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完善过程促使教师思考教学中的不足,助力自我提升,很多人在教案中会加入反思环节,以便于总结经验,提升未来的教学效果,以下是王科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小班常规课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小班常规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一、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二、通过感受作品中秋叶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通过游戏体验快乐,学会助人,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一、ppt
二、枫叶头饰若干
三、幼儿绘图纸
活动重点
提高幼儿反应灵敏性、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表演的能力,增强信心
活动过程
1、导入:拿出一片枫叶,问小朋友:“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呀?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啊?”
2、播放ppt,给小朋友欣赏枫叶从树上被风吹落飘向远方,最后落在土地上的flash动画
3、引出诗歌,带小朋友一起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情感,掌握诗句的结构,教师配上优美的音乐,生动而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引领儿童想象诗歌温馨的意境,体会诗歌温馨的情感。教师可提问:“这首诗歌听起来感觉怎么样?我们应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情感来朗诵这首诗歌呢?”引导儿童有感情的朗读
4、仔细品读诗歌,挑出动词:“跟着、溜出、跳舞、转、摇、躺下睡觉”,给小朋友创编一段舞蹈游戏,然后带领小朋友一起跳舞玩游戏,一增进对诗歌的理解
5、引导儿童做游戏
给小朋友带上枫叶头饰,配合诗歌及音乐组织小朋友跳舞做游戏,让小朋友体验枫叶从树上随风飘下翩翩起舞到睡到土地上的过程及心情
头戴枫叶头饰的小朋友在台上跳舞,其他小朋友坐在椅子上一起读诗歌
活动延伸
让小朋友根据所听、所看、所做画出心中的枫叶,给小诗歌配上美丽的插图
幼儿园小班常规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
2、通过各种游戏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活动重难点:
让幼儿知道数字宝宝和水果宝宝的数量一一对应的关系。
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
游戏
(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转转手、搓搓手。
(2)手指游戏、一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咬!
二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
三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咬!(幼儿边做动作,边伸手指头)。
2、活动开始:
师:
(1)幼儿用手指表示1、2、3,这些数就在我们身上,在我们的教室里,在我们玩具中,我们不仅要会读数,而且要认识数,以后逐步学会写数。
(2)引导幼儿数数老师有几个鼻子?有几张嘴巴?幼儿边说,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1。
幼儿再数数老师有几只眼睛?几个耳朵?幼儿边说,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2。
继续引导幼儿数数教室里有几张奖状?幼儿边说,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3。
(3)让小朋友观察,1、2、3这3个数的长相不是一样的,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
师:
(4)新年快到了,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好多的水果宝宝,送给你们,喜欢吗?
老师说出水果的名称和数量,幼儿将水果的数量粘贴在相应的数字下面;反之根据水果的数量粘贴相应的数字。(贴对了,发给小红花给予奖励)。
3、活动结束:
(1)师幼一起跳数字舞,一个小孩手摸地,二个小孩颠颠脚,三个小孩转又转……
(2)小朋友回家以后数数你家里有几头猪?几只羊?几只鸡?明天讲给老师和小朋友们听听,好吗?
幼儿园小班常规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喂鸡》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在教师的带领下,初步学习合拍地做公鸡叫、母鸡下蛋等表演动作。
2、尝试根据画面的有关信息及已有生活经验,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公鸡和母鸡的样子。
3、能积极地参与创编活动,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初步的与众不同的意识。
活动重点:
初步熟悉歌曲《喂鸡》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在教师的带领下,初步学习合拍地做公鸡叫、母鸡下蛋等表演动作。
活动难点:
能积极地参与创编活动,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初步的与众不同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观察过公鸡、母鸡,并初步了解公鸡和母鸡的外形特征及动作特点。
2、幼儿用书:《喂鸡》
3、音乐mp3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
幼儿听歌曲的前奏说出歌名,并重点练习唱第1、2句
师:前些日子,我们学习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小小蛋儿把门开》,我们再来唱一唱。
师:我们再来把第一、第二句唱一唱吧。
师:如果加上好看的动作那就更棒了,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二、幼儿欣赏教师范唱歌曲《喂鸡》,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并熟悉旋律。
1、引导幼儿看ppt,帮助幼儿了解歌词内容。
师:图中有谁?他在干嘛?教师慢速、完整的演唱歌曲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内容
师:我们来看看第一张图奶奶养了几只鸡?是什么鸡?两只鸡每天忙什么?(配合ppt)
师:一只下蛋时会怎么叫?另一只怎么打鸣?
