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8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有助于帮助我们建立好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学习习惯,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相关事件看法的文字的记录,以下是王科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8篇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篇1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动物的生态分布和规律,提高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同时最重要的是我们在野外实习中,锻炼了自己独立的工作能力也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习第一天,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位于白云区的帽峰山,老师交代好一些该注意的事后,我们就开始拿着工具去捕动物了,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动物,很害怕没什么收获,所以在树上的一些小蚂蚁和毛毛虫我们都很轻易地捕了后放进毒瓶,大家都不肯轻易放过任何一种眼里看到的新鲜动物。一开始我们捕到的都是一些很常见的小昆虫,如蚂蚁、蜜蜂、苍蝇、小蝴蝶等昆虫。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我们在一颗木瓜树上看到了一只体形很大的蜘蛛,大家看到的第一反应都是尖叫,只有一个组员说她不怕,她去捉,可是由于她用了大大的镊子去夹,一下没夹准,反倒让它逃进了中空的木瓜树,很是可惜,就此与那只大蜘蛛擦肩而过。在此之后,我们陆陆续续地听到一些组有捉到蜥蜴、水蛇等爬行纲动物,我们很是羡慕,对于这些比较高等的动物我们也是充满了欲望,但是就是遇不到,真可谓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战利品。在下山途中组员们都已筋疲力尽,对于捕动物也是有心无力了,但我还是很想遇到蜥蜴,所以沿途多将眼光放于路边的树木上,也因此捡获了只很长很粗的蚯蚓,看到它的时候它已经皮肤干燥,趴在水泥地上无力地伸缩着,我们把它拾获后将它置于空水瓶中并给淋了一些水,它果真就恢复了一些精力。回到学校后,我们将捕到的动物简单地做好分类后小组也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将捕蜥蜴的愿望寄予在第二天的火炉山之行。

实习第二天,我们来到了火炉山,火炉山的环境和帽峰山的环境还真是不一样,帽峰山的环境是相对比较干燥的,而火炉山那儿是想对比较潮湿和阴凉的,所以在火炉上我们又捕获了一些新的动物品种,如马陆、蜈蚣等动物。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一女子特别行动组真的在火炉上完成了我们捕蜥蜴的心愿,事实上那只变色树蜥是其他组的人发现的,但是他们一不小心没捕到,反倒把蜥蜴从一颗大树上打到山壁下的树底,而就在附近的我们当然不会放过,眼光直跟着蜥蜴,11个人都迅速围在了那颗树下,拿着捕蝶网、烧烤叉在那儿拍打着,那只狡猾的树蜥死活不愿出来,有些组员都想放弃了,但是也有组员坚持蜥蜴是很难遇到的,我们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所以在我们的坚持下那只变色树蜥终于坚持不住了,跑出来了,最后我们齐心协力地将它网住了,在捕到它的那一刻,我们组沸腾了,那是一种靠自己去收获的成就感,大家都特别激动和兴奋,所以在那一天,我们组的士气也相对比较高涨。一路上山,看到最多的是马陆,随便翻一下树叶,就能看到它们缩成一团的样子,我们还观察到马陆爬行的时候它的足是怎么动的,就像是一波波的海浪涌过去的感觉,很可爱,但还是觉得它太多脚了,有点恐怖不敢用手去碰。

在最后一天的标本展示中,我们组也是分工明确,大家都比较配合和投入,虽然一开始准备地不太充分,但是最后的结果我自我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相比来说,我们组捕到的动物类群还是比较多的,涉及的门和纲也是比较多的,所以我们都很开心,感觉组员们都很享受这个过程,这就够了,在快乐中学习总是让人充满活力和激情,我喜欢这样的感觉。

在这4天半的实习中,我对动物的分类有了更深的印象和认识,对动物生活的环境和各种动物的习性也有了一些了解,在动物标本制作过程中更是亲自动手实践过,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也许有点累,但是值得,因为快乐,因为收获!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保持动物学实习中的激情,学到更多!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篇2

在未接触花卉学前,我就像一个懵懂的小孩,我只知道这门学科讲的是花,可是我还不知道这里面有那么多的研究艺术.有些东西只有接触以后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光靠表面现象难以看到很多深刻的东西,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爱花,喜欢观花,汲取他的芳香成为我平时的一种嗜好,我把花看成自己的朋友,爱他的一切,这是我喜欢花卉学的初衷.有它娇艳美丽的一天,我的生活都会更加的精彩丰富!我虽然不是因为花而活,但是因为它而惬意自如,不能自拔!

