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观后感让我们能更全面地把握影片的与思想内涵,通过观后感的写作让我们更加关注影片中的细节与情感表达,下面是王科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毁灭圆明园观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毁灭圆明园观后感篇1
今天,班主任江老师为了加深我们对圆明园的理解,专门为我们播放了一部片子,叫《圆明园的毁灭》。里面讲的是1860年10月,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了,把属于我们中国人的珍宝自己抢走了。
在电影中,我知道了圆明园的尘封往事。1709年康熙皇帝建造了圆明园,之后的150年中,圆明园不断扩建,集中了中、西文化的精华,成了一个人间仙境,好像是200多个我们学校一样大。雨果曾说: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
可是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入中国,把中国最强的部队打的一人不活,之后,胆小的咸丰皇帝就把北京放下不管了,跑到避暑山庄去了。英法联军闯入了圆明园,把里面的东西一件不留的带走了。为了销毁罪证,一把大火烧了圆明园。这火烧了我们中华儿女的智慧结晶,也让6位皇帝的心血,全都一把火烧的一干二净。
这些事情让我知道了一定要振兴中华,有力保卫祖国,不让悲剧再次发生。我们中华儿女要团结一心,建设好祖国的未来,不要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我们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加油!
毁灭圆明园观后感篇2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圆明园》的纪录片。
灯熄灭了,我斜斜地靠着椅背,一副悠然的模样。看着一个奇迹,一点点成形,一点点成长,直至毁灭。灯重新打开的时候,我猛然间发现,自己的右手竟一直是呈握拳状的。不很长的指甲,早已在掌心留下了五个深深的红印。有一些仇恨,我们真的不应该忘记。有一些仇恨,我们必须放在心底,以另一种骄傲,另一种自豪,去宣泄我们心中这一份传承的仇恨。
仇恨是无法用血液来记忆的,真实的画面给人的印象会异常的深刻。圆明园不应该被重建,有一个地方寄存着,一个民族的仇恨与屈辱,不是很好吗?这一部纪录片所投入的巨资很值得。他若唤醒了中华民族心中的仇恨。这无法被血液所传承的仇恨。怎样的巨资都是物超所值的。只是我不知道,在看见画面里的毁灭那么残酷的进行的时候,我为什么可以听见笑声,不是一声,是一小片带着令人心痛的爽朗的笑声。
那一刻心莫名地觉得好冷。原来,这就是鲁迅当时的感受啊!他们对这个国真的会爱吗?多少人信誓旦旦地宣誓着自己对祖国的爱。成年礼的那一天,我清楚地记得我无法念下“热爱祖国”这一句话。因为我不知道我能否一直一直,一刻不忘地深深爱下去。这一句话的承诺,有着一生必须付诸行动的重量。爱是否可以放弃,那时仇恨是否也一起消失了?仇恨不再被记得,爱也是否就此中断了?若是我无法做到,我不愿轻易许下承诺。我无法说爱,因为我无法保证我可以把这份爱永远放在心里,永远记住这一份不可遗忘的重量与承诺。
仇恨不应当被遗忘,以往的同时多少耻辱也一并被淡化,被遗忘?也许以德抱怨被所有人所推崇,但这又是否是对与你有恩之人的不公?遗忘仇恨的同时,难道不是也遗忘了感恩吗?没有对比的世界是虚无的空洞。恩怨必须分明。仇恨不是用来报复的。以战止战,只会带来新一轮的仇恨与灾难。我们用另一种方式,用我们自身的强大,用我们自身的骄傲,去宣泄我们心底的仇恨。那一份恨应当被永远放在心里。
毁灭圆明园观后感篇3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无比的愤怒,也感受到了原来以前圆明园是多么的辉煌。