3、教师梳理歌词并初次演唱。
师:歌曲讲了奶奶喂鸡的事情,所以名字就叫喂鸡。我们一起来看着图片说一说奶奶喂鸡的事情,现在听老师来唱一唱喂鸡的故事。
师:老师再来唱一唱喂鸡,你们仔细听,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哼。
4、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师:老师不唱了,我来看看小朋友们学会了没有。
三、幼儿尝试创编表演动作。
1、创编第一、二句的动作。(奶奶喂了两只鸡呀,两只鸡,两只鸡。)
师:有什么方法让别人知道奶奶养了两只鸡呢?用什么动作表示呢?
教师反馈并帮助幼儿整理动作,再带领幼儿边唱边有节奏的做动作来练习。
2、创编三、四句的动作。(大母鸡和大公鸡呀,大母鸡、大公鸡)
师:生活中你有没有看见过公鸡?是什么样子的?图上的大公鸡是什么样子的?你还看见过怎么样的大公鸡?
师:那你还见过母鸡吗?母鸡又是什么样子的,图上的大母鸡是什么样子你还看见过什么样的大公鸡?
教师演唱三四句,幼儿练习在第四句时有节奏的表现大公鸡、大母鸡的动作。
师:老师来唱,你们来做一做公鸡和母鸡好不好?
3、创编第五到八句的动作。(一只每天忙下蛋呀,哎嗨哟,哎嗨哟。一只清早喔喔啼呀,一只清早喔喔啼喔喔啼)
师:母鸡下蛋是什么样子呀?谁来做一做。
师:公鸡喔喔叫是什么样子呀?谁也来学一学。
教师带领幼儿练习。
4、幼儿完整表演歌曲。
师:我们自己把《喂鸡》的动作编好了,来表扬表扬自己。那我们来完整的表演下吧(教师用表情鼓励幼儿做不同的动作,用体态动作提示幼儿有节奏的表演师:
师:在歌曲结束时,我们还可以学公鸡叫,我们来试试看。(师幼练习最后两句)
师:哟真棒,现在我们都是小小演员了,全体起来,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表演一下。
幼儿园小班常规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野菜,知道其名称、外形、主要特征及功效。
2、愿意接受野菜菜肴的特殊口味。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已了解常见蔬菜的名称和功效。
2、物质材料:实物野菜。
3、马兰头香干,小碗、勺子、夹子、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我带来了一些菜,你们认识吗?
二、认识野菜
1、请你们到这儿来选一棵菜,看看它长什么样,请你说一说。闻一闻是什么样的气味?
2、谁来说说你刚刚看到的菜是什么样的?(请个别幼儿交流)你们知道枸杞头长大后会长出什么吗?
3、你们来看看旁边的好朋友的菜有和你长得一样的吗,找找看。
4、我们以前认识的蔬菜是生长在菜地里,今天认识的这些菜是生长在哪里呢?
5、你们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教师出示菜地与野地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菜地环境与野外环境的不同)
6、小结: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些菜都生长在野地里,不需要人专门照料,这样的菜有个专门的名字叫“野菜”。
三、了解野菜的各种做法
1、你们知道这些野菜可以怎么吃吗?
2、你们说的都很棒,它们还有很多不同的做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出示图片)
四、了解野菜的功效
1、我们来看看吃了这些野菜对我们的身体都有些什么好处吧!
2、幼儿观看野菜功效的图片。
小结:马兰头、荠菜、枸杞头都有清热降火的作用,而枸杞可以让我们的眼睛更加明亮。
五、幼儿品尝
1、刚才我们知道了野菜的不同做法,那我们一起去尝尝马兰头香干吧。
2、请幼儿搬椅子、洗手,开始品尝。
幼儿园小班常规课教案篇5
活动意图:
?小熊砍树》是一首融情境和意义于一体的儿歌,它的情节性较强,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较大的想象空间,同时,它又蕴涵着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多媒体课件和图谱的运用,使儿歌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能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理解儿歌内容,学会有感情地朗诵。
3、初步建立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儿歌图谱、录音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感知儿歌情境。
1、播放课件,幼儿通过观看、倾听、想象,感知儿歌情境并了解角色对话语言。
2、讨论 :为什么树木不能砍?
3、了解砍伐树木的危害性。
二、借助图谱,理解儿歌内容。
1、尝试看图谱念儿歌。
2、完整欣赏儿歌。
3、分角色朗诵。
4、集体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三、分组讨论,集中交流保护树木的方法。
四、小结,建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幼儿园小班常规课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初步了解简单的消防知识。
2、幼儿不玩火,避免发生火灾。
活动准备:
1、蜡烛2根,打火机一个,水、沙子、湿布、扇子等。
2、有关灭火的录像。
3、人手一份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在着火的时候,几个小朋友采取的不同的灭火方法)。
活动过程:
1、游戏:灭蜡烛
教师出示蜡烛,点燃。
“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把蜡烛熄灭呢?”