通过一个学期《花卉学》课程科目的学习,让我们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有关于花卉植物的分类、生长繁殖过程、管理等相关知识,并初步了解到一些关于花卉产业的形成、进步与发展方向等市场信息。在几次花卉学实验和实习过程中,我们又亲自体验了有关花卉植物种类的识别、花卉设施类型参观、花卉种子的识别以及花卉的种子繁殖、栽培管理等过程,在实践中对花卉学的相关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补充。花卉学是以花卉植物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花卉的分类,植物学性,生态学特征,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技术,栽培设施及病虫害防治,花卉的装饰与应用,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及操作的一门学科。

?花卉学》与我们生态学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本学期花卉学的学习,对花卉学有一些个人的收获和心得体会,现将其分类叙述如下:

一、对花卉学概念的深刻认识

以前觉得所谓的“花卉学”就是对各种花的认识、欣赏和了解,学习一些花卉种植、经营的概念等,认为它只适合于花卉种植及开花店等专业人士所学习,与我们的生态学专业没有任何的关系。但自从学习了花卉学以来,对它本身的概念和内容都有了一个全新、深刻的认识,了解到了它不单纯是一门研究花卉的装饰与应用、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的学科,它还主要研究花卉的分类、植物学习性、生态学特征、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技术、栽培设施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专业内容。园林论文参考

二、花卉学书本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通过花卉学老师一个学期的课程讲解,加上我们课后复习和补充,对花卉学课本的主要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可分类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1、了解到了花卉的起源和分类;2、了解了花卉的多样性及分布。如按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的综合分为:一二年生花卉,球根花卉、宿根花卉、多浆及仙人掌类、室内观叶植物、兰科花卉、水生花卉、木本花卉;按形态分为:草本花卉、木本花卉;按栽培类型分为:露地花卉、温室观叶盆栽、温室盆花切花栽培、切叶栽培、干花栽培及其他;按用途分为:切花类、盆花类、地栽类;还有其它的几种特殊分类类型等。

3、了解和掌握了花卉学生长发育的过程以及环境对花卉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4、对各种花卉栽培设施及器具的认识和了解。如温室、塑料大棚、冷床与温床、荫棚、风障及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各种机具和容器等。

5、重点学习和掌握了花卉的繁殖和栽培管理方面的知识。花卉的繁殖指通过各种方式产生新的植物后代,繁衍其种族和扩大其群体的过程与方法。依繁殖体来源不同,花卉的繁殖可分为有性和无性繁殖。了解了花卉的露地栽培、容器栽培、无土栽培等,还掌握了关于花期调空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对以后从事这方面工作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矗

6、关于花卉的应用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的学习。学习了花卉的园林应用,花卉的各种装饰手法,了解到了花卉生产的特点、产业结构及区域划等。园林花卉学学习体会

7、此外,我们还在第九章、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对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和球根花卉进行了专门的认识和学习。认识了一串红、菊花、百合等花卉的学名、别名、英文名、科属、产地与分布、栽培史、形态特征、种类与品种、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观赏与应用等。

对以上花卉学基础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仅仅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开始,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还要不断地吸收外界新的知识和信息,多去进行实践的检验和创新,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篇3

这次实习我们达到了预期目的,虽然说有点辛苦,但收获匪浅。通过农田杂草物种调查综合实验,进行农田杂草样方调查,农田杂草物种调查;我大体上认识湛江周围的植物,尤其公园中的植物;学会了通过辨认植物的科属,进而辨认植物我们开阔了视野,巩固和深化了理论知识。在实习中,我们开阔了视野,巩固和深化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初步的野外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将所学知识在野外工作中运用,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同时我们还培养了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在互助中增进了友谊,锻炼了意志品质。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我还了解到:每一种植物既有与其同科植物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特性,因为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植物本身的特性来辨认它们,例如:桃金娘,水蒲桃等有自身各自特有的气味:木麻黄有退的鳞叶;对于同一科的植物则可以通过比较法来分辨,例如短长鱼尾葵可通过是否是簇生来区别:椰树树杆比假槟榔树杆光滑和节间较短等;通过对湛江植物分布的观察可以得出亚然带地区的植物埀直分布规律:阔叶林——灌木林——草甸区——水域;对于采集标本一定要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可持续地采集。

