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后写读后感,是对自己学习的一种总结和反思,有助于加深对书籍内容的印象和理解,读后感是我对书籍思想内涵的深入理解和感悟,下面是王科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红色革命的书籍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红色革命的书籍读后感篇1
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的斗争。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这里却奏响“国际悲歌歌一曲”,200多名戴着脚镣手铐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青年学生、军人、甚至小孩(包括只有10岁的“小萝卜头”宋振中),遭到了国民党军统特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鲜血染红了歌乐山下的步云桥、渣滓洞、白公馆、松林坡、梅园。虽然他们大部分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坚持到了革命胜利……
?红岩》为我们塑造了一组革命英雄的群体形象。这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经过作者的精心刻画,都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江姐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华蓥山途中,她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仍旧镇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婆会面。在就义前,她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场。所有这一切,让人多么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红岩》里面都是一些真实的人和事情,而这些人和事情同一个年代、一个时代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失败膏肓土,成功祭苍生”,“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而在这些思想当中,所实践的都是具体的人,而这些人都不是当时一些家庭条件困难,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都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从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实践选择道路当中,他们投身于社会革命,为整个国家民族和大多数的利益进行实践,这崇高的选择促使我们去思考,人应该怎么去活着?人应该怎么去奋斗?人应该怎么去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应该所尽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
?红岩》里的人物原型--歌乐山的烈士们是一个奇特的英雄群体和文化群体,他们几乎人人会写诗。在那毛骨悚然的人间地狱里,他们拿起笔做刀枪,刺向黑暗的社会和凶残的敌人。“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铁窗下的心歌无不表现了烈士们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那我们该怎样让我们的国旗更加鲜艳?在我们享用现代文明的时候,能够忘记和平的生活源于血染的历史吗?能够忘记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吗?能够忘记曾为此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先烈们吗?能够忘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庄严意义吗?不,不能,我们也没有资格忘记。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现在他们都已没入历史的长河中,那剩下的,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将先辈们的精神一直一直延续下去,让我们的国旗在我们的国土上更加骄傲地飘扬!
红色革命的书籍读后感篇2
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一本书——红色少年的故事。这本书讲述了抗战年代中国青少年机智、勇敢的保护家园,在战争中顽强成长的经历。尤其是当我看完《勇敢的姜墨林》这篇文章之后,更是热血沸腾,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姜墨林出生在黑龙江省红土墙村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里,自幼父母双亡,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苦难。他胆大机灵,经常给党组织送信,从来没有半点畏惧,每次都能安全的把消息送到,还不被日本鬼子发现。因此,他的名声越传越远,日本人警惕起来,开始四处追捕。他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每次都能逃脱险境。当党组织知道这件事后,为了保护他,便招他去参军。姜墨林起初在部队里经常受到其他战士的贬低。但是经过三个月的苦练之后,他的步枪、机枪射的都非常精准,手榴弹比一些老战士掷的还远。在姜墨林第一次用实弹和日本鬼子交战时,他毫无惧色,表现的非常勇猛。没过多久,他就当上了小队长。在一次战斗中,姜墨林的小分队被敌人包围在河谷里,敌强我弱,实力悬殊,战士们在敌人的炮火中,都英勇的牺牲了,最后只剩下姜墨林孤军奋战,拼命的向敌人射击,最后只剩下一颗子弹了。他怒视着围上来的敌人,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的胸膛,面不改色的射了下去。他的鲜血染红了家乡的土地。他心中的信念就是誓死不做“亡国奴”。
书中还有很多小英雄的事迹也令我佩服不已。王二小为了将敌人引入八路军的埋伏圈,被日本鬼子用刺刀刺中了胸膛。谢荣策面对敌人的拷打,宁死不屈,始终没有说出共产党的秘密,最后死在了敌人的铡刀下……
读完这本书,我被小英雄们的行为深深打动了。他们年纪虽小,但很勇敢,面对日本侵略者的“三光”行动——杀光、抢光、烧光,他们毫不畏惧,正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在14年的艰苦抗战历程中,出现了无数像他们一样的少年英雄。在民族饱经战乱的时刻,他们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
从抗日战争胜利到现在,__年过去了,今年正好也是建党__周年。我记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__周年大会上,__曾这样说过:中国人民决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东方的睡狮已经苏醒,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中国再也不是那个被别人欺负的国家了。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像他们这样的英雄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色革命的书籍读后感篇3
