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心得体会6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想要写出大家赞同的心得体会,我们在参加相关事物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参与,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我们会积累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王科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万用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万用心得体会6篇

万用心得体会篇1

这个星期我们班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电子工艺实习,实习任务是制作一个万用表,其实是进行简单的组装而已!

刚开始时我并不清楚电子工艺实习到底要做些什么的,以为像以前的金工实习那样这做做那做做。后来得知是自己做一个万用表,而且做好的作品可以带回去呢。听起来真的很有趣,做起来应该也挺好玩的吧!就这样,我抱着极大的兴趣和玩的心态开始这次的实习旅途。

第一天上午并不是学制作,而是做一些基本工的练习,练习如何用电烙铁去焊接元件。电烙铁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以前在电子协会时用过很多,算得上会用但谈不上是熟练那个,所以我也很认真地对待这练习的机会。焊接看起来很简单但个中有很多技巧要讲究的,在焊的过程中时间要把握准才行,多了少了都不行!练习时最好边做边想想老师教的动作技巧这样学得比较快一点。

下午的主要任务是了解万用表的大致原理。说真的,虽然自己是学电子专业的但对很多常用的电子元件还不认识呢。老师也知道我们常识少,所以从元件识别入手。这个老师讲课很风趣,经常让我们引进不禁,这样学习气氛比起我们平时上专业课时好多了。老师讲完原理后,我们就开始把每个元件照着图纸插到pcb板上。

第二天上午,我们要把昨天插好的每个元件焊接上去。我的pcb板昨天已经搞好一半多了,所以这天早上不久我就把它焊接完毕啦。我很高兴,因为我是我们班第一个拿作品去给老师调试的。调试后发现我的制作有点小问题,但经我细心检查修改后最终成功了!看着自己的制作在电能的催动下指针来回的摆动心里甜甜的,因为这是我的劳动结晶!

下午的任务是把收音机的外壳装上去,并且老师教我们写实习报告的细则及注意事项。这两天的实习就结束了,时间过得真快,真有点不舍得的感觉。

这次实习很有趣很轻松,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懂得了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有关电子的专业知识。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之余也体会到了实践的乐趣。因为在实践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遇到问题后要细心检查才能发现其中的错误,最后就要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一个过程不知不觉地使我的实践能力提高,为以后学习、做实验打下基础!

万用心得体会篇2

在这三周的实习时期,咱们学习了开端的锡焊以及万用表制造,刚开端教师给咱们讲解了注意事项,到第二天,咱们就开端去试验室学习焊接。刚开端,由于不把握焊接的窍门,在试焊接的时分把各个元件焊得好丑好丑,后来,回到宿舍跟舍友讨论焊接的窍门,茅塞顿开,第三天开端焊接万用表元件的时分就格外有感觉,第一颗油滑漂亮的焊点,第一个焊接成功的电阻,它们点燃了我的激—情,让我一焊即是一天,辛苦那是必定的,可是正所谓乐在其中,每一次的实习都像在做一个极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再苦也是值得的。格外是把一切元件悉数焊完的那一刻,然后调试成功,就别提我和队友那个快乐劲儿了。在这三周里边,我学到了这些东西:

一、把握了几种基本的电工东西的运用,导线与导线的衔接办法,导线与接线柱的衔接办法,了解了电路装置中走线、元件规划等基本常识,了解了焊接的原理和窍门,把握了电阻电容接线办法。

二、对电子技术的理论有了开端的系统了解。咱们了解到了焊一般元件与电路元件的窍门等。这些常识不仅在讲堂上有用,对往后的电子技术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平时日子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对自个的着手才能是个很大的训练。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一切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查验的。没有满足的着手才能,就奢谈在将来的科研尤其是试验研讨中有所成果。在实习中,我训练了自个着手窍门,提高了自个解决问题的才能。比如做万用表拼装与调试时,好几个焊盘的距离格外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起了,可是我仍是完结了使命。