整个过程,我一直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从没有把实习当作旅游,而是认真对待。在实习时,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作记录,不懂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请教老师。采集植物回来以后认真辨认和压制标本,记好实习日记。实习中,我认识了200多种植物,了解部分植物的用途,了解到红森林的作用:红树林由于特殊的位置、环境,注定其有特殊的作用。(1)红树林生长茂密,根系发达,相互交错,减缓风浪对海岸的冲击,保护堤坝基围。(2)红树林能净化水源,防止赤潮发生。(3)丰富渔业区,这为鱼类、无脊椎动物和腐生植物提供了栖息地。(4)药用价值:因富含单宁,它有收敛、止血等作用。(5)食物利用:海桑果实可直接生食,其它的经处理可食用、作软饮料等。(6)旅游业开发:由于红树林的特殊作用,可利用作环保宣传、科普教育等。在这次实习中,我们通过植物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的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的理论知识。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古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更真切深刻的认识,实习的过程是难忘的,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知识要温故而知新,所以,我们有时间就得常逛逛公园,多跑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更多的生物知识。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篇4

明天就要进行动物学实习的展示了,好紧张,会不会抽到我答题呢很有可能,看来不能随便乱抱佛脚,我会努力准备,不会让组里成员失望的,当然,前提是抽到我啦~~

动物学实习是我们在野外实习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仅是我,大家都收获了很多。这次的实习不仅使我们更近距离的接触了各种动物,了解各种动物,巩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同时我们也锻炼了我们各个方面的能力,开拓了眼界,提高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实习不仅仅使我们亲近自然,得以观察到学校里没见过的动物,弥补了学校中大多都是标本或标本不足的情况,而且弥补了我们在理论课堂上记忆抽象概念而没有动物图像的不足。

为期5天的动物学实习,在端午节那天结束了。由于有了植物学实习的经验,我们对动物学实习的痛苦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植物学实习的时候,我们是集体行动。所有人都围着老师和植物转。而动物学实习,我们的自主性极大。整个动物学实习下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眼明手快”。那些瓢虫、蛾、蜂等等都隐藏在密密麻麻的树叶或草丛中,需要仔细地观察才能发现。而在帽峰山最难捕捉的就是大大的凤蝶了。它们“身手敏捷”,每次从深谷飞出,都引起一片惊呼,但我们尝试了无数次,最终还是没有抓住!很失望!但是,在火炉山,由于地势较为平坦,峡谷不深,加上有了帽峰山捕蝶的经验,我们这次很顺利地捕捉到了很多种类的蝴蝶。

可能是由于小时候,经常在山里玩耍,去摘野果,捉蝉,掏鸟窝之类的,我一点也不害怕那些动物,反而觉得很有趣。当然,我们抓动物不是随便乱来的。设想过我们要抓哪一类动物,我们初步了解了它们的习性,然后开始寻找目的地。在火炉山,我就在水边的小石头下,抓到一条很大的马陆,还有在浅水处抓到一只小蟹,很开心!上山不久,我还抓到一只正在蜕皮的蝉!那个蝉壳已经从背中线裂开,可以看到幼蝉绿色的背部!等到11点半休息的时候,居然发现蝉已经完全从壳里钻出来了!绿绿的!整个过程也就不到一个小时!可惜抓到它时,卡氏液不在我们这个小组(因为我们这个大组分成两个小组来行动了)。不然可以把它固定在壳里。也很可惜,那天没能向老师说明我观察到的'这个现象。

在大学城,我在湖边抓了一只有绿色条纹的蜻蜓。这种蜻蜓很难抓!它总是在湖边忽悠一下就飞走。我觉得自己有点邪恶啊!因为我是趁它产卵的时候,用捕虫网抓住它的。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蜻蜓交尾和蝴蝶交尾的现象。学习了动物学之后,我们不再以玩乐的眼光来观察动物,而是从专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也发现了一些动物世界中有趣的事情,而不仅仅是看大盘表面现象。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大组的联系就不够紧密。实习路上,我们打趣说我们这是西天取经呢!

制作标本的时候,我们一起查阅资料,为确定每一只虫子的目而纠结;制作标本的时候,为蚂蚁的微小而叹息。制作标本的过程,我们不断翻书查阅,使我们的知识得到一个梳理和巩固。

我觉得,这次动物学实习又一次增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了解,为我们的大学生活增加了更多有趣的故事。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最后,老师人性化地取消了个人考试,让我们很感动!

