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将作文写好,我们在语文考试中才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在写作文的时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下是美篇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消逝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消逝的作文篇1
指尖,轻轻滑过教室的黑板,想要把我六年的幸福刻进无限的时光。
空气中浮着淡淡的幽香,纯洁而温暖,充满了记忆中你们的芬芳。
独自漫步在黄昏的操场,望着天际浮起的彤云,心中忽然有些伤感。
而回眸时你的微笑,却让我感到,只要阳光撒满的地方,都是我们的天堂。
感激你们,我亲爱的教师们,感激你们让我的童年如此欢乐飞扬。
每每想起那个自信、温暖、甜美、宁静的微笑时,忽然就想不下去了,该跟那个微笑说再见了吧,还有那个微笑的主人。可是不想说,也不敢说,怕一说出口就会流泪,怕一流泪就什么也说不出口,怕什么都还没说出口就永远离别。虽然这是必然,可是期望必然中有偶然,但即使偶然也已经无用,反正到头来也只当做迷迷糊糊的一场梦。
从小有个梦想,长大以后要做一个伟大的人物,此刻忽然觉得很可笑,一个美丽却迟迟未去努力的梦想。如今只想长大以后读一所好大学,然后当一名教师,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那个梦早已不见了踪影,梦想已在成长中消逝,可是,还要夺去我心爱的教师,还要让她也离我而去,还要让我一辈子沉浸在失去她的痛苦中……
和她在一齐那么开心,那么欢乐,她那么幽默,那么进取,那么向上……可是我们要永远分别了,好象是永远,永远……如果以后我们还能再见面,算是缘分吧,可是……我不明白该怎样说才好。
我抬起朦胧的泪眼,却发现阳光依旧灿烂而明媚,温暖地铺洒在我的心间,以它独特的方式,宽慰着我的不舍,行走在消逝中,一辈子守着宁静的生活,或许也是一种幸福吧!
消逝的作文篇2
时光像淘气的孩子喜欢踮起脚尖从我们身边轻悄悄地走过。
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都扮演着匆忙的主角。在企盼和等待中,时光且行且逝。一切都变得仓惶而又模糊。除非停下脚步,默默地回首在沉醒的记忆中,远远的回望往事。
每一天都是这样,事无忌淡地单独行走在夜深人静的湖岸上,远远望去那被月光照射的湖面美景,我总是固执地认为此时夜色是这一天最差时刻,少了白天的喧闹,多了夜间的宁谧,少了白天那份明艳,多了夜色的深沉憧憬,像江南的女子坐抱琵琶半遮面一抹羞涩,楚楚地躲在一隅,泛着波光的湖面,仿佛看见那女子的泪水点点望穿江水的明眸,远处微波涟漪的湖水,像是女子青黛色的微蹙的眉,宁静、深邃,令人窒息的美。
走累了,就坐在湖岸上欣赏这夜色美景,深深的被这一夜幕所陶醉,忘记自我身处何处,晚风带着湖水的微凉和树木的清香绿萌扑面而来,湖水柔柔的撞击着堤坝溅起晶莹的水花,溅到我的身上,炽热的身体被这微凉的水花给降冷,敞开双肩,闭上双眼,慢慢着呼吸晚风的气息,它像有形的双手在抚摸我的脸,也像吸尘器一样吸收我那些不快的记忆,永远消失在我的世界里。睁开双眼,眼前出现湖光闪烁,闪烁着他的风景,闪烁着它那姿艳的体形,像宝石流霞映衬着寂寞黑色的天空,月光似水,星辰璀璨,透过层层雾霭在湖面上扑朔,在触景生情中追溯,消逝起义的欢乐,走出这片阴影的枷锁。
消逝的作文篇3
“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
——题 记
坐在时间的磨盘上旋转,常常被摇地晕头转向,迷恋、寂静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蓦然消逝成为生活的主角。
无奈,任思绪化作蒲公英飘向远方,去寻梦,去追忆过往。感受“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的雄壮;休味“人不 ,将军白发征夫泪”的边塞感伤。
像躲避废物一样回避着时间,一天又一天,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样溜走。可我仍是时间的浪子,总想抛开一切,独自存活。流浪、飘荡我生命的寄托,我如柳絮一样飘飞在天地间,辽想更广阔的世界。