三、一起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非浅。这对我往后踏入新的工作岗位对错常有利的。除此以外,我还学会了怎么非常好地与他人交流,怎么非常好地去陈说自个的观念,怎么压服他人认同自个的观念。信任这些宝贵的经验会变成我往后成功的最主要的柱石。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有必要具有的一段阅历,它使咱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咱们学到了许多在讲堂上底子就学不到的常识,也打开了视界,增长了见识,为咱们往后非常好地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四、本次实增强了咱们的团队协作精力,培养了咱们的着手实践才能和仔细谨慎的风格。例如:在焊接过程中,组员帮忙把电路板和元件摆正,我担任焊接;还有接线的过程中,组员担任把线拿好;在接电容时,咱们彼此提示要注意正负极等。

五、做试验要沉得住气,有耐性。在最终调试过程中,咱们调试了一天才调试成功,由于之前咱们不小心把电刷给弄弯了,导致最终调试失利,以后咱们用烙铁把电刷给调好,最终成功把万用表给完结。

万用心得体会篇3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对dt830b数字万用表的制作,了解万用表的基本工作原理。

2、学习并熟练掌握元器件的识别、质量检测、插件、焊接(包括贴片元器件焊接—表面安装技术smt)和整机的装配工艺。

3、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提高工程实践观念。

4、通过万用表的安装调试,掌握电子元件和万用表的调试技术。

5、增进对仪表的测试精度以及误差的认识与掌握。

二、实习具体任务:

1、熟悉万用表原理

数字表的核心是它的a/d转换器,也就是模数转换器,将被测量的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给lcd液晶屏显示。输入icl7106的直流信号被接入一个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送入译码器转换成驱动lcd的7段码。a/d转换器的四个译码器将数字转换成7段码的四个数字,小数点由选择开关设定。

数字表有三个转换电路:i/v转换电路(电流转换电压电路)r/v转换电路(电阻转换电压电路)c/v转换电路(电容转换电压电路),也就是说,不过测量什么信号始终要把这个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压信号来给a/d处理显示。

测量电阻,将被测量的电阻值转换为直流电压信号给a/d处理显示。利用icl7106内部的2.8v基准电压源给基准电阻r0和被测电阻r提供测试电流。r0上的压降vr0当做7106的基准电压,被测电阻r上的压降vr作为基本表的输入电压。

测量电流,将被测量的电流值转换为直流电压信号给a/d处理显示。当被测电流iin流过分流电阻时可产生电压降,即可实现i/v转换,以此作为200mv基本表的输入电压vin,利用数字电压表显示出被测电流的大小,再通过量程选择开关扩展成多量程直流数字电流表。

2、元器件的清点与测试:

1)在焊接前,我们应该前检查我们的万用表的元件清单,清点完后请将材料放回塑料袋,弄清各元件的名称、外形、大小、极性以及了解它们的安装方法。

2)首先在万用表的外包装泡沫壳上写出所有电阻的阻值,然后取出普通电阻,根据电阻上的色环来读出每个电阻的阻值,分别将读出来的电阻插到对应电阻的位置上,完成后,用数字万用表分别检测每个电阻的阻值,看是否有电阻读错。并将其它元件按照规格也插到线路板上面。

3)如有缺件或错件,及时记录下来并到指导教师处核实后调换。

3、元器件及配件的安装焊接与组装:

严格按照实习指导书提供的步骤,安装及焊接所有元件,检查无误后按步骤依次组装各配件,完成后认真检查确认无误,再安装电池。

4、数字万用表调试与校验:(1)零点校验(2)a/d转换器校准

将数字万用表的拨盘开关转到20v档位,插好表笔;用另一块已校准仪表做监测表,监测一个小于10.000v的直流电源,然后用该电源校准装配好的仪表,调整电位器vr1直到被校准表与监测表的读数相同,当两个仪表读数一致时,自己安装表即被校准。

如果校准错误:a、检查线路板是否有短路,焊接不良现象。b、检查使用的电阻值和表头的电容值。c、检查分压电阻是否有插错、虚焊等现象。然而在实际中,有些人调节电位器无法使得被校表与标准表相同,这对我们检验所焊电路的检验提出了较高要求,应细心观察,找出问题。

(3)直流电压测试

调整电压源输出为10.000v,100ma,选择数字万用表量程为20v,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入电压源输出端,观察万用表输出值,与电源输出比较,此时,数字万用表显示为10.07v,与标准表显示值相同,但现实不是十分稳定;说明上述电位器vr1调整合适,改变测量极性显示为—10.12v,符合预期结果。