三天的到外实习,很累很辛苦但真的很快乐~~~想想就够乐的咯,这辈子也就这次动物学实习了,真的没有什么机会可以以这副武装到广州的帽峰山、火炉山和大学城横行啊!哈哈,想到别人的眼光我们虽然一开始也挺尴尬的,可是后来,大家都觉得自己开心就好,何必在乎其他人的眼光。爬山爬到累的腿都直抖了~~~火炉山的阶级太恐怖了~~哪有那么陡的~~顺便崇拜一下那些每天登山的人~~最近肯定提到爬山,肯定不去了。我们组的合作良好,昆虫捉到很多,蝴蝶扑到了很多,大家都是捕蝶大户了。希望明天的展示顺利进行,老师有问我们必答!!加油啦加油啦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篇5

一、实习小组分工

组长:李景川

组员:刘亚香、李菊阳、刘科、刘晓贞、禄健、陆园、罗标、李光平组长负责协调和管理全体成员的行程,安全以及协调组内的实习工作的分配合作,保证本小组的实习任务的x完成。

组员在本次实习过程中认真完成各科老师布置下来的实习任务,服从实习老师和组长的分配与调度,与本组员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全程实习。

二、实习目的

透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际相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及与人协作的潜力。认识施秉县云台山地区植被的主要特征及分布规律,对该地区常见的植物有必须的鉴别潜力,掌握利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群落的方法,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到达提高分析和综合的潜力。透过观察、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潜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学会鉴定植物的方法。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透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和种.

三、实习时间及地点

1、7月6号上午贵州凯里黄平

2、7月7号苗岭国家地质公园(徒步云台山)3、7月10号回贵阳、11号整理实习资料

四、实习主要资料

(一)黄平飞云崖

飞云崖作为黄平最为的景点,因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奇丽的自然景观,散发着贵州特有的浓郁的民族风情,每年吸引着众多的观光游客和文化研究者。我们来到飞云崖已经是下午了,但是看到如此郁郁葱葱的森林,我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想投入这大自然的怀抱.

①地理环境

黄平处在黔中丘原向黔东丘陵的过渡地带上。地势由西、西北向东、东南逐渐降低。海拔高度在6001200米,峰在西北部纸房的轿顶山,海拔1367.2米,最低点位于东南角的清水江畔镰刀湾,海拔为519米。云贵高原的地质构造构成那里山、丘陵、河流、溶洞、峡谷、坝子等地形地貌,地形北部为武陵山的余脉,多为中低山,坡陡谷深,南部为苗岭山脉余系,为中低山丘陵,中部为河谷坝子和丘陵地带。境内坝子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黄平气候属x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13℃--16℃.年均降雨量1307.9毫米。雨热同季,适宜林木的生长。

②种质资源

共有137科392属75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银杏、银杉、红豆杉、水杉等,二级保护树种有台湾杉、福建柏、翠柏、香樟、鹅掌楸、厚朴、凹叶厚朴、金银花、榉树、喜树、香果树、杜仲、伞花木、十齿花、马尾松、金钱柳等。主要植被以x带阔叶林和马尾松纯林为主的森林类型,分布在全县十四个乡镇,目前朱家山、大湾山等局部地带有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分布,其它地区的植被均为次生植被。

(二)、苗岭国家地质公园(云台山)

1)概况

云台山位于施秉县城北十三公里处,乘车前往大约需要20分钟。

该风景区由云台山、外营台、轿顶山及大田垴等群峰组成。面积约二百一十平方公里,主峰团仑岩海拔一千零六十六米,突起于群山之间,因山形四面削成,独出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加之云雾缭绕,故名云台山。整个地势西北较高,东南较低,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水热同季,气候温暖湿润,素有舞阳明珠之称。属x带湿润季风气侯区,气候具有季风性、高原性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和湿润,太阳辐射弱,日照时数少,年总辐射每平方米3538兆焦耳,日照时数1197小时年平均气温14℃16℃.来到云台山我才明白什么叫做爬山,那石梯子简直就是成直角,上坡不容易,下坡更困难,腿直接就是抖着下来的。

云台山受人为破坏较少,因而森林茂密,植物种类繁多。群峰鼎立,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怪石崛起,加之溪水清澈,植被茂密,已被列为贵州省的风景名胜区。山间珍稀等植物近400种,珍贵等动物近百种,被称为植物宝盆、动物宝库,是贵州东线探险寻幽的旅游宝地。

