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影片中的正能量,我们可以先写一份观后感进行分享,观后感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演员表演的评价,王科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流浪地球二观后感精选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流浪地球二观后感篇1
昨晚去看了《流浪地球2》,八点的场,一个人。买票的时候,看着手机屏幕上一个个偶数“已买”,让我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买?还是不买?买了周围要都是情侣,就我一个光棍多尴尬,那自己真的就是去“流浪”了。正在自己犹豫之际,座位图上突然冒出来一个孤零零“已买”,我立刻抢下那个空位旁边的空位,让那一排又成了一个完整的偶数排列。
到了电影院,我才发现是自己多想了,来看电影的大多是孩子带着父母,父母带着孩子,情侣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在没有坐满的影院里,也就寥寥几对。坐在我右手边的是三十岁左右的儿子带着五六十岁的母亲,左手边的是一个年轻的爸爸,自己和媳妇没有回老家,有一个一岁多的孩子要照顾,上午媳妇过来看了,自己在家照顾孩子,晚上轮到自己过来看,媳妇在家照顾孩子。还有一群活蹦乱跳的孩子在前排后排莺歌燕舞,看到他们的时候我内心泛起阵阵不祥预感,害怕电影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活蹦乱跳”,不过后来电影开始后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好,正片开始了”,我喊了一声,提醒一下还在低头私语的观众们。
开篇,沙溢和吴京走在破旧的城市里,祭奠在地球内战中死去的沙溢的“哥哥”,末日氛围拉满,结束后,沙溢和吴京坐上战机返回基地的过程中,着实惊艳,国内其他空战片子应该好好借鉴一下,战机飞过的视觉冲击力,和周围建筑的压迫感瞬间扑面而来,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导演的审美确实在线。而后的太空电梯给人的机械感和科技感,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快速上升时画面的不断切换,心情就像坐过山车急速下坠时的感觉,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爽”,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我看了这么多吴京拍过的电影、电视剧,感觉他演纯动作片挺好,感情戏特别是说话比较多感情戏,总感觉很生硬(个人观点)。
紧接着就是数字生命一派要毁掉太空电梯的`场景,当机库里无人机出来的时候,我真的是头皮发麻,这个头、这威力——符合逻辑,同时也反映了科技发展的双面性,这一段有空战,感觉时间有点短,可能与想要突出量子计算机快速夺回控制权有关,不过这段的精彩还是必须点赞的,把当时的的紧张状态突出出来,同时指挥室里负责人的紧张状态和下边沙溢一群人的云淡风轻产生鲜明对比,难道是为了突出他们身经百战,敏锐发现各种不对?这里他们没有反映出无人机突然自己攻击自己人的惊愕,只有迅速投入战斗的机敏,看到这里,我想把它拓展一下,这一段就可以拍一部电影了,最终战场就是抢夺太空电梯空中制权,哈哈。而这部电影给我的另一个惊艳就是:你以为的努力可能真的是白费力气,你以为的惊艳后面还有惊艳在等着你。太空基地被毁,掉落下来的时候我心里一阵心疼,想想我现在的心情肯定是不适合生活在末世阶段,什么都心疼、不舍得怎么了得,当时其实有个疑惑,太空基地被毁那太空电梯的绳索是不是应该也掉下来,那得是四条多长的线呀。
有武戏,那肯定也要有文戏。这部电影惊艳的另一部分就是文戏处理的也很到位。要推动一项事情的前进那必须要有个统一的思想作为前提,在联合政府的最终决策下,准备实施逐月和移山计划,但有个实施的前提,就是行星发动机的正常运行,从这里开始剧情就没有开头那么令人炫目的视觉特效了,更多的是人物感情和实施“流浪地球”的前期工作准备,这里的剧情个人感觉推进比较慢,应该也是一部分人说想睡觉的一个原因,我是比较喜欢这部电影的但在看这一段时也玩了好多次手机,另一个原因也许是时长太长了,按道理普通电影这个时候已经要开始高潮并且趋向结束了,这里才刚刚开始,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里这样安排片子就显的更加的立体,主线人物也更加鲜明(但还是希望能缩减一点)。
再往后看,如果看过大刘其他作品的话,你会发现,大刘对人类渺小有着深刻认识。在人类刚刚宣布“移山计划”改为“流浪地球”计划后不久,“逐月计划”就因行星发动机过载爆炸而宣告失败,并在一定时间内月球要撞上地球,为了避免灾难的发生,要实施一系列举措,这一连串的事情发生,顿时让人感到人类真的太渺小了,自然界一个随便的变数对于人类而言可能都是灭顶之灾,所以一定要爱护好家园,如果它没了,你所奋斗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就像就像老马在淹死之前把密码器交给德华说:没有人类的文明毫无意义。这句话当时直击我的内心,片中无论是先遣队还是后补队,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完成任务的目的都是为了给子孙后代一条“生路”,因为一切的璀璨和美好都要有人去继承去欣赏才有意义。还有一段就是在实施炸毁月球计划时李雪健老师说的:人类研究先进的技术,都只是为了对付自己人。还有就是他举例说一万七千年前发现的人类断后又愈合的人类腿骨。这一段,其实就是突出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我们是命运共同体,要合作共赢。
最后的场景,一趟只有单程票的旅程——引爆核弹。看的内心很复杂,特别是核弹引爆的那一瞬间,白色的圆球覆盖整个屏幕,我不由自主的热泪盈眶,它让我想到了辛劳付出的父辈们,也让我再次思考活着的意义。人生真的很短很短,而我们享受的是人生的过程,也许它并不美好,但是对于平凡的普罗大众,平安的度过一生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写在最后。有人说看了想睡的,用一段一位影评人的话来说:如果你看了半小时或者1小时睡着了,说明这个类型的电影不适合你;如果你睡了3个小时,说明你是去睡觉的和电影本身没有关系。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有深度,有逻辑,有世界观,值得你为它花电影票。
流浪地球二观后感篇2
今天,我们在神笔作文班看了一部科幻片,叫《流浪地球》,这部影片让人很震撼!故事的主人公有:父亲刘培强(吴京饰)、儿子刘启、刘启的妹妹韩朵朵(抱养的孤儿)。
影片主要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了。而面对绝境,人类开始了“流浪地球”的.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
故事里让我最感动的是,刘培强为了点燃木星,牺牲了自己。他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敬佩!