不知是我伤害了时间,还是时间伤害了我,总觉得自己受到了时间的惩诫。时间如水,我如飘浮在水中的落叶,受够了潮水的戏弄,随时都可能被旋涡吞没。时间如水,够戗是那滔滔洪流上的一个匆匆过客。我用旁观者的眼睛审视时间的雄壮,用旅行者的心理领略时间的神秘。
转眼间自己已消磨掉了十几个春天,可时间的脚步仍然很急促,一刻也没有休止过。虽然自己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但却是碌碌无为。
时间的责任就是葬送生命,当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但愿我们都能有无愧无悔的人生。正如保尔所说:“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生命可以没有色彩铺张的轰轰烈烈,但不能缺少充实的美。
周涛说时间是捉不住的鼬鼠,“无处不可穿越,无处无可逃遁,闪电的一击,比一切猛兽凶猛。”足见时间的影形无声。人想试图接近它结果被它给推得更远了。
虽然我们都行走在消逝中,但请不要惧怕,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中的水,只要愿挤,总会有的。”如果你热爱生命,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消逝的作文篇4
给生活一个微笑,给自己一个微笑,路还是要继续走。学会享受生活!至于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要刻意的忘记也不要刻意的想起,有些东西随着时间
世上的风景有的已经随风逝去,而有的风景将会永远驻留在人们的心里。
黄昏来临,繁忙的马路变得寂静。公交站旁,有个方方正正的建筑,看起来只有四五平米。小屋子的顶设计成书本形状,朱红色的墙壁与有些生锈了的简陋的书架,无不述说着岁月的沧桑。夕阳西下,贴着废旧报纸的窗户,泛着光亮;青绿色的遮雨棚下,写着五个大字:东方书报亭。
走近小亭,扑面而来沁人心脾的墨香。晚风,吹动着报纸发出“沙沙”的响声,杂志发出“哗哗”的声音,伴随汽车发动机的“呜呜”声,在寂静的街上环绕。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科技类、漫画类、时尚类、文学类……
来这里读书的人可不少:白发苍苍的老人,抱着孩子的阿姨,下班的白领,练完太极拳的爷爷……放学后,我经过书报亭,随手拿起一张报纸翻开,扑鼻而来的书香气息,与指尖光滑的触感相融合,纸上的文字在指腹的摩挲下,烙印在心里,看得越来越入迷。
时间流逝,夕阳缓缓落下,夜幕降临。厚厚的杂志还剩一大半,我掏出硬币,放在窗台上,朝家的方向飞奔去,那个书报亭,在我身后,逐渐消失。
直到……
乳白的墙壁,木质的书架,透明的柜台,玻璃的屏风,明亮的落地窗……阳光透进图书馆,映照在洁白的书上,光滑书页上,白纸黑字好像有魔法,让人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现实,遨游于奇幻的书中世界。
各类名著,流行书本,当红作者的书都在书架上,《朝花夕拾》《湘行散记》《狂人日记》……这些书总能抓人眼球。松木椅子上,老人戴着老花镜,手捧着一本《红星照耀中国》手指着字,细细读着;下班的白领,读着深奥的《说文解字》,时而品一口手旁的咖啡,时而在手边的白纸上写着;放了假的孩子,趴在地板上,目不转睛读着《格林童话》……图书馆里,安静得连呼吸声都能听见。我随手拿起一本《湘行散记》,仿佛置身江边,随着作者,漫步在湖南湘江旁,停留在清幽树林里。
太阳越发刺眼,我缓缓合上书——该回家了。回首望去,二楼阅览室座无虚席,图书馆在耀眼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虽然东方书报亭已经逝去,但图书馆是纸质阅读另一种形式的传承,是热爱读书的人们心里永远不会消逝的风景。
的推移而慢慢变的淡漠,只是回忆仅此而已,让我们学会朝前看,一切都会变好。
消逝的作文篇5
现在坐在家里,外面阴阴的天空停放着厚厚的云层,一浪接一浪,翻滚在初夏无际的天边,太阳的光芒似乎已被这云层掩盖,只留下点点滴滴的光线透过云海抵达海下万里的大陆。
时间在长河的奔流中消逝,无论是过去、现在抑或是未来。行走在时间无穷小时消逝的岁月里我的脚步也曾彷徨、也曾迷茫,但却依然前行,因为前方有梦的彼岸,有未来的伊甸园。无数的感情也在这消逝的河流中消逝。百骑过隙,时间就像稀盐酸腐蚀着过去美妙的记忆,把它们一点点从脑海中移向遗忘的国度,即使曾经加入最好的保护漆,也难以逃脱时间的后遗症。恐惧过,但是最大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假若心一旦恐惧,那么心更会由此而掉坠深渊。