红军战士带着一腔热血,从祖国各地来到战斗前线。他们发誓要守护住人民。但是这征途中有很多人死去,只留下一方小小的坟墓。看完《红军的故事丛书--红色军魂》这本书,我被红色军魂深深震撼。我忍不住去历史的河流中探索红军的事迹,只为将红色军魂永远铭记。
黄浦江鲟鱼见证着红色传奇的诞生。那年望志路106号的房中迸发出一道黄灿灿的金光,划破黎明的暗晓,劈开了这俗世的混沌。江两岸的人们还在熟睡,但码头上搬扛的工人们却是驻足观望,眸中尽是希冀。他们说,这困顿不堪的国家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湘边秋风吹送着红色曙光。红军带领着农民起义把歌唱。斧子锄头镰刀皆为武器,尽数向敌人们砍去,纵使头破血流,纵使伤痕累累。故事的结局虽令人惋惜,但农民眼中的怒火不曾减一分,对军阀的仇恨不曾减一毫,对胜利的期盼也似那燎原的大火,熊熊燃烧着。秋风吹过田野,吹过高岗,将这动人的故事和革命的火种带到远方,带到有受苦受难的民众身旁,让他们在暗夜中心存希望,积蓄力量。
岷山寒梅纪念着踏雪而来的红色脚印。“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红军战士于山的那头来,又将到山的那头去。红军战士们四渡赤水,血洒大渡河,过草地,趟沼泽……
红军战士用生命守候着国土和人民。他们将人民从贫弱困苦与剥削奴隶中解救了出来;他们在人民懵懂茫然时指明前进的方向;他们爱民,护民,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
有人以身许国,才有山河无恙。有人守护团圆,才有万家团圆。红色军魂永远飘荡,吾心向尔,久久长长。
红色革命的书籍读后感篇4
一滴一滴的泪,像蒙蒙细雨一样,洒落大地,眼前闪过的画面让我永无难忘,那是一篇难以忘怀的历史纪录,那更是一段辛福而痛苦的记忆!当我合上《长征》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萦饶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它已经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根植于我的心里。
在历时两年时间里,各路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的艰难险阻。长征途中,战士们多以野菜、草根甚至牛皮、皮带充饥,他们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征服了一切困难。没有埋怨和叹息;没有懦弱和退缩,战士们用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抒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虽已过去,但我们永远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功勋。 “少年弱则国弱,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就应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在学校我们应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孜孜不倦的学好每一科知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历史的身影渐渐远去,此刻重新聆听《长征》的故事,感动之余更是对战士们充满了无限的热爱和崇敬,同时也对自己身上的使命感到更神圣和光荣。其实生命是一条美丽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的丽蝶,也有荆棘丛生,要想人生美丽辉煌,就应该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一路虔诚地走过,一路播撒希望的种子。
红色革命的书籍读后感篇5
读了《红军的故事丛书—火种不灭》之后,我的内心一直激动不已,对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有道不尽的心里话。值此党的__年诞辰,尊敬的党,请您听听我的心里话吧。
岁月更迭,今年,你就__周岁了。百年沧海桑田,风沙吹不老你的容颜,你仍是那个风华正茂的“少年”。
你壮志在心,使命不改,走过百年仍是风华正茂的“少年”。1921年7月,你诞生在浙江嘉兴一艘小小的红船上,从此注定了一生命运多舛、好事多磨。在你的成长历程中,迷茫、痛苦、煎熬、守望、拼搏就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你的人生路坎坷不平,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也许是从小经历了太多的磨难,铸就你在懵懂时期就立下鸿鹄之志,决心要彻底改变的落后面貌,发誓要把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一百年来,你一次次负重前行,一次次浴火重生,一次次实现了心中的梦想。一百年来,你始终初心如磐,坚定不变的信念,并不断为之努力奋斗。一百年了,你饱经风霜,但你始终怀揣梦想,仍是那个风华正茂的“少年”。
你艰苦奋斗,青春不老,历经百年仍是风华正茂的“少年”。生命在于运动。这一百年来,你从未停歇,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你带领人民披荆斩棘,励精图治,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身经百战。爬雪山,过草地,涉险滩,你从烽火连天的炮火中走来,你从硝烟弥漫的战火中走来,栉风沐雨,饱尝风云巨变。你敢于冲破藩篱、解放思想,为人民谋幸福,解决了人民的温饱,让人民住进了新房;你用改革开放的春风唱响了“春天的故事”,让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大桥横跨江河……
你坚韧刚毅,经久不衰,穿越百年仍是风华正茂的“少年”。一百年来,无论在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下,还是在艰难困苦的灰暗岁月里,你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坚韧不拔的毅力,以钢铁般的意志,登上了一座座“高峰”,自豪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你用奋斗抒写中华儿女的豪迈,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少年,少年,中国的“少年”。是你,让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飞跃;是你,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走进了幸福的新时代。我们永远尊重你、跟随你,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红色革命的书籍读后感篇6
“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被战火烧的已经残破不堪可看上去却依旧鲜艳的红旗高高地插上了孟良崮的峰顶。山下,一片欢声雷动,士兵们高举着枪杆,庆祝着战争的胜利。”
脑海中的画面最终定格在了这里,看完了《红日》,心情久久不能恢复平静,心中仿佛有一团熊熊的火焰,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而燃烧,在为那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而燃烧!