圆明园是我国最大建筑物,、主要景观除在后湖四岸外,北至耕织轩,东达福海西岸深柳读书堂。后经雍正朝(1723年——1735年)大规模拓建及乾隆初年增建,至1744年(乾隆九年)乾隆帝分景题诗成“圆明园四十景”。此后二三十年间,园内又相继有过多处增建和改建。共有园林风景群近50处、挂匾的殿堂亭阁约600座。其中不少景观仿自我国各地尤其是江南的名园胜景,诸如杭州西湖十景、海宁安澜园、无锡寄畅园……这些总共花费了一百五十年的光阴建造而成,圆明园是清帝“以恒莅政”之处,园林建筑兼备理政、园居双重功能。大宫门外分列部院旗营值房,门内即是举行朝会的正衙、日常理政的殿堂,再内方为帝后寝宫区,以及祖祠、佛楼和众多的游憩景观。可是这些美丽的景物被这帮可恶的强盗给毁于一旦,大火连烧三天,只剩下几根残柱不仅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还烧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这是中华民族的多少代人的智慧结晶。
如今的圆明园再也没有当年昔日的辉煌,我感到无比惋惜。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因为祖国强大了才不会受到外国人的侵略。我相信祖国一定会更加强大,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毁灭圆明园观后感篇4
今天,老师和我们一起观看了一片电影——《圆明园的毁灭》,看完电影,我的心里有说不尽的仇恨与惋惜。
圆明园内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古代名人的书法名画,也有稀世罕见的青铜礼器。因为有了它才变得更加令人神往。
可是,正是因为圆明园的美丽,一双双贪婪的眼睛盯上了它。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于是,一场激烈的抢夺,就这样开始了。
英法联军开始了他们所谓的“文明”抢夺。他们把园内的各种奇珍异宝统统掠走,一些瓷器太大,拿不动,侵略者们就无情的把它们砸碎,就在砸的这一瞬间,我的心也仿佛碎了,这些瓷器是花了多少人的心血才造出来的呀!
抢走了珍宝,英法联军却还不肯罢休,为了毁灭罪证,他们又派出了三千五百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大火就像一只可恶的恶魔,疯狂吞噬着美丽的圆明园。我国这一片人间奇迹,一片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在侵略者的无情的爪下化成了一片灰烬。
可恶的外国侵略者,他们就像一群群无用的畜牲,就像一只只贪婪的恶狼,就像一堆堆肮脏的垃圾,他们破坏了我们的文明,侵犯了我们的祖国!他们仗着自己的洋枪大炮,随意的掠夺我们的财产,在我们的领土上胡作胡非。
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毁灭圆明园观后感篇5
3月22日,在学校语文组教研活动中,非常有幸观看全国小语赛课活动一等奖一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师的精彩授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课前交流、激趣
课前师生交流,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到一种乐于学习,精神亢奋的状态。上课伊始,教师便来个猜字游戏,引出4个象形文字,让学生猜,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最后引出的正确答案是:旅行山水。接着,教师提问:喜欢旅行吗?你走过怎样的的山水?这样的课前交流与激趣,很自然的延伸到课文内容,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
二、注重学生读、说、写能力
1、整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感受,例如:从昔日圆明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注重朗读。朗读形式多样,个人读、师生互读,生生互读,全班读等等。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感情加深,对圆明园印象更深,学生时而落得深情款款,时而读得激昂澎湃,在师生互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课文内容是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使学生在读中感悟,领悟写作方法.