山上植被完整,现存木本植物58种、143属、340科。其中,红脉械、穗花杉、红豆杉、八卦木和深山含笑,系保护植物。具有观赏价的奇花异卉,种类繁多,随处可见。野生动物有猕猴、野牛、锦鸡、麝、麂、飞虎等,飞虎毛如金丝,双目炯炯,红宝石。

云台山薄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山体底部优势种为灯台树,灌木有,香叶树,川钓樟,楼梯草,冷水花,劲草,苎麻,合欢,朴树,响叶杨,野扇花,刺秋,秋海棠,楠酸树,鹅掌材,黄精,中上部以鹅耳枥,匙叶栎为主要种,山顶部土薄,山顶部还有松树,金发草,云贵鹅叶栎毛黄栌。属喀斯特地形风貌,主峰海拔为1064m。独峰突兀云霄,四面悬崖峭壁,而山顶平坦,古柏环抱如云,云雾缭绕,故名云台。云台山的植被以森林植被为主。总体上分为针叶林、常绿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常绿林主要分布在山顶。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山腰以及附近邻山上。常绿落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山脚。在林下有莺尾群丛、冷水花群丛等。云台山地区的针叶林,马尾松一油茶一铁芒箕群落分布在施秉县白垛乡大庆付对面的马尾松林。该群落,其地海拔980多m,属于黑冲风景区。其外貌呈翠绿色,林冠疏散,层次个性分明,明显地划分为三层,乔木层该层主要以马尾松,为建全优势种。

2)植物种类及测量方法

主要观察植被

植物分类依据:花、果实、叶互生还是对生。

①樱桃花:蔷薇科,叶子边缘有锯齿,单叶,有典型的横型皮孔。(蔷薇科:多具托叶、萼片、花瓣均五数,雄蕊多数,聚合果,核果或梨果。常见有蔷薇、月季、悬钩子、草莓、梨、苹果、桃、杏、李、梅、樱桃、绣线菊等)

②天门冬:百合科,单子叶植物,中草药,花瓣是3的倍数。(百合科:多为草本,花3的倍数,子房上位,中轴胎座,蒴果或浆果,如贝母、葱、天门冬、铃黄精、百合、麦冬等。)

③香叶树:樟科,叶互生,搓有香味。(樟科:木本,具芳香,叶互生,花瓣6裂,裂片两轮排列,花药瓣裂,果内含1枚种子。常见树种有樟树、山胡椒、肉桂等。)

④楼梯草:茎肉质,叶互生。

⑤苎麻:苎麻属,属荨麻科植物。其中苎麻分成白叶种及绿叶种.为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地下部分由根和地下茎构成麻兜,可活数十年,茎丛生,背有茸毛,叶广卵形或近圆形叶,背面密生白茸毛为白叶种,而无白茸毛称绿叶种,单性花,雌雄同株,复穗状花序.

1.测量方法:样方法

2.样地选取的方法:选取样地应遵循下列原则:(1)种的分布要有均匀性。(2)结构完整,层次分明。(3)环境条件(尤指土壤和地形)一致。(4)群落的中心部位,避免过渡地段。

3.样地的形状:大多采用方形,又称样方;除此还有样条,样线,弱圆等。可根据不同研究资料具体选取。

小型样方用于调查草本群落或林下草本植物层,大型样方用于调查森林群落或荒漠中的群落。为防止出现闭合差,在森林调查中,样方常沿着预定的测线方向呈菱形设置。其方法是由中心点定出距离为样方对角线长度的两个点,然后从这两点分别拉直长度恰为样方边长的测绳,使其在每一侧都恰好交接,就是样方的边界。

4.样地面积

规格:20m*20m

分为5x5共8个小样方

样地数目多少取决于群落结构复杂程度。根据统计检验理论,多于30个样地的数值,才比较可靠。为了节省人力与时间,考察时每类群落根据实际状况可选取3~5个样地;所有样地应依照顺序进行编号,以免混乱。

地形条件山地土壤条件黄壤

气候条件x带季风气候

种类组成:乔木灌木草本大明松种常绿阔叶林。在这一区域内,调查植物类型和组成结构,并量取各类植物的树高、枝下高、胸径、冠幅。

树高指树从地面到最顶端间的垂直距离。枝下高指树第一棵枝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冠幅指树冠外缘垂直投影到地面的一个圆面积记录3.14r2形式,单位㎡。