电影结束后,我陷入了沉思,心想:虽然这是一部科幻片,但是如果未来的某一天,太阳真的要吞噬整个太阳系,那我们人类的性命不就完了吗?啊,想想都可怕!为了不让地球受到灾难,我们要爱护好我们的地球母亲,保护环境,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发明一种机器,只要一台就能推动地球找到一个更美好的位置!
影片故事时时激励我,鞭策我,鼓励我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不放弃、不抛弃!
流浪地球二观后感篇3
?流量地球》是科幻片,是中国现代科幻片的先行者和引路人,居然看得人热泪盈眶,这是什么梗。
?流浪地球》中刘培强驾驶领航号空间站撞向木星大气层,引爆了大气球从而推动了地球加速逃离木星引力。
刘培强的岳父,我们亲切的达叔,哦!现在应该叫达爷扮演的高级驾驶员最后选择牺牲自己,把希望留给孩子们。
人工启动行星发动机,装填火石,工程师快速思索,人类的感性和灵机一动在此时与理性结合,没有一次错误,也不允许出错,一次搞定,含笑而逝,人生巅峰即终点,人生如此不遗憾啊。
电影中许多救援队牺牲了,最后的完成率是71%,那么就是说29%的救援队没有完成任务,也就是半路牺牲了,这些人的牺牲在我们看来都化作了数字,但他们的努力和拼搏不应该只是数字,努力而失败和放弃希望是不同的。
这一次选择牺牲的人有中国人,印度人,俄罗斯人,韩国人,日本人或者其他国家人,这一次牺牲是全球人的牺牲,地球人因此损失惨重,然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惟其如此地球才有希望。
面临天地浩劫,以往的外形入侵,史诗级的.大洪水,再到大地震,火山爆发等灾难就显得小儿科,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当面对天地伟力,传统的超人,核弹显然不够看,这时候需要人类携手解决,团结一致,靠的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举全球的力量办大事,搞大事,但总有人要牺牲,总有人要舍弃个人利益和小集体利益,不再以某国为中心,更不以某国的利益为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每一个普通人做出的牺牲都仿佛一个个的火石,火种点燃了发动机,推动地球前进,到达下一个伊甸园。
流浪地球二观后感篇4
前几天我看了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流浪地球》被称为国产第一部真正的科幻片,所以票房非常高。
由于太阳内核的急剧膨胀,很快太阳将演变成红巨星,吞没地球。于是人类决定倾尽所有能源,建造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帮助地球脱离太阳系。这,史称流浪地球计划。但是,在地球接近木星时被木星引力所吸引,即将与木星碰撞。同时,由于达到了洛希极限,地球接近一半的行星发动机停止运作,人类危在旦夕。虽然派出了所有救援队前去支援,可仍然不能逃离与木星相撞的命运。而此时刘启与妹妹韩朵朵所参加的.n171-11救援队却想出了新的办法由于木星90%都是氢气,所以可以点燃木星,借助木星爆炸的冲击使地球脱离太阳系。他们决定利用行星发动机来完成。但是,他们发现行星发动机的光波无法到达木星,也就引爆不了。但此时,刘启的父亲刘培强,一个航天员,因为执行任务,使得刘启的成长过程中缺少陪伴,导致父子关系疏远。得知了这个计划,所以自己驾驶空间站,引爆了木星。也正如大家所预料的,木星引爆的冲击波使地球脱离了太阳系,地球又活过来了。
看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西方的神话中,神都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有什么妖魔,只有神或半神才能打败他们;但是在东方神话中,体现的却是人胜天,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些体现的都是人胜天。流浪地球也是这样。当天注定地球要被毁灭的命运时,刘启他们却一定要战胜天,最后,他们也成功了。也就是说,即使以后天注定你要失败,你也要反抗,万一真的战胜天了呢!