幼儿想出办法后,教师提供备有的材料,请幼儿到前面试一下,教师小结。
2、讨论:“出现了火情,该怎么办?”“现在天气干燥,如果出现火情,我们小朋友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灭火的办法。
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不错,如果出现了火情,我们可以用水泼灭火、用湿布扑灭火、用沙子灭火、用灭火器灭火……但小朋友要记住,如果出现大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拨打119电话。
3、请幼儿看录像。
“前几天,有个地方着火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想出的办法和我们想出的办法一样不一样?”看完录像,提问:“他们想到了哪些办法?”“哪些办法是我们没想到的?”(开窗,捂着嘴、鼻跑出烟火区)。
小结:火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开窗,用水、沙子、湿棉被、灭火器等灭火,火很大的.时候,我们拨打119电话,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烟火区,学会保护自己。
4、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看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在着火的时候采取的不同的办法,每幅图的左下方有一个圆圈,你认为办法好的就在圆圈内打上“√”号。
讨论:用扇子扇,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小朋友想一想,爷爷、奶奶生炉子的时候,用扇子轻轻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来灭火行不行呢?着火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
5、怎样避免火灾?
“一旦发生了火灾,对我们的危害特别大,房子没有了,人也受伤了。那我们平时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呢?”
幼儿讨论回答。
幼儿园小班常规课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物体的颜色特征。
2、能按颜色分类,并用颜色标记表示分类结果。
3、能按规则操作,操作结束后能收拾好自己使用的材料。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多用插板、白磁板、底纸《蝴蝶找花》、红黄颜色标记磁贴、红黄绿大小蝴蝶磁贴。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出示操作底纸和蝴蝶)今天天气真好,看看花园里飞来了谁?飞来了几只蝴蝶?我们怎样才知道有几只蝴蝶呢?大家一起来数一数吧。1、2、3、4、5、6、一共有6只蝴蝶。 再看看这些蝴蝶有什么不一样?
2、引出问题
师:蝴蝶飞呀飞,一样颜色的蝴蝶要在同一朵花上吸花蜜。你会把一样颜色的蝴蝶放在同一朵花上吗?
3、演示规则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呢?大家看看,他把什么颜色的蝴蝶放在了一朵花上?检查一下,还有没有这种颜色的蝴蝶了?另外几只蝴蝶也要这样,相同颜色的分在一起,请小朋友等一下自己去分。分完蝴蝶以后还要把篮子里的颜色标记放到花瓣的下面,表示是这种颜色的蝴蝶选中的`花。比如,红蝴蝶飞到这朵花上,我们就要把红颜色标记放到这朵花的花瓣旁边。看看哪张是表示红颜色的标记呀?我们叫他一声“红标记”,另外两张也看一看,黄颜色的叫什么标记?绿颜色的叫什标记?这个游戏的名字叫蝴蝶找花,蝴蝶找花游戏怎么玩呢?先把一样颜色的蝴蝶分到同一朵花上,分完蝴蝶以后要记住放什么?(指着底纸上放标记的三个框)
4、幼儿分组操作
师:现在请小朋友不搬椅子,轻轻跟老师走过来,找个位置坐下,等老师说游戏开始了,小朋友们就可以玩游戏了。
观察指导:提示幼儿先分蝴蝶再放标记,检查幼儿是否理解一样颜色的蝴蝶放同一朵花上的规则,观察幼儿的操作策略,分析发展水平,因势利导。
5、提示常规及整理
师:今天我们的游戏玩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请小朋友请按顺序把自己使用的学具材料收到篮子里,先把颜色标记拿下来放到篮子里,再把蝴蝶收到篮子里。最后请小朋友们在检查一下,地板和桌子上还有没有没收好的学具材料。
6、交流及评价
交流——师:刚才小朋友都玩了蝴蝶找花的游戏,那谁愿意上来把自己刚才分蝴蝶的事做给大家看一看?(请个别幼儿上来再次操作练习)
评价——师:今天蝴蝶姐姐非常感谢小朋友为它们解决了按颜色分类吸花蜜的问题,今天在粉蝴蝶时,哪些小朋友学会用颜色标记表示分类结果的?哪些小朋友玩过游戏后学会收拾材料的?以后我们每做一个活动,都要记住收拾好学具材料。(教师集体表扬)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各环节衔接自然。幼儿在玩当中学会了能按颜色分类,并用颜色标记表示分类结果,达到了教学目标。孩子们活动过程中,兴趣很高,注意力非常集中,孩子们都积极参与游戏,玩的不亦乐乎,活动气氛非常活跃。唯有不足之处是:教师组织活动的语言需要再简练一些,还有幼儿分组操作活动环节,教师观察指导的引导语要规范准确。还有当幼儿回答教师提问的问题后,要及时的给予幼儿表扬及鼓励。
幼儿园小班常规课教案7篇相关文章:
★ 课堂常规教案8篇
★ 常规安全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