(4)直流电流测试

调整电压源输出为10.000v,15ma,选择数字万用表量程为20ma,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入电压源输出端,观察电流输出值,与电源输出比较,此时,数字万用表显示为15.3ma,与标准表显示值有一定误差;微调电位器vr1调整合适,兼顾电压和电流输出值,即不再调整电位器。最终,输出电压为10.10v,输出电流为15.1ma。

(5)电阻测试

测实验中标称阻值为10k的电阻,用标准表测试值为9.98k,数字万用表显示值为9.99k,满足实验要求,依次测量其他阻值电阻,误差基本较小,电阻测量成功。

(6)晶体三极管测试

将数字万用表的拨盘开关转到hfe档位,将实验中9013三极管插入相应测试孔,被测表无示数,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最终未能如愿检查出原因。个人分析可能为以下问题的一种或几种:

晶体管测试座是否完好、相应测试电路的220k电阻和10Ω的数值及焊接是否正确。

(7)晶体二极管测试

将万用表拨盘转到二极管的测试档,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到二极管的正负极,显示值为660mv,与二极管理论压降0。7v相差不多;反向测试时示值为1,即电阻无穷大,测试符合要求。

万用心得体会篇4

为期两个星期的实习已经过去了,万用表也已经上交了,这也标志着我的大学第一次实习的结束。总体上说,这次实习是成功的,这次实习是值得回味的,值得总结经验的,值得借鉴的。

实习虽过去了,但为下一次更好的面对,总结这次实习是必需的。下面就是我在这次实习中所见所闻所想所做的片段,希望对日后的实习、学习、生活等有更大的帮助。

团队精神。这是我要第一个说说的,因为这次没有团队的合作是很难完成的。我们这次实习是两个人一组的,一起把这个万用表组装好。我是和班上的冯升常一组的。

刚开始我们挺兴奋的,因为我们会用到电烙铁,自己亲手组装一个仪表。可是我们不知如何开始下手,而且我们相对于往年还提前开动员大会和发实习仪表。我们是时间充足还是紧迫?这个实习是简单还是容易?我们两个一下子不敢下定论。

最后我们商量了一下,大概计划也确定下来。前期,我们也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先看一下实习指导书,点清万用表零件有没有漏缺的,这个我们都要做。接着就是实习期间,跟着老师的教学内容。

后来在前期中,我们都有做到那两点了,可是我的搭档冯升常却被颜色难住了,所以在通过电阻色环读出电阻阻值这一步中卡住了,不懂我们有哪些电阻,缺哪一个。

不过在正式实习组装时通过我的小小指点,也终于拿下这一点了。在后来的时间里,我们跟着老师的进度一步一步完成这个实习,先是原理学习,焊接练习,正式组装,最后我

们如期完成这个万用表。在组装过程中,我负责焊接,他负责把零件准备好,做好去氧化膜,弄好支脚,同时辅助我焊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浮不骄,从容淡定的去做。

虽然遇到不少问题,比如电路图的原理,零件的认识上,调试过程中出现很大误差等问题,但我们还是一一解决好,具体问题在下面会提到。这次能如此这么快弄好,就是得益于我们之间的合作!

做好计划。做一件事情有一个好的计划会事半功倍,何况我们现在是实习,就更需要我们也要有自己的计划。虽然我们实习期间要跟着老师的步伐走,但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想法、进度。刚开始,我们不知道怎么做,尤其在发了实习仪表后,该如何下手呢?这成了我们第一个要面对的问题。

我们真正有计划实在实习第一天老师将完万用表的原理后,我们开始自己动手。那时我们产生分歧,冯升常埋头理解他的电路图,我就说我们从那个时候起要有个计划。他就问我连电路图都看不懂,谈何组装,谈何实习?