胸径指树离地1.3m处的直径,单位cm.采用围尺测量。

由于条件限制,树高、冠幅均采用目测方法,枝下高部分目测,部分实测,误差在所难免。最后详细记录所得数据,并处理所得数据,求出其平均值,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植物群落的成层现象是极其重要的特征。一般优势层能较好地反映外界环境,其他层则更多地表现出群落内部环境。层是群落的结构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群落的外貌特征和群落类型位置。群落调查一般均以层为单位分别进行,森林群落一般分成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及小灌木)层、地被层四个基本层。每层内若由一些不同高度,乃至有不同生态特征的物种构成时,通常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亚层。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被列入层外植物(或称层间植物),单做记载。

结果统计与分析

(1)分析群落各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数量特征,比较不同类型群落数量特征的差异。

(2)计算群落各层中不同植物种的重要值,根据重要值大小分析不同种类在该层及群落中的重要性及构成原因。

(3)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指数计算、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

五、实习心得体会

这一路的实习,白云山之游,如今还一幕幕得印入眼睑。到实地进行考察,确实能将我们从书本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来。我们对云台山的自然植被环境进行调查研究,从当地植被的覆盖状况状况中了解环境人们经济和生活的影响.当然,我们还能透过调查过程,对植物群落调查的方法有了必须的了解,懂得了一些植物调查的专业术语,比如:胸径,冠幅,枝下高等等,认识了更多的植物,初步掌握了一些野外植物的一些主要鉴别特征和这对于本科生的我们来说有着很重要的好处.爬白云山,高九百多米,我们班全部的人坚持下来了,所以我们看到了最美的风景;炎炎夏日,我们坚持下来了,所以我们实习有了很好的收获;离校在外,我们不是单独的个体,我们坚持,团结一致,我们的xxx结束。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篇6

通过本学期的花卉学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在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花卉鉴赏方法,并通过实验和实习对花卉的培育和管理有了实际的经验体会。本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所学向老师作本学期的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我对花卉学的认识

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是第一次接触花卉学这门课程,虽然花卉两个字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听到,但是具体归结为一个概念性的名词时,我们都一无所知。

在我看来花卉就是以植物为载体的艺术美学体现。而花卉学则是研究如何把这艺术品做到最美的一门学科。可能这样说比较笼统,但我觉得这就是我的理解,而且我这样理解之后,对我学习花卉学有了一定的帮助。

二、我学习花卉学的方法

起初学习花卉学只感到新奇,由于从没有接触过这个学科,一切都很陌生。没有自己的系统的学习方法和计划,只是跟着老师走,上课抄笔记,课后看笔记,这样学着学着就觉得越来越空洞,很多东西无法理解,比如在学习花卉学的分类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因为缺少花卉实例,很难理解一些分类的理由,如按光照强度要求分类或按土壤酸性的适应性分类,虽然在理论知识上能够理解,但不同的条件下生长出的植物有什么样的差异,没有一个直观的理解,这样认识起来很不牢固,也很空洞。

后来和老师第一次实习之后,才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实践不但能检验所学知识的可靠性,也能增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菊花展的实习让我知道:同样的花种,因为培育的方法不同,给人的视觉印象截然不同。婀娜多姿,万紫千红的美丽花卉后面是科学的培育和管理方法。

发现了实践的重要性,我却又遇到了一个问题:对一些知识的认识很模糊,总是有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开始不知道是为什么,后来和同学们做了一些讨论和对比,发现是因为花卉学的一些相关学科我没有掌握好,比如土壤学,气象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

所以学习花卉学必须要注意理论学习与实验实习结合,对花卉学有关的学科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把花卉学当作一门应用型的科学来对待。

三、在花卉学学习中我学到的专业知识

我们本学期对花卉学的学习可以总结为七个大部分:

1、花卉学的理解和花卉产业的意义

花卉学是以花卉植物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花卉的分类,植物学性,生态学特征,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技术,栽培设施及病虫害防治,花卉的装饰与应用,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及操作的一门学科。

花卉产业发展到今天,使花卉的栽培意义更加重大,不仅美化了生活环境,改善了生态环境,丰富了了社会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活,还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2、花卉的分类

花卉的分类有利于鉴别和培育管理,但是花卉的分类需要我们对花卉学相关的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如园林美学,土壤学,植物学等。目前花卉的分类依据大体上有四种:

(1)按生活类型

(2)按观赏应用特点

(3)按花卉的生态习性

(4)按花卉的原产地气候特征

3、环境条件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花卉栽培成功与否主要起决于花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性以及人们对环境条件的控制,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主要有:温度,光照,水分,土壤,营养元素,空气。