无论亲情、友情抑或是爱情,能够遇见彼此,都应是这世上最美丽的意外,我们可以如安妮宝贝一样写着透明晶莹的文字,也可象春树一样吟着失望的字眼,我们更可以如张爱玲躲在阴暗的角落反复抒写人生的喜怒哀乐,用心底的字句唤起情感的记忆。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回想过往的时光,三年的岁月也伴着脚步匆匆消逝,回想十二年寒窗,我不禁由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感受。在这条路上行走的朋友,如今也一样成长、成熟。我们一起行走在消逝中,消的是过去的回忆,逝的是幼时天真的梦幻。
于千万年之间,生命的无涯与希望的转瞬即逝,让我再无穷的空间里不停想象,于世间的行走中,消逝在梦的起点抑或是终点,都是我们心中所选择,都是那回眸时幽幽的笑颜。于千万年之间,我与自己对话,阐述六月风吹的雨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在平日里,我是一个十分喜爱行走的中学生。
今天晚上,我、老师和同学步行去火车站,美其名曰“止语行走”,可真是一次有趣的体验。
走在路上,感觉忽远忽近的车灯十分刺眼,一阵高过一阵的吆喝声也是刺耳。然而,走出教室的我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走着,张望着。首先我们穿过了一条十分繁华的步行街,在步行街两侧有很多小吃店,烤串,炸鸡,米粉,烤红薯……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披萨9块9一个!葡萄5块一个……”各种叫卖声萦绕在耳边。
很快,大约半小时,我们就到达了火车站。站在凄冷的广场上,看到一些大学生模样的人,他们一手拉着行李箱,另一只手里提着一些特产,脸上洋溢着笑容,看起来很开心,很激动,恨不得马上就可以出现在父母身边。还有一些打工的人,他们手里提着两个大编织袋,嘴里叼着一根烟,聚在一起聊天,聊的最多的大概就是家乡,是亲人,是父母和孩子。
“旅客朋友们,由南宁开往北京西的k22次列车已经开始检票……”此时,一些人开始走向检票口,行李拖动的声音越来越大,那骨碌碌的声音像是在帮主人诉说有多么想家和家里有多么温馨。
我们这些“行者”也要走向回家的路了。
在路上,脑海里一直浮现着那些旅客的笑容和归家的表情。我忽然觉得家是一个人最温暖的港湾,是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地方。难道不是吗?我也走向回家的路途了,我迈的每一步都是那么急切。想到此时母亲正在厨房给我煮美味的饭菜,我感觉车灯一点儿也不刺眼,反而十分柔和,十分温暖。我感觉吆喝声一点儿也不刺耳,反而十分动听,十分暖心。
哦,一次难忘的行走,永远留在记忆中,似一瓣花香,散发着芬芳。
人这一生有太多的获得,也有太多的失去。
随着生活的转轮不停前行,消逝的不仅是那永不复还的时光,还有岁月的容颜和宝贵的回忆。那曾经稚嫩的笑脸,早已成为我美好的记忆……
曾经,我们只是一块块奇形怪状的小石块,没有任何规则可言。嘻戏是生活的主旋律,欢乐是生活的主题曲……一块又一块的泥巴是我们手中的宝;一片片飘落的树叶引诱着我们翻转的心;一颗颗光亮的弹珠,不知汇聚了多少胜利的喜悦。调皮似乎是我们的专利,捣蛋与淘气似乎是我们生活的乐趣……
这就是我那最纯洁的童年,无忧无虑且永不复回。
后来,奇形怪状的小石块,渐渐麿去了棱角。直到有一天,那曾经的泥巴、飘落的树叶、光亮的弹珠,早已悄然无息地消失在我们的生活。学习、考试、成绩取而代之,成了我们人生词典里的新成员。它们成了我们美好的记忆,每次回忆起来,都是那么难忘……
自己还是原来的那个自己,而我的心绪却判若两人。那稚嫩的笑容也不再属于我,偶尔翻开布满尘埃的漫画书,在体育课上狂疯一阵,下课和同学们说笑,也许满分作文网只有这样才能弥补我们与日俱减的欢声笑语。
这是我们的青春,忙碌却又平凡。
最后,我们有一块块有棱角的小石块,逐渐打磨成了规则的几何图形,我们把学习成绩放在人生词典里,最醒目的第一页。花季雨季,难免青春的萌动,可那醒目的四个大字提醒着我们不可以!随着时光的流逝,那曾经让我们捧腹大笑的故事,现在早已勾不起一丝笑意,嘴角只是无奈的轻扬,我们行走在最规则的三角形中——教室、书房、餐厅。
我们变了,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变成一个成熟冷静的少年。
我们变了,变得更加懂得生活,每天分秒必争地学习,并与嬉戏玩耍说再见!