可我就认为,我们就因为在这方面不懂,所以我们才花时间在这上面,很多同学就是按照电路板上的零件提示位置焊上去的,我们实习不只是这样,要完全弄明白到某个电阻的作用。

所以我们才要做个计划,第一步要做什么,接着是什么?看懂电路图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们都想到一起了。当天我们要求自己把电路图弄明白,我负责电压的直交流部分。他负责其余部分。接着下面的几天我们就一步一步按着计划去做。

可是,问题就出来了。我在弄电路图时,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也搞不懂他复杂的电路图,我想了想,觉得没必要这么死抠在商用电路

图上,只要把我们的物理电路图弄懂就好了,而这个我们的老师已经详细跟我们讲过,我们自己也懂得。所以,这个我们中途放弃了。

后面的实习时间里,我们基本是跟着老师的步伐走,似乎当初我们的想法荡然无存,其实是我们把这个实习的难度放大了,所以在前面的时间会出现这种担忧。不过,在这个实习过程中,我们总体还是按照口头上的计划来完成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零件的熟悉。总体上,零件的认识基本上没问题,但在某些问题上还没有完全搞明白。特别是那个分流器,那与指导书上的外形不一样,现在它只是一根直的铜棒,能起到分流的作用吗?

还有每一个电阻作用是什么?电路板上连接跟说明书上的电路图一样吗?有区别吗?等等这些问题,其实到现在还没有解决。既然我有这个疑惑,那我就应该去解决。可是我没有,我也没向同伴询问,把这一个个问题抛在脑后,我想在这一点上,是实习中的败笔!

调试问题。万用表终于做好了,接下来就是调试,测试它是否准确。在测试前我们很兴奋,很想快点看看我们的成果会是怎样的。结果,误差相当的大!测电流电压的还好,但电阻相差300多Ω,这让我们措手不及。

于是检查电阻,电位器等,调过后依然是这样,我们感到措手无策,于是请教老师,老师也是让我们检查电路,原件是否接错等,可是我们怎么去做,毕竟这是一个已经完好焊好的……我们最终没有再去检查,结果到了演示的那天,竟然异常的准确。我想,应该是我们有些问题没有搞清楚,误以为错误,这一点,有点乌龙!

周全考虑问题。只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我们在焊零件时,把四个孔还有调零电阻器弄反了,导致后面的焊接工作繁琐和重复了,这是

可以避免。我们当时只是想到把所有零件都放到黄色这一面就行了,我们的当时的意识就是绿面焊接,黄面放零件,完全没有想到这些零件的作用,后来是突然发现,但那时晚了,已经焊上去。

造成这个问题,主要是我们没有考虑周全,急于求成。虽然出现这个问题的不止我们很多同学都一样,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吸取这种教训,这次虽只是接反了,下次就不知道会出现怎样的问题了。

相互帮助。这次实习虽然是两个人一组,但我们却不能各扫门前雪啊,如果哪位同学需要帮助,我们还是很热情的去帮助的。同时我们这次实习实际上用不了几天就可以做完,时间还是很充足的。

某些同学在不同方面比较弱,比如焊接,比如电路图等等,所以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不仅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还会体现你的长处。何况我们都是同在一片蓝天下。不管怎样,在日后的人生路途中,不要忘了同路人。

时间不等人,总是过得这么快。但时间是公平的,不会谁多谁少,重要的是我们都能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好好把握,好好锻炼,正如这次实习,我应该好好记住所学的东西,这将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

万用心得体会篇5

经过这x周来的实习,让我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区别。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只是学习课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那时感觉理论这么简单,操作起来也并不难。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当我们刚来煤矿时,单位安排了我们一个星期的煤矿三大规程及规章制度的学习。于是,我们经过这些初步的培训之后,终于迈进了我期待已久的实战中。当我们踏入了生产一线后,带班领导首先给我们讲的就是安全问题。

通过实习,不仅让我获得了矿山机电的基础知识,了解煤矿生产一般操作过程、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了主要运输机械操作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安全操作技术,而且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提高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向工人及现场技术人员学习的良好素质。在专业方面:巩固已学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程的有关知识,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作必要的知识准备;通过实习,学习本专业的实际生产操作技能,了解更多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应用状况,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观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通过实习,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为进一步开展专业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我想在今后我会通过努力学习和工作,在工作中虚心向老工人,技术能手请教自己不懂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总之,我觉得态度是很重要的,态度决定着我们的工作成绩,无论在哪个单位,做什么事情,只要自己的态度端正和积极,我们总会找到辛苦工作的价值和乐趣。也许,我做得不是很优秀,但我对这次实习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觉得是我内心的安慰,因为我一直在努力做的自己。

