮忙还一本叫《追忆似水年华》的'书,希望她能看到借书卡背面他为她画的肖像画然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但是遗憾的是,女藤井树粗心地一直没有发现····直到博子寄来的让她莫名其妙的信,通过博子不停的追问以及自己的回忆,在她回到初中时的学校时发现整理图书馆的学妹们竟然在玩着一个与自己又与阿树有关的游戏——谁能找到标有藤井树的名字的书最多的人,然后在大病初愈的一个飘着漫天飞雪的下午,她收到了一本学妹送来的书——《追忆似水年华》,借书签上有着“藤井树”的名字,而那个背面画着当时的她···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电影里面女藤井树看完后湿了眼眶,抱着这本书然后看着天空。我想她在向阿树道别又或者在告诉他,她知道了,原来,曾经他喜欢过她。心里的吃惊和感动肯定是少不了的。
但是另一方面,当阿树寻找到那飘渺在回忆里的爱情时,博子却也同时也只能痛苦接受爱人的离开还有对自己爱情的怀疑,害怕当初是因为自己长得很像阿树才会被男藤井追求。然后博子登山时被强迫向已经不存在于人世的阿树告别,在白雪皑皑的群山间一次又一次泪流满面的问候:“你好吗?我还好”。这是她对阿树的思恋和守望,同时也是一种释怀。真相之后她也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整个小说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做作的影藏,一切都汇成一封不能寄予思恋顶端的情书。如果没有那个乌龙的插曲,那片盛放在初三的回忆就会就此泯灭。那么,在时间这端的我们也就找不到爱情的真相了。像安妮宝贝说的,无论如何,它都像是缓慢渗出静水流深的清凉泉水一样,是能让人的心变得柔软及澄澈的回溯。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举动,偷偷喜欢一个人,悄悄地观察他的一举一动、静静地等待着他从自己眼前经过、心里小鹿乱跳地给他留下一点点的痕迹,兴奋地期待他是否能感觉一丝丝到你对他倾慕的心动。暗恋是没有结果的等待,没有结果,我们却依然倔强地期待。两个藤井树间的暗恋正是这样,由于太纯粹,太不计较得失,太不讲究回报,终究是阴差阳错。直到多年后才明了这份爱情的真相,可惜此时已时过境迁。但这两段爱情却没有随着藤井树的死亡而枯萎,活着的人依然可以感受到死者的情意,虽然阴阳相隔,但是爱不是生死可以阻隔的。男藤井树终于等到了女藤井树发现真相的这一天,一段美丽而哀伤的暗恋终于有了完结。岩井俊二也正是通过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感而不伤的表达了故事的主题——珍惜有限生命和宝贵的爱情。
《情书》读后感篇3
说起读岩井俊二的《情书》的感受,犹如我对书中提到的那只“翅膀和尾巴都是在舒展的时候被冻住了的”蜻蜓的感受一样:美丽、浪漫、哀婉。
透过晶莹剔透的冰看舒展的蜻蜓是那么的纯净。少年时期暗恋的往事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纯真。“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的认知又是那么的纯朴、那么的纯粹。认真写信给天国的阿树的`博子是美丽的,陷在与阿树相遇相知相爱的回忆中的博子是美丽的,在雪地中央冲着大山放声呼喊的博子是美丽的。同样,认真回信给博子的藤井树是美丽的,明白自己也喜欢阿树的藤井树是美丽的,佯装平静想把画像放进兜里的藤井树是美丽的。因为纯,因为不做作,所以《情书》很美丽。
定格在最美丽时刻的蜻蜓是如此的富有诗意。小说中男藤井树对女藤井树表达爱意的方式是如此的浪漫:在没人借过的书的空白书卡签上“藤井树”名字;继续要求做图书管理员;在《追忆逝水年华》的图书卡背面画着女藤井树的样子。我能体会男藤井树在图书卡上签名的心情,他签下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自己喜欢的人的名字。继续要求做图书管理员是假公济私,是为了能与喜欢的人名正言顺单独呆在一起,即使没有言语。而让喜欢的人帮自己还那本夹着有她样子的画的书,其实也就是间接的表白。可惜这些做法浪漫,但太过含蓄,两人只能是擦肩而过。
冰封的蝴蝶即使美丽,也透着哀婉,即使浪漫,也透着悲伤。对于女藤井树来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她不该到那人走后才明白他心中的秘密。对于渡边博子来说,还君心思双泪垂,恨不相逢更早时。她不该是另一个人的影子。
当一切真相大白,当博子与藤井树都面对了自己的感情,当书中洁白的雪花融化在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的时候,一只冰封的蜻蜓也成为了我记忆中永恒的标本。
《情书》读后感篇4
藤井树。宛如一小片雪花一般的飘落在了心头。明明一打开始就知道结局了,但到最后心中总还是会被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孩子弄得平静却又微微的动荡着。
结局写得很是平静,没什么动静。藤井只是微微的有些脸红罢了。但在心中却让所有的东西都化开了。也不知怎的就结束了,但是又不是遗憾。
有人说:“真不甘心!怎么就这样结了!肯定还有后续的!一定是被谁撕了!”
