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写观后感时要避免生搬硬套和模式化,要有独特见解和观点,卓越的观后感是对电影意象和符号的解读和解码,下面是王科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观看长津湖观后感优秀8篇,感谢您的参阅。
观看长津湖观后感篇1
十月三日,我和妈妈去电影院观看电影《长津湖》,这场电影,让我知道了很多事情。
这部电影讲述了1951年,美国人炸毁了朝鲜人民的房子,并出动飞机轰炸了我国的东北,中国志愿军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与美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交战,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看到美国的战斗机射杀我们的战士;看着美国空中武装对朝鲜的狂轰乱炸;看着美国人吃着肉、蔬菜,喝着咖啡,而我们的战士吃着硌牙的结冰土豆;看着美国陆军的重型装备,我们战士的因为装备太落后,在枪林弹雨中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冲向敌人,我的手攥得紧紧的,心里好着急,好难过。电影散场的时候,我看见妈妈的眼中泛着泪光。回来的路上,妈妈告诉我:这场战争的胜利是建立在无数先辈的血肉之上的!我们可不能辜负了他们!
是呀,我们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是先辈们用血肉换来的。我要学会珍惜,从小事做起,认真学习,长大了也要为祖国做贡献。
观看长津湖观后感篇2
2021年10月6日,是国庆假期的第六天,妈妈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大剧院观看电影《长津湖》。
看完这个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个抗美援朝的故事。1950年10月,美国出兵朝鲜,毛泽东同志指导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在电影里,战士们在零下40度的寒冷天气里和敌人战斗,他们没有棉衣,饿了就吃冻土豆,渴了就吃雪,却和吃得饱,穿得暖,开着坦克、飞机的敌人来战斗。让我最难忘的就是冰雕连,他们在寒冷的雪地里一直保持着同一个姿势,一动不动的趴在零下40度的雪地里?当敌人发现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被冻死了。美国指挥官史密斯向他们脱下帽致敬,史密斯说:“和这样精神的敌人,我们永远也战胜不了的。”
通过这部电影,我明白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战士们用命、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学好本领,将来报效自己的祖国。
观看长津湖观后感篇3
去之前只在包里捞了几张餐巾纸,结果开场前喝了一杯拿铁就被霍霍掉了。整场电影只能用袖子擦眼泪,默默吸鼻涕。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个场景:火车开过长城,晨光照耀在火车上时;雷公开车那一幕;还有电影最后战士们被冻在雪地里的那个镜头。
我一直是个感性的人,看红海的时候流泪,看战狼的时候也流泪,甚至一度拒绝电影院里的战争片或者苦情电视剧。这几个场景更是眼泪止都止不住。
?长津湖》比较突出的是群像戏,雷公那场算是为数不多的单人戏,也拍摄的很好。很多小细节都被给到了镜头,值得第二遍观看挖掘。大场景拍得很漂亮,尤其是埋伏那一块。镜头转换自然,电影整体完成度很高。
当然也不是说这部电影没有缺点,因为群像又是电影因此在人物饱满度上有所欠缺,有些场面太晃眼看不清,有几位去世的战士没记住名字。有好多镜头给到美方战士被枪打中死去,却很少单独给到我方被打中的战士,其实也应该多拍一点,毕竟我国军人也并不是铁打的,他们被子弹打中被炮火击中也是会死的…
电影还有一个特点是拍摄了美国下层军人的日常,比如海报歌曲食物…这大概表示大家都不想打仗,只想和平安稳地生活吧。
抛开这部电影,抗美援朝胜利真的真的很不容易,不是所有战士都是主角,有灵光一闪有突出的投掷技能可以大命不死。他们都只是血肉之躯,抗美援朝的胜利,不,应该说中国所有为独立自主和平进行胜利战胜,都是人民英雄用筋骨鲜血铺就的。
所有的胜利都来之不易,他们打仗是为了让下一代人能生活在和平时代。
观看长津湖观后感篇4
自《八佰》后一直没进影院,昨天和车友一起观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影片再现了发生于抗美的援朝第二次战役期间的长津湖战斗,今天的观感我不讲历史背景,战役进程,以及武器装备,讲讲人吧。