流浪地球二观后感篇5
纵观《流浪地球》全片没有发现一个美国人。
疑似美国人是那个人工智能慕斯,而且还是一个疑似反面的角色设定,当然“他”是在执行控制中心的指令,但依然不能摆脱设定的反面角色,最后的下场当然也不好。
以往的美国科幻大片,比如《独立日》当然是美国以一国之力,带上盟友,其他小伙伴吊打外星入侵者,用计算机病毒让外星舰队瘫痪,用核弹轰击外星航母,最后取得胜利,现在来看硬伤无数,硬是把能跨越河系航行的文明拉到和地球一个水平,这个不提也罢。还有很多科幻片,外星科技起码是能星际航行的文明,居然被热武器或者人类的最大杀手锏核弹命中,而美国人每次都无一例外的是主角,其他小伙伴能做做下手已经是给足面子,但这一次《流浪地球》里没有明显的美国人。
有中国人,俄国人,泰国人,以色列人,日本,韩国等等,不细数了,这一次中国人是主角,不论是领航号空间站,还是杭州中心等名称都让人熟悉而亲切,这一次靠的不是个人英雄式的里外狂澜,也不是傻傻的设定,更不是用白痴的外星文明设定来获胜,而是靠全体的智慧和力量,这一次没有美国人。
全片都是协商,协作,集体,集群,共同体,人类到26世纪本就应该是一个共同体,联合国应该升级或者已经消失,而由共同体联合管理,人类的智慧第一次得到全面的释放和集成,合力效果远大于某个国家一家领导。也有幸才能让人类度过这天地巨变的浩劫,这一次没有美国人。
这是一次开始,是第一次,但绝不会是最后一次,我相信,从此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幻片中出现没有美国人的情况,世界是全世界的,少了美式的孤胆英雄还有东方市的集体主义,还会有很多有趣的组合和尝试,这世界少了谁都会照常运转,只是这一次美国人缺席了。
流浪地球二观后感篇6
一颗硬科幻的种子,终于抛在了中国电影这块土地上,抛在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土地上。它发芽了,长得很绿,很壮。这是一部希望与绝望交织的电影,这两个元素也是其中最感人的地方。
当人们发现太阳即将爆炸时,是什么促使他们团结一致?是希望。当发动机因为木星引力的增强而失效时,绝望,使人们放弃了地球及上面的人们。但又是希望使王磊等人将“火石”毫不犹豫地送往杭州;而当他们发现杭州地下城没了时,王磊放弃了,是因为绝望。刘启却执意要赶往发动机控制中心,因为他相信地球不会就这样毁掉,它一定还有希望!最后终于找到了脱离木星引力的方法,却没有一个人肯帮助他们,他们宁可坐以待毙,宁可自杀,也不想帮助刘启,这又是为什么?是绝望又一次占据了人们的心。但是刘启的救援队,空间站的刘培强,他们没有放弃,他们还是充满了希望!牺牲小我算得了什么?他们牺牲了一个又一个人,点燃了空间站,一次又一次呼叫救援队……
终于,希望的曙光普照了人们,他们又一次集合起来!
最后,成功了!地球成功了!希望成功了!……
人生只通往一条路,那条路是困难;困难也只通往一条路,那条路是绝望。但是,绝望路上有许许多多希望的小星星,撒满大地。你是选择将他们捡起,还是继续向前走呢?拾起它们,你就会通向成功,别忘了,你的身后有无数人在看着你。有希望,就有成功的可能。就像电影里所说的:“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
“无论最终的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去看看吧,让这颗种子,茁壮成长。
流浪地球二观后感篇7
今年春节有不少叫好又叫座的贺岁电影,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好评如潮的电影《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讲的是太阳急速衰老,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整个地球都处于千里冰封的状况,人们居住在地下城里。受地球停止自转的恶劣环境所影响,全人类仅剩35亿人。面对绝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的新家园。电影中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给地球装上巨大的发动机,把整个地球“驾驶”到比邻的星系,依靠另一颗恒星重新活过来。但在接近木星的过程中,由于木星活动导致引力增强,地球偏离了航线,逐渐靠近木星,37小时内就要面临着灭顶之灾。影片最后主人公的父亲宇航员刘培强驾驶航天飞船引爆了木星,救下了地球上所有人。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人类必须善待地球。地球没有了,人类的共有家园也就没有了。同时也让我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以后要多看这方面的.书,了解宇宙和大自然的奥秘。如果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出现了电影里面的人类生存危机,我希望可以用我所学到的知识帮助人类解决难题,帮助地球渡过难关。
流浪地球二观后感精选7篇相关文章:
★ 战狼二观后感7篇