但我却觉得正是这样的结局,太无趣的结局让之前在雪中醒来的博子,让之前下的'雪都恰倒好处的融化掉了。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犹如一片小雪轻轻地到来有毫无声息的离开了。
让人不觉得想:啊,下了一场雪啊,只是下了一场小雪罢了。
好像真实却又不实际,却在人们不知道时洗净了人们的心灵。下过了一场雪,一场似梦非梦的雪,留下了一片空白的世界。让人什么都不想做了,只剩一点点思绪,回忆着树与树他们之间微妙的、古典的爱。
岩井俊二,《情书》,也许只是一份无法割舍的爱吧。
“你好吗?我很好。”一开始不抱有任何希望,只因为不可能,却创造了接下来神奇却平常、疑惑却清明的故事。虽然有总觉得博子不是很可怜吗?成了树的代替品。但这样不断地思念着谁,不也是一种美好的幸福吗?虽然还是有些残忍,但不需要了,已经足够了。因为最后它不留痕迹,是全部被融化了。被我,被博子,被树与树统统融化了。
博子将树与树的所有回忆都还给了树,树也将他的爱在十多年后传达到了。虽不是个喜剧,但古典的雪,古典的爱,让人觉得,美得深沉啊。
《情书》读后感篇5
先看完了电影,然后找到了这本书。看书的过程中,脑海里总是会浮现藤井树(男)倚在窗台边看书,微风拂动窗帘,阳光恰好落在少年的脸上,坐在书桌旁的藤井树(女)抬起头,正好瞥见少年低眉的模样。这也是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一幕。关于书籍,于我而言,给予了我更多遐想的空间。关于青春,关于纯真的爱,关于两个藤井树……
一封错寄的信,两个人对一个人的怀念,年少的爱和成年的爱逐渐变得清晰明朗。阿树错过了藤井的爱,而博子对藤井的爱却抱有怀疑,人总是这样,错过了觉得可惜,拥有了又觉得患得患失。
我们的体验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阅历,间接影响了我们以后得人生轨迹。在男女交往中也是这样吧,初恋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了,也许分手以后会说我以后不要再找他(她)这样的,然而事实上,在某些层面上,还是有很多相同点的。这很难避免,但是人与人之间除了特殊性,总是会存在一些普遍性的。
博子和阿树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也是藤井选择阿树的原因之一。如果博子是阿树的替代品,藤井是不是太渣了?我想博子不是替代品,日久才能了解一个人的品行心性,如果藤井真的觉得博子不值得他疼爱,那么也不会在一起那么久。但是还是有点心疼博子,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只能自己揣测心上人的想法。也许是年少的喜欢无疾而终,留有遗憾?至于藤井的真实想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回想青春,男孩子总喜欢对喜欢的女孩子做一些恶作剧,来表达他们的喜欢。而女孩子则会叽叽喳喳的传各种小道消息,当事人则表示烦死了,老是欺负我。单纯稚嫩而又青涩纯真的爱恋,总是让人唏嘘不已。同学们的起哄,也让这两棵“树”渐行渐远。十年之后,阿树依旧清晰的记得发生在教室,图书室,运动场的那些事情,倘若这个人对自己无关紧要,可能早就记不得了吧。他写过“藤井树”的卡片也想留念,他给自己的画像想要默默欣赏,阿树终于认清了年少时自己对藤井的喜欢。这封隐晦的情书终于发挥了它的价值,表达了藤井对阿树的喜欢。
博子和阿树都是幸福的,她们都有可以想念的人,博子想念自己的爱人,阿树惦记离去的父亲,两个人的心理阴影都还未曾消失。人活于世,没有想念的人,是孤独的一生。正是有了羁绊,我们才会走的更远。
在最后,我想摘录我在书中最喜欢的一段话:
他那个人,经常眺望远方。那双眼睛总是清澈的,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漂亮的眼睛。可能因为我喜欢他,才这样觉得吧。
可能因为我喜欢他,才会想念吧。
《情书》读后感篇6
早前一个中午在图书馆看完了《情书》,也许看得太快,很多地方的味道还未嚼清便已翻过贯穿始终的淡淡的情愫,小小的伤感,不同于一般的生离死别,阴阳相隔,人鬼情未了,但就是那般轻轻萦绕在你心头,你无心拂开,也无力拂开,或许根本就不想拂开。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探究,也无需探究主角们的情感归属问题,你如果真要问男藤井树到底有多喜欢女藤井树?女藤井树对男藤井树可有过一丝喜欢?