解放战争结束后,伍千里抱着哥哥的骨灰回到了老家:一座小渔村。这是一户靠水吃饭的人家,解放前即便是岸上的穷人也看不起他们,“渔花子”——直到近些年还有人这样说扬州沿湖村的渔民。而伍家三代打渔,坐稳了中国社会的最底阶层。所以当伍父说政府分了两亩多地给他们,伍千里立刻描绘起了新屋的模样,这是翻身摆脱阶级烙印后发自真心的高兴。
依稀想起小时候在爷爷奶奶船上玩耍的情景——我们家族就是翻身的底层阶级,因此从影片刚开始我就对影片产生了共鸣。
进入新千年后,抗美的援朝影片风格开始改变,没有三大战役时代的全局俯瞰了,而是在保持主旋律的基础上重视对基层战士人性的刻画,以及战争对人生产生的影响。这不是反战,而是在告诉观众“保卫和平”这句话的是由很多人放弃自己的人生而承担起来的。
从《云水谣》、《集结号》、《我的战争》到《金刚川》、《长津湖之水门桥》,普通人的群像不再是刻板的革命战士,而是有爱、有理想、有情义的人。可是身处那个时代,命运无情的撕裂了他们的人生,《云水谣》的陈秋水与王碧云天涯相隔60年,《集结号》的谷子地余生都在寻找自己的部队,《金刚川》的班长刘浩暗恋上了四川老乡话务员,而几个小时之后姑娘就牺牲在金刚川畔。在《长津湖》中,编剧更是充分赋予了演员们生动饱满的人物设定。
在我看,看群像影片,和追偶像组合有相似之处,而在《长津湖之水门桥》你可能会因为某个演员某个角色而被影片感动,并继而对整个志愿军群体产生崇高的敬意。
是片中形象最为细腻的一个角色。满是硬汉的七连,梅生有不一样的气质,从他在部队集合时报数时“压线”赶到,神态中硬朗与书卷气相得益彰,就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心,明明已经退伍,可以告别枪林弹雨的战争,在上海过上温馨惬意的生活,他却狂蹬了120公里自行车归队了。他当然不是天生好战,他热爱和平,厌恶战争,喜欢读书听歌学外语,深爱着女儿,但是为了不把战争留给下一代人,他责无旁贷,选择走向战争。
观看长津湖观后感篇5
大年初一的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电影院观看了一部影片,片名是《长津湖之水门桥》,是延续《长津湖》的故事线。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水门桥战役,对战双方是第九兵团和美军陆战一师。面对志愿军的强烈攻势,美军被打得节节败退,落荒而逃,水门桥就是美军撤退路线的关键点。第七穿插连三炸水门桥,最后英勇牺牲,只剩伍万里一人生还。
随着抗战情节的深入,我多次热泪盈眶,第七穿插连为了炸毁水门桥,每个战士都在拼命,都在为了完成任务而做好视死如归的准备。伍千里说:“只要桥在,任务还在,美军修一次,我们炸一次。”当时的长津湖,气温已近零下四十度,美军外围有先进的军舰、铺天盖地的飞机、强大的陆战师以及充沛的物资,反观我们的战士,武器上只有步枪、迫击炮,他们日夜隐蔽在雪山坳里冻得瑟瑟发抖,唯一的食物就是揣在怀里冻得硬邦邦土豆了。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们没有退却,毅然守护着我们祖国的疆土,这是一个多么伟大而无私的壮举哪。
此时,我已流泪满面。我不禁想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铸成的,我们要感恩生活,珍爱和平,铭记历史,从小立志,作为一名学生,要把自己的使命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争取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观看长津湖观后感篇6
电影《长津湖》深刻地告诉我们: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
是的,中国军人的荣耀永恒,中国军人的亮剑精神不死,中国军魂,永远不可撼动。所以,就像影片中毛主席所说:“这仗真不想打,但为了未来百年的发展,这仗不得不打。打的一拳来,免的百拳来。”
在没有完整御寒装备的情况下,志愿军毅然奔赴战场,面对美军最强悍的部队,用血肉之躯应对美国的飞机大炮,最终取得胜利,靠的是不怕强敌的民族风骨,是前赴后继的英雄主义精神,也正是无数英雄的血性拼杀、流血牺牲,才让侵略者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伍百里战死了,伍千里还在,伍万里也应征入伍了,一个普通百姓家的三个儿子都在战争的硝烟中笑过、哭过、成长,那是一种深刻的恨与痛,它会撕扯灵魂,催人长大。