4、花卉设施

为了满足花卉的生长发育要求,花卉设施必须能提供给花卉适宜的环境条件,现在的花卉设施主要有:

(1)温室

(2)塑料大棚

(3)荫棚

(4)其他设施,如加温、降温、通风、灌水等设施。

5、花卉的繁殖

花卉的繁殖分为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和组织营养三种

6、花卉的栽培管理

花卉的生产必须要有细心的栽培和精心的管理才能产出品质优,价格好的优良花卉,简单的花卉栽培管理方法有:

(1)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

(2)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

(3)促成和抑制栽培

(4)盆栽花卉的栽培

7、花卉的应用

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花卉的踪影,花卉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在园林中创造出花团簇拥,荷相佛水,空气清新的景观与环境,大街,小巷,公园的花坛。精致的'花篮,佩花等都是花卉的应用。插花也是花卉的一个重要应用。

四、在花卉学的学习中我学到的其他东西

首先,我学到了一种对花卉的专业观赏方法。在学习花卉学之前,对花卉的观赏就是简单的对花花草草的欣赏,大多停留于花卉的形态,偶尔会有一些对花卉与环境结合的意境的体会,都不够专业。

学习花卉学之后,多了很多观赏花卉的方法,不再只停留于外型的欣赏,还能通过对外型的观察了解到培育花卉的方法,会注意到植物色彩与土壤颜色的搭配问题,也会注意植物形态与花盆或其他花卉装饰容器的配合是否和谐。这些在我学习花卉学之前都是不曾有过的。

其次,我学会了一些鉴别花卉的方法,也认识了许多以前不认识的花。这应该得益于我们的多次实习。同样是兰花,却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分成很多种,而每一种与其他种的差别非常小,没有专业的认识,是无法科学鉴别的。

最后,我还学到了培育和管理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花卉的培育不只是简单的浇水和除草,还需要专业的观测和科学的管理,这样才能培育出理想的花卉。

五、我的心得体会

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花卉学当做是一门专业科学来学,我认为它是我的一个爱好,一个兴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花卉本身就应该是人们的精神生活世界里不可缺少的东西,而且对花卉的爱好是一种比较高雅的情趣。我不知道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花卉学的知识会用到多少,但是我知道我以后的生活中是离不开的。花卉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可以美化居所,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就从我这样的理解中,我认为花卉的市场前景也是非常乐观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会让人们更多的去追求精神生活,随着生态建设的发展花卉学在未来一定会被人们更为重视。

花卉学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可我的兴趣与爱好还会继续,我们学到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方法,以后的知识还需要我们继续去研究与探索,不论将它用于学习还是工作或者生活。

六、我对老师的建议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知道我对老师的教学工作不是太配合,有好几次实习我没有参加,但是这不代表我不喜欢这门课也不代表我对老师不满。我对老师的细心教学是非常满意的,只是可能由于我个人喜好问题,我偏重于对花卉的欣赏上,不太喜欢研究花卉的栽培问题。我建议老师在教学中多给我们一些审美上的启示,我想这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就是在室内花卉的装饰上我很感兴趣,而且觉得非常实用,可惜没有太多的学习。

最后我对老师表示感谢,花卉学这门课是值得我们学的!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篇7

记得在大一刚开学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在第二学期期末要进行野外实习,从那时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认为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实习的日子终于到了,在兴奋与期待中我们踏上了旅途。真正实习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正值酷暑,爬山时又要穿上长衫长裤,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虽叫苦连天,大家在野外实习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每到一个实习地点,大家就先认真采集植物,然后见到不认识或听不清楚的就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肯停下来。在这洒满汗水的实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比如麻楝和人面子大体看上去就很像,很多同学在辨别这两种植物的时候就发生了困难。我们只要摘一个枝条下来比较一下他们的叶子和枝条就很容易辨认的了:麻楝的叶子和枝条都有毛的,摸上去很舒服的感觉,而人面子就没有这些特征。而且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毛茛科等各科属的代表性植物,如渥丹(又称细叶百合)、升麻等。有的同学还采集的了有药用价值的刺五加及唯一的寄生植物菟丝子。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去了五大连池著名的风景区,山色秀丽,风景怡人,我们看到了很多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特别艳丽、有些果长得很奇特、每当这时同学们就特别高兴、问题也特别多。这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还扩大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在国家地质公园,我们看到了在康熙年间喷发的火山经历了几百年岁月以后的状态,那里有火山杨对生命的赞歌,有火山喷发后石海的奔腾,有站在火山口俯瞰整个五大连池看到的人间仙境。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新奇与壮美,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因为我们实习的时候正值一年中最酷暑的时候,而且我们选的地方差不多都在野外,条件比较艰苦,所以这次实习也很考验大家的体力和意志力。在实习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又苦又热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团结,在大家的互相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中大家忙中偷乐,有说有笑,实习的道路上不仅留下了同学们的汗水,也留下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当然还有很多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这一次实习已经归来了,我们在实习中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在我不断的努力后,我找到了更多的实习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实习经验,不过在野外有的时候怕怕的,真的是有点发怵,不过我都克服了。大二的第二学期期末我们还要到魅力之都——大连的海边去实习,有了这次的实习经验,我相信,到那时我会做的更好!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篇8