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我的的确确走进了社会这个大课堂,体验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世界,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万用心得体会篇6

一、实训目的

这次为期一周的电子工艺设计实训,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了解电烙铁的使用以及手工焊接的方法,其次是让我们对实训过程中需要接触到的元器件有基本的认识并了解它们的安装方法。

二、实训过程

周一:上午在理教1—202听x老师讲解电子工艺实训周的具体时间安排以各种相关知识。

周二:上午在自动化创新基地进行焊接练习,练习目标是40个电阻、20根单股导线、20根多股导线。

周三:上午在自动化创新基地进行焊接练习,练习目标是40个电阻、20根单股导线、20根多股导线。下午在自动化创新基地进行焊接考试,考试内容是10个卧式电阻、10个立式电阻、10根导线(至少3根多股)、2个无极性电容以及2个有极性电解电容。

周四:下午在自动化创新基地焊接八路抢答器。

三、实训知识

电烙铁的使用方法:新的电烙铁,或者使用时间长后要更换新的烙铁头的电烙铁,在使用电烙铁之前应该通电给烙铁头“上锡”。首先用锉刀把烙铁头按需要挫成一定形状,然后接上电源,当烙铁头温度能升到融锡时,将烙铁头在松香上沾涂一下,等松香冒烟后在沾涂一层焊锡,如此反复进行2到3次。在使用中,应使烙铁头保持清洁,并保证烙铁头的尖头上始终有焊锡。电烙铁不宜长时间通电且不使用,同时使用电烙铁是,控制烙铁温度,并且控制好焊接时间。

焊接的注意事项:在焊接前,先检查电烙铁是否是状态,焊接过程中电烙铁应与电路板呈45度,花线刨开后应在裸线上镀一层锡,镀锡时应在裸线上先沾点松香,再开始镀锡,这样才能镀上锡,裸线一端应紧贴电路板,放锡时应注意控制锡的用量,焊点要均匀,焊好后再剪掉多余的裸线,以防止虚焊,另外焊接过程中要注意防烫伤,以及不能损害元件和印刷电路板,焊接完后应检查电路板是否出现虚焊和漏焊。

对元器件焊接要求:遵循从小到大,先低后高,先轻后重,先内后外的原则。

电阻:标记方向一致,高低一致;

电容:标记方向要仔细看,先焊无极性电容,再焊有记性电容;

二极管:正负极性一致,高低一致。2.3印制板的拆焊,首先加热焊点,使焊点上的锡融化,然后吸走焊锡,最后取走原件。注意点:不要硬拉元件,集成电路拆焊使一根一根的加热,融锡,吸走熔锡后才能拆卸。

四、实训感悟

周一今天的实训,与其说是是实训,不如说是实训前奏曲,通过x老师对实训周的简单时间安排介绍以及其对于些相关知识的介绍,使我们对于电子工艺设计尤其是焊接工艺的了解有了较大的提升,也让我们对于接下来的一周实训有了较大的期待。

周二今天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焊接,其实以前我就对那些工人师傅的焊接活挺感兴趣的,但苦于一直没有工具,但今天我真正体验到了焊接的幸福感。第一次拿到电烙铁,第一感觉就是“怎么没有开关呀,每次都要拔插头,太麻烦了”,上网查询来着,但毫无结果。但这已是无关紧要,待老师分发完通用板、电阻、导线、锡线之后,我迫不及待的便插上了电烙铁的插头,并开始往通用板上装电阻。其实电阻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尤其是在被老师夸奖之后,更是倍感小菜一碟。但随后的多股导线就让人头痛了,没有专用的去皮钳子,总是一不留神就剪断了,尤其是在导线勉强够用的情况下,更是纠结呀。好在黄天不负有心人,努力了好一阵子,总算是剪好了20根多股导线。或许是因为觉得焊机很有意思吧,晚上,我也依旧来到了自动化创新基地,继续我的焊接时光。晚上的光线比较暗淡,所以焊接也不是很利索,甚至是在修补的时候,将一个焊盘给焊掉了,导致彻底无法焊好一个立式电容,于是乎,我就焊了41个电容,希望老师能无视那个失败品。