而今的我们,必须缅怀历史!铭记英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观看长津湖观后感篇7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这是一首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战歌,1950年,美国的`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的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彭德怀的带领下来到了朝鲜战场,那儿天寒地冻,我们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要面对的是号称全世界无法被打败的美国。影片为我们展示了当时抗美援朝初期战士们激烈的战斗,把美国打的节节败退的故事。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对新中国来说首次出国的战役。当时的中国一无所有,也没有出境作战的经验,而且对手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长津湖》这部影片把我们和美国激烈的战斗表现的淋漓尽致。
影片中的一段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在长津湖阻截美国军队时,军人们身处零下三十度的低温,身上穿的也是薄棉衣,一天连个土豆都吃不上,可是为了这场战斗的胜利,他们仍然坚持战斗,他们的精神让我感慨不已。在战役的过程中,军人宁可冻死,也不后退半步,当美军走到我们的阵地前时,看见了那些持着枪被冻死的冰雕般的战士遗体时,都行了一个军礼。
“这一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晚辈打。”在极寒的天气下,拥有坚强毅力的我国志愿军在几乎没有补给的情况下隐蔽了整整十天,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让敌人震惊。
为了祖国的利益而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的每一位志愿军烈士,都值得我们致敬。先辈所经的这些磨难,让我们难以忘怀。
观看长津湖观后感篇8
和女儿一起看了《长津湖》,第一次见女儿看电影看哭了,看完电影,女儿反复问我的问题是:美国为什么要打仗,他们是和日本一样吗?
我想了又想,美国为什么要发动战争。我的直觉是,美国和日本不一样。日本是侵略,美国是什么呢?
想来想去,大约,打仗对美国是一笔生意。毕竟一战二战美国因为战争发了财。于是,他要延续这种生意。毕竟,美国从未停止战争,尽管这些战争都是被他安排在别的国家的领土上。
?长津湖》里,看着美国空中武装对朝鲜的降维打击、看着美国吃着肉、蔬菜喝着咖啡,而我们最可爱的人吃着冻得硌牙的土豆、看着美国陆军的重型装备,我和女儿都哭了,因为我们都理解了这场战争又是难打的战争、是代价巨大牺牲巨大的战争,是建立在无数先辈的血肉之上的战争!
?长津湖》里,看着美国的飞机射杀我们最可爱的人,我哭了。看着我们最可爱的人在轰炸信号塔那场战斗里奇袭美军,我也哭了。看到最后的总攻我还是哭了。
无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每一名战士都是有爸妈有家有血肉的个人。本来,我们的战士该回老家或建房孝养父母或看娃辅导功课,回归普通的茶米油盐。本来,美国的战士该在老家准备圣诞准备团聚。
然而,发动战争的美国决策者把美国战士送到朝鲜战场,而我们不得不卷入这场战争,保家卫国、粉碎美国的野心、粉碎美国接下来长驱直入的幻想。人命是战争的燃料!
美国决策者的野心是建立在众多普通士兵的生命之上的,无论是美国士兵还是中国士兵,发动战争的美国决策者是有罪的。
?长津湖》里的战争场景格外真实,但我知道,创作者们其实还是弱化了战场的残酷,他们隐去了血腥场面,只以讲述的方式呈现,也正是这场讲述,我发现女儿哭了。
我想大约她是害怕的,我也问了她,她是害怕的。我想这害怕也算是一场教育,因为,战争就是如此的可怕,甚至于比这个还可怕。
?长津湖》里,我们最可爱的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吃不饱穿不暖,他们全凭的是保家卫国的决心,以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毅力,不但已经全然不顾自我的饥寒,竟然还付出了巨大的战斗力,对敌人发起了反攻。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坚韧!正如火车上那场路过长城的场景。
绵延的万里长城,宏伟壮丽且庄严,而我们的战士过了长城过了国界,他们便要化身血肉长城,阻击敌人于国境外。以生命为我们后辈筑起长久的和平!
我边看电影边想,今日之安逸,全是先辈以血肉铸成。所以,我们不光要把“珍惜和平”刻印在骨血里,还要真的把“珍惜”二字付出实践,从小事做起,从珍惜食物,从认真工作,从修身立德开始,好好做人,不辱先辈之忠烈!不负和平二字之珍重!
勿忘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
观看长津湖观后感优秀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