?红日》是一部以解放战争为背景,堪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的书籍。书中由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支英雄部队串起,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涟水、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孟良崮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号称国民党十大王牌军之一、五大主力之首、虎贲御林的第七十四师几乎全军覆灭!“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处遁”。从中,我体会到了解放军们的勇敢,也感受到了共产党人舍生取义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她永远是中国人民最坚强的后盾,永远是最闪亮的那颗星星。
看我这本书,我觉得我们这一代该做次好好地反省。如今如此幸福的生活,是伟大的共产党人出生入死换来的,流了那么多血,牺牲了那么多生命,我们难道不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吗?反观现在的学生们,上了大学之后,似乎只记得吃喝玩乐,完全没有高三时那种拼搏的精神。面对挫折,也少了份勇气。不是哭哭啼啼,就是选择自杀。革命先辈们那种坚强、拼搏的精神去了哪里?还有现在弥漫全国的考公务员热,多少人挤破了脑袋要往里钻。为什么?因为公务员待遇好,工作又轻松。这正好对上了现在年轻人的胃口。现在的年轻人怕吃苦,都希望过上好的日子。他们真应该好好学习学习共产党人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进入信息化时代。我们有过胜利,但也同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作为接班人的我们,我们怎能以这样的面貌去接过前辈手上的旗帜。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努力学习,树立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同学们,我们的肩膀上抗着的,是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使命,我们一定不能辜负了前辈们对我们的期望,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红色革命的书籍读后感篇7
?闪闪的红星》是红色大作家——李心田爷爷的作品之一。
本书讲述了一个叫潘冬子的孩子,从一个七岁的孩童,成长为一个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的故事。
小冬子本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本应该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无忧无虑地成长,可是,地主的削剥,以及官逼民反,甚至猫鼠同眠的黑暗社会不断地逼迫穷人们。冬子的爸爸由此参加赤卫队,将大地主、大坏蛋胡汉三抓获,却不慎让他逃走了。后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长征,冬子爸爸跟着红军走了。当红军刚刚走上长征的道路时,那些地主官僚死灰复燃,疯狂反扑,冬子妈妈牺牲了,冬子转移到了宋大爹家。胡汉三又投靠了日本鬼子,更残酷地迫害穷人,双手沾满了革命战士的鲜血,宋大爹不幸被捕,冬子这颗革命的幼苗,再次转移到了茂源米店。可是,米店的沈老板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商。他不但往米里掺沙子,还囤米居奇,高台米价。不久,沈老板又勾结上了胡汉三,冬子巧妙地应付了胡汉三,然后在米店里放了一把火,可惜没有烧死这走狗胡汉三。
后来,冬子被好心的姚公公收留了,这时内战爆发,冬子在姚公公的帮助下,避开了“遭殃军”的抽丁,冬子长大了,成为了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当他回乡时,正好赶上了收捕胡汉三的时候,冬子冲到最前面,勇擒胡汉三。最后这个杀死过无数革命战士的大刽子手,被正义的子弹处以死刑。
几次读了这书,都有不同的想法。本书实实在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革命人民的大智大勇,忠诚无畏,他们为了开创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投身革命,奋勇杀敌。《闪闪的红星》感情很单纯,很强烈,在每当在正义战胜邪恶的时刻,都能让我们有一种独特的激情。想想那些奋战沙场,英勇献身的英雄战士,都将随着革命的胜利流芳百世!
共产党,用正义的宝刀,劈开了这黑暗的社会,想想看,游击队员们自己吃不饱、穿不暖,还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那些“遭殃军”呢?烧杀虐抢,简直是天壤之别。书中批判了那个黑暗社会中地主土豪与军队狼狈为奸,压榨穷困农民的事实。赞扬了革命战士们,有远大的理想、坚定地信念、执着的追求、无私的奉献、顽强的意志、无畏的精神、正直的作风……是他们,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我们需要了解那恢弘的历史、勇敢的英雄,更要思考今后对幸福生活、对党、对国家的责任,回报给予了我们美好生活的共产党!
红色革命的书籍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
★ 书籍阅读后感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