行走在流逝中,我们懂得了人生,理解了价值,明白了付出,牢记了回报,可再也找不到曾经的稚嫩的笑容,再也找不回从前那颗无忧无虑的童心……
一转身,儿童时代已悄然逝去;一转身,儿时的快乐时光也悄然逝去;一转身……
行走在流逝中,我们要懂得珍惜,学会坚持,懂得人生真谛,失去的就让它永远留在心底,因为我们的希望在明天,而奋斗却在今天。
消逝的作文篇6
傍晚时分,西边的天际悬着火球。火红火红的,浑圆浑圆的,橘红的颜色染红了半边苍穹,鲜艳欲滴,火一样的光束斜射在整个人间。顿时,万物也在瞬间被染的血红;在充斥着无数微尘的广袤的土地上,在或枯黄的或苍绿的草上树上,亦在古老的暗黄的城墙上,新建的雪白的大厦上以及行走在消逝中的人的面庞上……都被这霞光所笼罩着,与火球融为一体。
在江南的山水之乡是看不到这样壮丽的景观的,也仅有在北方,具体地说应当是大西北,才会有如此庄严肃穆的壮景。
在江南,群山遮蔽了视线,在太阳的火线还会灼伤眸子的时候,它就已经被群山,被云层所吞噬了,消失在视线之外了。就在它入墓的前一秒,一毫秒,我们都还是不敢直视它,所以他的浑圆我们仅有耳闻但未目睹了。至于他的火红,他的鲜艳欲滴,我们更是与它无缘了。倘如天气好,我们还是有机会窥视一下它消失在视野之外后反射到在蓝天中漂浮的云层上彩霞。至于他本身的红,本身的艳,我们——南方的娃——只能经过书本上描述的千篇一律的文字来发挥我们贫瘠的陈旧的想象来一次满足自我的那一点点的欲望。若不是亲身体会,亲眼目睹,怎会想象得到它是如此之神奇呢?
在雄鸡西北的地面上,一个火球正置于天际,没有任何的依托,就那样单单的置在那儿。它也不需要任何的依附,所有的金丝银线对它来说都是一种累赘。也许正应如此,才显出它的庄严,它的肃穆。
你看,如此之令人震惊的火球它也在慢慢的滑落。渐渐地,陷入了灰暗的云层中,那六分之一的火球已变得暗红,黄褐色了,它不再那样的鲜艳了,它已经变得暗沉了。慢慢地坠,慢慢地落;缓缓地行走,渐渐地消失。哦,已经消失三分之一,二分之一了——噢,原先太阳也在消逝中——只剩下一小半……仅有一条光弧了,以致最终彻底的完全的消失在了黑魆魆的天际。一轮挂在东边天际的圆盘借着它的余晖又把人间洒满了皎洁迷蒙的月光。
一个新的轮回又开始了,消逝在慢行着!