3、注重学生写的能力
在老师授课高潮之际,学生学得兴致勃勃之时,教师课件出示昔日在圆明园中被毁的古今文物,学生的心灵深深的震撼了,多么的珍贵的文物啊!可,如今。当日的文物已被八国联军烧毁,已成人们的遗憾,今日人的沉痛教训,学生的泉思涌起,写下了不少精彩的片段,这里不得不佩服教师的巧妙引导。
毁灭圆明园观后感篇6
跟随着郎世宁回到了300年前繁盛的大清帝国。我只能惊叹于她的美丽,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达。
因为满人入关后不适应气候的炎热,历代皇帝不遗余力地大肆建造圆明园,几万人,辛勤劳动十几年,耗费国库的巨额财富,最终建成了这座万园之园。让我不禁想起了以前背过的张养浩一首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竣工那天,皇族人员和大臣们络绎不绝前来参观,惊叹不已。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大水法,十二个生肖铜像在中午十二点一齐喷水,很远都能听得见。还有无数汉白玉的柱子,囊括全国建筑园林形式,十分宏伟。奇珍异宝,珍贵字画,犹如阿房宫赋中描述的那样。
教师说圆明园一年四季都是有花的,其中要数菊花最多,所以圆明园又叫做菊花园。想象我置身其中,仿佛是花的海洋,轻轻一嗅,便是各种的花香,甚有种飘飘欲仙,腾云驾雾的感觉。
这座历时一个多世纪的皇家园林,见证了中国最终一个封建王朝的兴替。康熙、雍正,乾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历史发生在这个园林,更给她带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可是,好景不长,闭关锁国的中国的大门最终被外国的洋枪洋炮打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外国人的铁骑踏破了我们的疆土,从大沽口一向打到圆明园。
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仿佛战争得了胜利便能够从事抢劫了……在历史的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毫无反抗本事的中国士兵的鲜血洒满了这片土壤,而皇帝却仍在宫殿中享受着他的锦衣玉食,看到那里,我不禁握紧了拳头。本是纪律严明的英法联军烧杀抢掠,大火连烧三天三夜,天边的晚霞都被大火烧得通红。美伦美幻的庭台楼阁在历史的倒影慢慢地倒下去。最终,圆明园伴随着中华封建王朝的没落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从对遗迹的电脑复原中,能够看到圆明园何其雄伟壮观、幽静深邃,如今应对那些湖水、断桥、残垣、荒草,那满目沧遗、断壁残垣想象不出它往日的荣耀与辉煌。
圆明园,饱含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强盛和迂腐软弱。我们能理解亚历山大灯塔、罗德岛巨像在地震中消失、能理解空中花园在历史上的虚无飘渺、能理解宙斯神像在大火中瓦解,我们最终也能理解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是一个帝国久久不绝于耳的哀思,警醒着中华民族,也警醒着其它民族。期望有那么一天,礼貌的前进不再需要鲜血与眼泪!
我明白这片大地以往多令我骄傲,我也会体味到她的血和泪。所以我必须坚强、必须强大,这样我才能够用自我的臂膀保护她不被铁蹄践踏。
毁灭圆明园观后感篇7
今天,我们学完了这篇文章《圆明园的毁灭》,它使我感到了当时清政府的昏庸无能,军民的懦弱,更可恶的就是那无耻的英法联军!
圆明园曾经是一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的精华,圆明园不仅美丽,而且聚集着我们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珍贵历史文物,是举世闻名的当时最大博物馆、艺术馆。
然而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来到了圆明园,在园内肆意烧、杀、抢、掠,出园时每个人的腰包都鼓鼓的,甚至还放火将这具有无限价值的圆明园付之一炬。
学完这篇课文,我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无限惋惜,而当时无能的清政府,竟屈服在了这些万恶的洋人的淫威之下,下了不抵抗命令,把洋人做靠山,想依靠洋炮来扫除国内的革命势力。我痛斥这黑暗的清政府。
可是最可恶的是万恶的洋人,他们不但随意侵略中国,还把我国的名胜古迹烧毁或破坏,他们还让我们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我国的国格受到了莫大的悔辱。
英法联军为什么来侵略我们呢?原因就是我们太落后了,要是当时我们强大,他们能敢吗?所以落后就得挨打。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效劳,让祖国永远列强国之首!天使之城观后感天鹅之死观后感非你莫属观后感
毁灭圆明园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 妈妈观后感7篇
★ 女神节观后感7篇
★ 战狼二观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