博子走出藤井树的阴影没?藤井树是真的爱过博子吗?还是把对女藤井树的爱转嫁到了博子身上?很可能就陷入一个回答问题的死循环,答完一个问题,扯出下一个问题,再继续回答问题,一串串的问题在我看来没有深究的意义,有时候看书是看一种感觉,而有些感觉更是无法言喻的。
两个藤井树,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原本不相干的两个人,因一个相同的名字绑在了一起,但这不意味着就一定要碰撞出什么大火花,一样可以平平淡淡,无波无澜地度过,所有事物总在相交后分离,没有例外,中间是毫无联系的几年,在后来便是一个已在地下,一个还在地上,仍旧没有太强烈的情感,只因一封阴错阳差的.信才又勾出了以前的事,我至今还记得博子写给藤井树的第一封信,藤井树:你好吗?我很好。
渡边博子那是在一种怎样的心情下写的呢?还是无法描述,只知道原来简简单单几个字就已胜却长篇大论。
书中有很多小情节,印象最深的就是男主喜欢在空白的借书卡上添上藤井树这三个字,开始觉得不过是无聊的小把戏,可最后还是有那么一点感动的,特别当流行“寻找藤井树”时,发现心里被什么东西堵着,很压抑,很难受,很沉闷,很抑郁,反正都是些消极的词。
《情书》读后感篇7
胥胥以前挺爱看书,最享受独自在静谧的图书馆度过的淡淡时光,读后感--说说你读过的书。但现在很少静下心来看书了,不记得上一本让我沉迷的书叫什么了。
你爱看什么书,哪本书读完最有感慨?说说吧…昨天接表妹过来玩,她的行李是一个背包,和一袋书。仿佛看到几年前的.自己,走哪都会带上几本书。可是现在,书,我已久违了。
最近一次看完的书还是去年九月份买的《情书》,作者:岩井俊二。当我翻完《情书》最后一页时,又接着看了岩井俊二的同名电影。不得不说,他用文字缔造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又用胶片记录下这些画面,所有他受到那么多文字爱好者和电影爱好者的喜爱。
书和电影一样,不同的时候看,心境完全不一样。第一次看《情书》,四个字"清新感人"。也有人说岩井俊二是中国的王家卫,没错,他们都是小资和小清新的制造者,读后感《读后感--说说你读过的书》。但是他们的作品我只看了一点点,不是我没有时间,或者作品不吸引我,我只是想,如果看完了岩井俊二,青春就走远了。以后再看的话,就会像老人在回忆往事了。
写着好像有点离题了,下次看书的话,再来认真写读后感吧。joicellai(麻雀的td)跟lz一样,也爱泡在图书馆的静谧时光。那是此生最美丽的时光。现在工作了,心也浮躁起来,静不下看书,唯一还保留的是继续听古典。每天一点点。虽然,我床边有一大堆书,可是很少翻。最近读的一本书,大概是一个月前,是几米的一本画册salyharry(hot blood)三国演义。
《情书》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
★ 赤壁赋读后感7篇
★ 白狼读后感7篇
★ 麻雀的读后感7篇
★ 灯塔读后感7篇
★ 科比的读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