起初对实习没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去外面实习必然要乘车,而我晕车,是特晕的那种,见到车就想吐。第一天清早乘车去鹫峰,车子走得可真慢呀,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蛇形时,我感觉我的胃都要出来了,我真的想跳车啦。 但是下车稍作休整之后,我顿时被鹫峰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平缓的山坡处处散发着绿的生机,迷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老师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席卷过来了。我这才意识到此次实习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掏出纸笔,追随人流而去。山上的植物可真多呀,我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植物,更何况需要一一辨认。但是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如狼似虎,见到植物就挖,发现新的植株就抢,这场面近乎疯狂,我也等不及啦,拿起剪刀加入到第一波扫荡队伍中,所过之处,植株欲哭无泪呀,高大的乔木尚能自保,矮小伏地的要么被搜挖枯竭,要么惨遭践踏蹂躏,毕竟两个班五六十人呢,其破坏力真的不容小觑呀。老师寓教于乐,同学们对这也乐此不疲。整个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留心做记录,生怕记漏、记错任何一个种名儿,遇到特别的植株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利用午饭间隙,将采集好的植物压成标本,并记好实习日记。第一天收获颇丰,我认识了116种植物,了解了部分植物的用途,譬如唇形科的益母草、北京黄芪,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具有药用价值,而壳斗科的栓皮栎树干竟可以做暖壶塞子,最为有趣的是木兰科的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写情书,多么浪漫呀。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通过对植物的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滋味。第一天的实习是难忘的,用心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实习也对大家的体力与团队协作力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第一天的实习用“累”来概括,那么第二天的实习就应是疲惫了。第二天,目的地是北京植物园,本想乐游园一番,无奈天公不作美,自清早至傍晚淅淅沥沥的雨没有停歇,于是我们在雨中享受了这一场值得回味的特别实习。

雨中游北京植物园别有一番滋味,园子里的花真多,好多都是我从未见过,也不知道名字的花。感谢老师告诉我一些美丽的花儿的名字。有的同学显得格外兴奋,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一行人都停下脚步等他们,欣赏着他们“抢”镜头的如醉如痴的身姿。然而,植物园中奇花异草上百种之多,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拍不完的。那雨也来凑热闹,铺天盖地,千丝万缕地将植物园中风姿各异的树木和奇花怪草笼罩起来,满眼绿色一时间虽实犹幻,仿佛一位画界高手正在一幅巨大的画布前浓墨重笔地挥洒??沿着细碎的沙土路慢慢前行,雨丝在伞面和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听起来很惬意舒心,周围很安静,几乎见不到游人,路两边栽植着等待辨认的树木,徜徉漫步间,转过一个慢坡,突然传来人语喧哗声,举目望去,竟是梁启超的墓,我们一行人怀着肃穆的心情瞻仰拜谒了伟人,随后继续寻找植物。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紫薇树,粗大干枯的主干顶端上,冒出蓬勃的翠色,抽出柔美的枝条,随风摆动,舞动着满树的艳丽和芬芳,真有枯木逢春,梅开二度的感觉。雨中植物园,别样的景致,别样的风情。

在接下来两天的植物鉴别考试中,乐趣仍然层出不穷,这是一场人与植物两情相悦的走秀,但不在本文所涉之列,不可说不可说??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写有关植物的作文7篇

写植物作文400字5篇

神奇的植物作文5篇

作文植物作文推荐6篇

植物的作文300字6篇

植物作文多肉300字5篇

植物的作文500字5篇

多肉植物小作文7篇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推荐5篇

我的植物迷作文推荐6篇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