消逝的作文篇7
那一抹火红的身影,渐渐在大街小巷中消逝,但市井之间的书香气,却化作了一道风景,永不消逝。
梧桐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湛蓝的天空不见一丝云彩。曾经的放学路上,矗立着一间火红的小亭子,那是东方书报亭。花花绿绿的报刊、书籍仿佛墙纸一般,整齐得布满亭子的三面墙,而当天最新鲜、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日报、周刊,则占据了前面柜台的c位。店主伯伯总是被包围在报刊之中,听着收音机,翻看最新的《新民晚报》。伯伯,《读者》和《意林》还有吗?我还来不及走进亭中,便在窗外喊了一声。早就知道你会来,你的两本早给你留好了。伯伯从窗口探出身子,递出两本最新的杂志。我迫不及待得接过,站在小亭子门口开始翻看,指尖在纸张中一页页划过,书香味萦绕在身旁,不知不觉间夕阳西下。赶紧回去吃饭了,天都快黑了。每次伯伯笑眯眯地赶我时,我吐吐舌头,牢牢抱着杂志朝家跑去。那时,东方书报亭充斥于大街小巷,书香随手可得,那火红的亭子,那清香的油墨,在我眼中是永不消逝的一道风景。
家中的报刊、书籍越堆越多,网购越来越方便。不知从何时起,那一抹抹火红的身影渐渐消逝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
在一阵喧嚣之后,家门口出现了一幢图书馆。一排一排整齐的书架,一张一张供人阅读的书桌,一盆一盆精心修剪的绿植走进图书馆,浮躁的心沉静了下来。我轻轻走过书架,生怕打扰到其他读者,打破那份宁静。我走到外国经典的书架上,挑选了一本《简爱》,那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能被你的同伴们所爱,并感觉到自己的到来能给他们增添一份愉悦,再没有什么快乐能与此相比我沉浸简爱追求自尊自主的故事情节中。不经意间抬头环顾四周,每个人都专注阅读着:一位两鬓白发的老人带着老花镜,边看边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一位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年轻人捧着《经济学20讲》,时而皱眉、时而点头;几个小孩子凑在一起翻看着绘本,其中一个用手指着字,小声地念着在这里,读者们仿佛正在与书中的人物对话,正在与作者进行着一场交流,在这富有书香的空间里,我们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东方书报亭虽然消失了,但人们在书香气中,与文字相互碰撞的愿望和现实却并未消逝,一家家实体书店,一座座图书馆越开越多。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纸质阅读,那是一道永不消逝的风景。
消逝的作文篇8
有些风景,像沙上的文字,风一吹,便模糊、消逝了;而有些风景,却镌刻在人们心头,永不消逝……
夕阳西下,泛红的霞光,透过稀疏的叶,印上公交站旁的小屋。小屋方方正正,暗红的油漆略有脱落;屋顶,翻开的书本雕塑下,是“东方书报亭”五个大字;老旧灯泡的黄晕下,一张长桌,几乎被杂志、报纸与漫画摆满。
老板是一个中年人,有些发胖,总是笑呵呵的。正值高峰时段,报亭前人来人往。下班的白领,一手拎着公文包,一手拿着《时尚芭莎》,匆匆离开;领着孩子的老人,捧着《新民晚报》,牵着翻看《少年文艺》的孩子……等车的空隙,我走近报亭,掏出几枚硬币,买一本《读者》,坐在车站旁的长椅上,指尖轻抚过光滑的封面,轻轻翻开,油墨的气息溢出。金黄的光洒落纸上,垂眸,“奋斗百年路”的标题入目,“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宁做流浪汉,不当亡国奴”……一段段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字吸引着我。不觉中,时光飞逝,街边的路灯亮起,我不舍地乘上公交车。回首,那抹红,也消逝在无边夜色中,从此,永不再现。直到那天……
午后,淡黄的暖光,落在冷白的墙上。抬头,是“上海图书馆”五个大字。走进图书馆,明亮的灯光,照着一眼望不尽的书架。书架之间,一张张木桌、木椅,几乎座无虚席。随手拿过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坐在窗边,翻开书本,纸张特有的书香四散。摩挲书页,文字穿梭眼前,一幕幕画面跃然纸上:迷宫中的奶酪突然消失;两只小老鼠立刻行动,找到新的奶酪;小矮人们相互抱怨,自欺欺人……细细品味,寓言的乐趣与深意,接连浮上心头。身旁,读书的气氛浸染整个空间:白发苍苍的老人,架着老花镜,手捧着泛黄的《长征》;年轻的大学生,一边翻阅《人体解剖学》,一边做着笔记;六七岁的孩童,趴在台阶上,“哗哗”地翻着《哈利波特》,身边放着《小王子》、《窗边的小豆豆》等……除了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只剩稀疏的脚步声。
时间流逝,天际染上了一抹灰。起身,腿上略有酸麻。走向自助借书机,拿出借书证,刷卡,取书。离开图书馆,向家的方向走去。走了几步,不禁回头,在深黑的天幕下,那银白的建筑轮廓,是那么的清晰……
东方书报亭虽然已被时代的浪潮吞噬,但纸质阅读以另一种形式传承下去。
消逝的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