周三今天上午,和昨天可以说是如出一辙,依旧在进行着焊接练习。但下午就有些不那么幸福了,因为考试如期而至。焊接时很有意思,但考试总是有一丝的紧张。的感觉就是手抖得不是一般的厉害,而且还更容易出汗。所以焊接起来很是不顺,最让我受不了的是我对线的长度需求产生了较大的误差,导致浪费了几乎一大半的单股导线,差一点就不够用了。但不论怎么说,离考试结束还有十分钟的时候,我完美的完成了作品,而且还对他的正面效果进行了修正,保证了视觉效果的好看,毕竟我是一个有轻微强迫症的人,容不下一丝瑕疵的。

周四回想今天下午的八路抢答器的焊接,我真是不知道去何处哭诉,当然我自己的失误是主因。其实总体来说,今天的焊接还是很不错的,从开始到即将完成,我一直是做的有条不紊,先10kΩ电阻、再360Ω电阻和2k2Ω、100kΩ电阻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但在在我即将完成的时候,却猛然发现把两个一般电容装反了,我竟然忘了有大小的区别了,真是百般自责,但也没办法,只能拆焊了,但和昨天一样,我又把焊盘给拆了下来,瞬间我真是有点想重做的冲动。好在勉强弥补了之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继续做,最后还是可以用的。其次的一个纠结点,就是电池座的导线问题,老师没有讲解导线要如何连上去,虽然看着是要用螺丝刀将导线压进去,但是又没有螺丝刀,这是让人百般焦急呀,于是各种问人,但完全没有一个人能好好回答我,好在我想起来了以前见过很多都是直接将导线焊接在焊点处的,于是我也就这么做了,虽然焊得不是很好,但好在一切都好用。但我不得不吐槽的是,这个八路抢答器的质量真是太次了,在我第一次排队的时候,原本很好用的抢答器玩着玩着就又坏了,苦逼的.只能是回去继续倒腾,但把电池卸下来再装回去又好用了,真是不想说什么了。就是在这样的曲曲折折、这么多的吐槽点中,我结束了我最后一天的电子工艺设计,虽然不是很顺,但我还是相当的热爱焊接这门技术的,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接触。

五、总结

在大一,我们所学的都仅仅是一些理论知识,只是注重理论性,而忽视了我们的实践性。而这一次的实训正如第一节课所体现的,并没有多少要我们去想,的是要我们去做。看一个东西简单,但它在实际操作中就是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有些东西也与你的想象不一样,就比如这次的焊接八路抢答器,看到电路板,整理一下元器件,我们就基本知道要怎么去做了,但当我们真正开始焊接时,却总能出现各种错误。而我们这次的实训就是要跨过这道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总体来说,我是十分喜爱这次的实训的。我从小就对这种小制作很感兴趣,喜欢把东西给拆来装去,也喜欢自作主张的去修理家里的一些坏了的小电子品,虽然总是把东西搞坏甚至更坏,招来一顿骂,但我依然兴趣不该。而如今,这一周的实训可以说投我所好,让我得以放开手脚来拆来装去。

并且,通过这一周的电子工艺设计实训,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获益匪浅:

首先,对电子工艺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一周的实训让我初步掌握了焊接这门精细活,并对不同元器件的焊接以及一些注意事项有了足够的认识。这些知识与技巧不仅在这一周的实训中有用,在以后的学习中甚至是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同样有着有着现实意义。

其次,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高中三年的学习,可以说是将我们的动手能力彻底扼杀,大学第一年也依旧如此。但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何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而这一周的实训,可谓是让我们年久失修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一切的发明创造都源自于实践,而这次的电子工艺设计实训可以说是我们将理论付诸实践的第一步。对于这第一步,我会铭记于心,但我同样盼望着第二步、第三步希望在一次次的实训实践中,我的动手能力可以得到质的飞跃。

万用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弟子规体会心得体会6篇

童年读书心得心得体会6篇

高中开学心得体会6篇

历史总结心得体会6篇

童年心得体会6篇

锻造的心得体会6篇

创业项目心得体会6篇

瑜伽班心得体会6篇

路遥人生心得体会6篇

听课培训心得体会6篇

万用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